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也谈保障和改善民生

也谈保障和改善民生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老百姓谋利益,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天职,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2]刘惠:《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载 《理论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3期。[3]王思敬:《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执政基础的现实路径》,载 《光明日报》2013年12月21日第11版。[4]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经验》,载 《决策论坛》2012年第11期。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自古以来,民生问题就是国家兴衰成败的核心。孔子说:“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论语·尧曰》)意思是说,待人宽厚,就能得到民众的拥护,诚实守信,就能得到任用。做事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处事公平,百姓就会高兴。孔子还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是说,统治者以德治国,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戴,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群星环绕在它的周围。孔子又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论语·卫灵公》)就是说,百姓对于仁德的需要,甚过对于水火的需要。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强调得天下之道在得民,得民之道在得民心。孟子还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就是说,能与百姓同甘共苦的统治者,百姓也能与其同甘共苦。

到了近现代,孙中山于1905年在 《〈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1924年,在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将三民主义具体阐释为:民族主义就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让各民族平等;民权主义就是建立一般平民共有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让耕者有其田。1934年,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说:“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吗?那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衣的问题、房子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等等。”新中国成立后,让人民群众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是我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都把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只有坚持不断地改善民生,解决好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七大,胡锦涛同志在以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题的报告中,从教育公平、扩大就业、合理分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制度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这一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1]

民生问题与经济相连,与政治相关,与社会相系。民生问题解决得好,必然出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反之,民生问题解决得不好,民怨频生,矛盾重重,必然影响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会有新的期待和要求,民生的改善也会随之 “水涨船高”。改革开放前,民生问题主要体现在温饱问题上,现阶段民生问题的内容已提升到追求公平正义,它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等。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度比较高,利益分配比较合理,即使这个社会的经济能力有限,老百姓的怨声也不会高。反之,如果这个社会体现不出公平正义,利益分配不合理,那么,纵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民众的怨声仍然会很高。

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体现着社会进步的程度,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需要政府部门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为老百姓谋利益,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天职,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日益丰富,外延日益宽阔,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繁重,在这样的时期,尤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法制化建设进程,使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法可依,步入法制化轨道。

参考文献

[1]杨冬鑫:《转型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途径》,载 《决策导刊》2013年第3期。

[2]刘惠:《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载 《理论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3期。

[3]王思敬:《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执政基础的现实路径》,载 《光明日报》2013年12月21日第11版。

[4]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经验》,载 《决策论坛》2012年第11期。

[5]梁燕雯:《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载《学术论坛》2012年第5期。

[6]聂红娟:《儒家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积极作用及其启示》,载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1期。

2014年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