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从何而来我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我是谁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的,世界从何而来?我是谁?这两个问题是作为人类的先民一定会遇到的两个问题。”郑老师总结道,“而这两个问题就是一切哲学的起源,追寻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的过程,就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语文课代表对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诗人的作品显然比较熟悉。《天问》之声回荡在群峰之中、天地之间,只听山风阵阵,林涛回响,似乎在用大自然特殊的隐语回应着这些千古之问。

太行山,丛林深处,一行人正在奋力向顶峰攀登。山高林密,几乎没有路。开路的郑老师用一根木棍在前边探路,总是要把挡在前面的树木枝丫和灌木荆棘拨开或压下,让后面的学生能越过障碍,继续往山顶进发。

一行人终于登上了山顶。郑老师看了看表,已近下午五点了,他们已经攀登八个多小时,此时太阳西斜,阳光虽然还是那么刺眼,但已没有了午间的炽热。

郑老师对瘫坐在地上的同学们说:“大家快起来,先把帐篷支起来,要不然等会儿天黑了,就不好办了。”

一阵手忙脚乱,终于把两个帐篷支了起来,并且固定在大树上。大家歇了下来,喝了几口水,缓过劲来,才有了心思,站在山顶上观察起四周的景象。

“郑老师,为什么要带我们到这样没有人烟的荒山野岭来呀?”一直揣着疑问的刘晨终于忍不住提了出来,“我们不是‘中国哲学之旅’吗?又不是‘中华自然之旅’。”

“是啊,老师为什么要带你们到这种地方来呢?”郑老师像反问,又像是自问,没有正面回答提问。

他用手沿着四周的群山和头顶的天空缓缓画了一个大圈,问道:“你们在这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周围群峰林立,苍山如海,此时夕阳西下,残阳如血,风声凌厉,林涛阵阵。站在小小的山顶上,仿佛是处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一块小小的礁石之上。

“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刘晨有些失神地感叹道。

“怎么会呢?看我大喊一声!”向来豪气的王迪往前站到悬崖边,两手托起放在嘴边合成喇叭状,大喊:“啊——啊——啊——”

但声音随即被汹涌的山风所吞没,并吹得他摇摇晃晃。王迪打了一个寒战,赶紧倒退了两步,生怕一下子就被这凌厉的山风刮到万丈深渊里去了,喃喃念道:“我真的太渺小了!”

大家都被这自然界的雄伟场面所震撼。

“大家想一想,千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不,应该是比这原始百倍,也恶劣百倍的环境之中,那时是洪荒时代,他们刚从树上下来,才开始直立行走,在山中采野果而食,在树上或洞穴中睡眠,他们作为与动物不同而有思维的‘人’来说,他们在那种环境之中会想些什么?”姚老师把郑老师的提问设置了一个情境。

“他们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同时会生发出很多很多的疑问。”周婧雨回答道。

“他们会生发出什么样的疑问呢?”郑老师追问。

“比如我吧,我会想,这些山峰是怎么形成的?”周婧雨用自己的感受来比拟先民们的感受,“你们看那些挺立的山峰,如刀削斧劈一般,这么奇特、奇丽、奇伟、奇妙,真的是鬼斧神工,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他们会对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发出疑问。”李毅诚把周婧雨的回答提炼得更抽象一点儿,“他们会想,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呀?”

“他们还会想,”刘晨补充道,“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是的,作为能够思考的人类,他们在解决本能的生存问题的间隙,一定会发出这样的两个问题的。这是人类意识的觉醒,是不同于动物本能思维的人类的思维。你们不是要问,老师为什么要带你们到这荒无人烟的山林中来吗?”郑老师又把问题抛了出来。

“我有点儿明白老师的用意了。”张翔反应很快,“老师们把我们带到这荒山野岭之中,是想让我们体会当初洪荒时代先民们所处的环境,体会他们当初会怎样去思考大自然、思考自身的。”

“是的,世界从何而来?我是谁?这两个问题是作为人类的先民一定会遇到的两个问题。”郑老师总结道,“而这两个问题就是一切哲学的起源,追寻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的过程,就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念的是谁的诗句吗?”语文老师问道。

“这是屈原的《天问》,就是屈原向天提出他的疑问:远古开始之时,是谁将这种形态流传下来的?天地尚未成形之时,我们又怎能想得到它是如何产生的?”语文课代表对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诗人的作品显然比较熟悉。

“其实就是问宇宙是怎样形成的。”赵蕾直接点明。

“对,这是屈原的《天问》。屈原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天问》中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了173个问题,《天问》也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郑老师顿了一顿,接着问道:“《天问》为什么会被这么评价呢?”

“因为它触及了人类最根本的问题,人类最需要思考,也最需要探索的问题。”刘晨同学不愧为政治课代表。

“是啊,《天问》,对天发问,多么有气势、有深度的提问!”女老师总是有抒情的本能,“这不是屈原一个人的提问,是我们的人类借屈原之口,向大自然,向自身,也向我们这个社会提出的疑问。”

“我们一起来朗诵屈原的《天问》,代表我们自己,更代表人类来向这四周的群山、头顶的苍天提出我们的疑问吧!”姚老师从背包里拿出一沓打印的《天问》原文发给大家。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氾。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天问》之声回荡在群峰之中、天地之间,只听山风阵阵,林涛回响,似乎在用大自然特殊的隐语回应着这些千古之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