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淳源耕韵集》序

《淳源耕韵集》序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可惜,就在文革开始之前,学校调整了老师,苏老师不再担任我们的班主任。他把自己的诗集定名为《淳源耕韵集》,也寄寓了不忘故土之意。苏老师一生关心国家大事,即使退休,也不例外。苏老师一生从教,一生写诗,《淳源耕韵集》结集成书,必将流传后世,激励后人。

癸巳春三月,忽接苏洲老先生电话,言其平生诗作,已结集成书,希望我能为他写一序,并题书名。先生曾是我高中老师,文革后避居老家铅山之港东,长期在农村中学任教,淡泊自守,笔耕不辍。虽多年未曾谋面,也未有联系。然乡音不改,一听而觉。我欣然允纳。

大约过了一周,诗稿便已发到我的邮箱。我翻开诗稿,初阅一遍,已觉诗情浓郁;再三把玩,更感老先生情感丰富,思路开阔,记录人生,真情毕现。

全集共收诗350多首。先生将他的诗稿分为十五类,题材非常广泛,有记录先生故乡田园生活的,如《淳源桥感事》《绿色家园吟》《孩提趣事》等作,有抒写教育生涯的,如《讲坛恋》《校园冬雾》《咏烛》等作,有游览祖国各地,纪游缅怀之作,如《登滕王阁步王勃原韵》《乘舟山至普陀快艇》《北京十三陵怀古》,还有《佳节感怀》《咏物抒怀》《反腐倡廉》《诗坛交游》等类诗。诗是人生历程的记录,读着这一首一首诗,我仿佛看到那崎岖曲折的山路上,苏老师一程一程地攀登,那么自信,那么专注,那么神往。

一晃四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那时间,我们刚刚考上高中,苏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那时的他从赣东北大学毕业已经四年,是年轻的充满朝气的且奋发有为的老师,与班上的干部同学都很亲近。那时候正是讲政治的年代,而他又是教政治的老师,所以各项工作都抓得很紧,尤其是班上的政治学习。这也无形中耳濡目染,让我们喜欢上了政治。一年后,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命”就开始了。同学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破四旧,闹革命,成立了红卫兵组织,政治热情空前高涨,很快就出现了两大派的斗争。很可惜,就在文革开始之前,学校调整了老师,苏老师不再担任我们的班主任。此后,我们也相继下放农村,又被招工进城,又因恢复高考而上了大学,毕业后又留校任教,苏老师的情况也就不知道了。

今天,读到老师的诗稿,才知道我们下放后,老师也下放到了港东公社农科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久,便到港东中学任教。港东是他的家乡,他非常热爱这片故土,在以后的岁月中,故人屡荐他入县中任教,他都推辞掉了。他是大山中走出来的教师,他更深刻地感认到山区师资的贫乏,他更愿意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家乡。他把自己的诗集定名为《淳源耕韵集》,也寄寓了不忘故土之意。

欧阳修曾言,诗穷而后工。朱熹也多次说过,“我穷诗未工,最觉雕难续。”庆元六年,他对自己一生诗作做总结,仍说:“诗人从古例多穷,林下如今又两翁。”清黄宗羲《雪蓑闵君墓志铭》说:“夫所谓穷者,失禄不仕,憔悴江湖之上耳。”历代诗人创作大量诗歌,往往都以此立论。我读苏洲老师的诗作,却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尽管生活中有太多的坎坷和曲折,他却始终充满着昂扬向上的激情,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归梓十年,他也写到自己“一夜悲愁黑发斑”,但更多的是“邓埠插秧风日丽,山岗挖矿露霜寒。结合工农归故里,荷锄弃笔对南山。”在港东中学,他也感觉到农村教育的艰难,但他充满信心:“贫瘠山坡树木难,锄泥浇灌两三番。凿壁偷光凌云志,门第微寒血气刚。”1985年,他曾病了半年,痊愈后他激情满怀,写道:“体僵半载帽衣宽,重上讲台喜欲狂。矢志育才情不改,还操旧业恋书香。”这一年,正是他的五十岁生日,回首半生,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说:“身居乡里莫言愁,四化宏图志未酬。半百行年歌盛世,一张白纸绘春秋。山峰虽可量高下,术海从来未尽头。愿把平生一粟水,无闻默默汇江流。”他不只是这样说说,也是这样做的。他任教的班级升学率列全县第二名。一所乡村中学,也开始有学生走出大山,一届一届的学生毕业升学,有的考上中专,有的考上大学,他都作诗庆贺。他确实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直到1995年,他即将退休,还写下自己的誓言:“炎凉历尽欲何求?夕照山峦兴正遒。两鬓初霜歌盛世,一支粉笔度春秋。栽桃育李清贫乐,废业荒基富贵忧。残烛何珍灰与烬,诺言当效老黄牛。”

退休是一生工作的结束,却是人生境界的重新开拓。他抱着“平和心态宽松过,善待人生福寿加”的心态,种树养花,“信步西畴观异草,含情东院赏奇葩”,他下棋写字,“奕棋石桌豪情爽,泼墨银笺功底深”,他始终没有消退诗情,“掌灯伏案非图利,作赋填词不为金”。有时,他也结友打打麻将,“赋闲结友砌砖城,养性修身乐善经”,但更多的是锻炼身体:“散步黄昏谈健体,揉拳清早话强身。”当古稀之年到来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愉快的:“寿庆古稀感物华,赋闲桑梓胜仙家”,他的心态是平和的:“心态平和能益寿,笑口常开乐安康”。

苏老师一生关心国家大事,即使退休,也不例外。集中还写了不少近几年发生的灾变,如1998年的抗洪抢险,2003年的抗击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等等,歌颂了军民团结,共克时艰的豪情。

苏老师的诗,情感深厚,语言峻洁。他不大用典,往往直抒胸臆。他熟悉格律,但用韵较宽。他不愿以词害意,有时用铅山方言入韵,也不屑深究。如寒与黄,山、欢与堂、阳同韵,弯、山、欢与房、汤同韵;还有根部与声部同韵,如心与诚、清同韵,坟与声、情同韵,临、音、林与青、情同韵;还有衣韵与飞韵同用,如枝与辉、飞同韵之类。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苏老师一生从教,一生写诗,《淳源耕韵集》结集成书,必将流传后世,激励后人。

是为序。

(癸巳季春吴长庚序于上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