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笔“耕”出一条路

用笔“耕”出一条路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我在新浪申请了教育教学博客,成为最早的元老博主,我给这块生长的“自留地”起名为——无尘淡淡香。十年,我坚持了十年的博客已经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朋友,点击率已经过百万。成为早期的博友,见贤思齐,他们给我带来最深沉的思考。其实,教学争议、听课评课磨课、教学特色、突发事件……手里就会有一支笔,一支生花的妙笔;脚下就会有一条路,一条通往远方的路。

我读师范的时候正值青春,常常为赋新词强说愁,写出的小诗、小文也常常在校园电台播送,可以倾吐、可以共情成为当时写作的动力。实习的时候,我用一学期时间写了一部青涩的小说《十七岁的烛光》,读者只有我的同学们。他们翻阅着厚厚的手稿,感慨这个疯子三更半夜突然爬起来写呀写,蜡烛烧到刘海,他们也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一起憧憬烛光中站在讲台上的神圣。就这样,常常写,常常读,便养成了随时记录的习惯。

当我带着一群“小鸟儿”撒欢,每天教得快意酣畅,捂着一颗火苗乱窜、怦怦直跳的心,我登上了“不吐不快”的写作列车。看,几个小鬼闹事了,题目有了——《就这么一站》。听,课堂上那丫头哭了,思路来了——《想说爱你不容易》。瞧,习作不积极了,办法有了——《你给学生多大胆 学生就有多大产》。跟曹有凡老师去淳化润镇讲课,下课后孩子舍不得走,情感来了——《老师,您可以留在这里吗?》。越写越激动,写出来的“豆腐块”更是敝帚自珍。生活中细细碎碎的瞬间如月光一样来了,又会如晨雾一样散去。静夜里我能做的,就是在文字里追赶、挽留、凝望……因为,孩子们一句灵光熠熠的妙语,不记下来,会忘;脑海里临时闪现的绝妙点子,不记下来,会忘;那些无数磕碰后终于认可的经验,不记下来,也会忘,有时候忘记得如风后的小池塘,看不见当初的一点点涟漪。

写了很多,特别需要一块地方安放这些文字。2006年,我在新浪申请了教育教学博客,成为最早的元老博主,我给这块生长的“自留地”起名为——无尘淡淡香。边教边写,日有进益;边写边读,启悟颇多。十年,我坚持了十年的博客已经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朋友,点击率已经过百万。我也和陈琴、闫学、张祖庆、曾扬明、孙建锋、管建刚……成为早期的博友,见贤思齐,他们给我带来最深沉的思考。

不少教师认为,自己只是一线的普通教师,没有高深的理论修养,天天都在从事着单调而平凡的教学工作,把课堂管理好就行了,哪里有什么好写的!其实,教学争议、听课评课磨课、教学特色、突发事件……无所不能写。因为每天记录下一点点,每天就能进步一点点。手里就会有一支笔,一支生花的妙笔;脚下就会有一条路,一条通往远方的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