首页 理论教育 省察相兼并进

省察相兼并进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鹅湖之会”是指程朱派的朱熹与心学派的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在鹅湖寺的一场辩论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被称为“中国思想史上的里程碑”。陆氏兄弟声称自己的心学是“易简工夫”,定会永久流传,发扬光大,认为朱熹的学问是“支离事业”,终将走向沉沦。

郑老师没有理会两位学生的嘴仗,继续说道:“与已发、未发问题紧密相联,察识与涵养的问题也是朱熹、张栻中和之辩的重要内容。张栻继承了胡宏‘先察识后涵养’的思想,主张‘性体心用’的说法,他认为,当性的四德表现为心之四端时,就要察其端绪之著见,通过察心,再行存养,这样便可明其大体。由于万物都遵循着性之四德,即仁义礼智的原则,所以像这样先察识后存养,掌握了性之大体,便可驾驭众多的事物,而不离善的原则。朱熹在此次‘朱张会讲’中也接受了张栻的这一观点,认为张栻的心性之学和修养方法‘不为言句所桎梏’,‘非吾辈所及’。”

“那后来呢?”张翔的问话抱有期待。

“后来呀,”郑老师顿了一顿,“朱熹在接受张栻的思想之后,又逐步对‘先察识后涵养’的观点产生了怀疑。”

“我就说嘛!”张翔有些雀跃了。

“朱熹经过反复思考,认为张栻的观点只解决了在已发处察识的问题,但对未发时的修养工夫却没有涉及,如果没有平日未发时涵养的工夫,一上来就察其已发,恐怕临事茫然,无从下手而适中。朱熹认为,在人的喜怒哀乐感情未发之时就要存养,不能等到已发之际再来察识,察识以后再来存养。所谓存养,即涵养,指平时的道德修养。朱熹指出,洒扫应对进退等日常生活之事,就是做存养工夫的地方。要把道德修养贯彻到日常生活之中,只有平时涵养于未发之前,临到已发时才能自然中节。因此,朱熹把涵养看作是在察识之先的‘前面一截工夫’,而主张涵养在前,察识在后。”

“张栻接受了吗?”这回是王迪带有期待地问。

“张栻经朱熹批评,认识到自己存养处不深厚的毛病,在与吕祖谦等人的讨论中,提出‘涵养、省察相兼并进’,以‘涵养为本’的思想,并没有完全接受朱熹‘先涵养后省察’的观点。后来朱熹也由‘先涵养后察识’,而主张‘涵养与察识交相助’的观点,这就与张栻‘涵养、省察相兼并进’的思想基本一致了。朱熹说:‘未发已发,只是一件工夫。无时不涵养,无时不省察耳。……二者可以交相助,不可交相待。’其‘无时不涵养,无时不省察’便是指无论何时,都既要涵养,又要省察,打破了涵养与察识的先后之分,而与张栻的观点比较接近。”

“朱张二人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王迪看着张翔一字一顿地说道。

“‘朱张会讲’树立了自由讲学、互相讨论、求同存异的典范。因而‘会讲’也成为书院区别于官学的重要标志,它允许不同学派自由讲学,百家争鸣;它让不同学派相互讨论,推动了学术的融合交流,百花齐放。”姚老师点评“朱张会讲”的历史意义。

“对于岳麓书院来说,‘朱张会讲’可以说是成就了岳麓书院。‘朱张会讲’之后,岳麓书院声名更加远播,元朝理学家吴澄在《重建岳麓书院记》中说:‘自此之后,岳麓之为岳麓,非前之岳麓矣!’这一时期的岳麓书院人文荟萃,‘一时从游之士,请业问难至千余人,弦诵之声洋溢于衡峰湘水’。由此,岳麓书院在教育上、学术上都进入了它的鼎盛期,奠定了它在中国教育史和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写下了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史中厚重的一页。”

郑老师说着,走出讲堂,来到讲堂屋檐下,仰望头顶的一块匾额,沉声说道:“同学们,这里有块匾额揭示了岳麓书院成为‘千年学府’的秘诀,也是湖湘文化在近现代中国曾创造辉煌与奇迹的秘诀,或者说,还是我们这次‘哲学之旅’要找寻的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与核心。”

郑老师说得如此庄重,同学们都怀着敬仰的心情抬头凝望,只见匾额上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

1.“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是指程朱派的朱熹与心学派的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在鹅湖寺的一场辩论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被称为“中国思想史上的里程碑”。

陆九渊,也是著名的理学家。他把人的主观精神“心”作为宇宙本原,因而他的学派被人称为是“心学”,他不同意朱熹的心分为二的哲学,认为那样将造成士人只重诵读古书而忽视主观精神的流弊。于是,他提出“心即理”的命题。“人皆具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陆氏兄弟声称自己的心学是“易简工夫”,定会永久流传,发扬光大,认为朱熹的学问是“支离事业”,终将走向沉沦。

2.“朱张会讲”

张栻在“心性论”上主张“性为未发,心为已发”,在“工夫论”上主张“先察识后持养”。朱熹起初接受了张栻的观点,后经过思考,在“心性论”上,提出“性为未发,情为已发”,而“心统性情”的思想;在“工夫论”上,提出要把道德修养贯彻到日常生活之中,只有平时涵养于未发之前,临到已发时才能自然中节,主张涵养在前,察识在后。后来,两人互相影响,都主张涵养与察识无先后之分,同时并进,相互影响。

“鹅湖之会”和“朱张会讲”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著名的哲学辩论会,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