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许渊冲先生在昆明

许渊冲先生在昆明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先生在西南联大学习和在昆明天祥中学任教共9年整。作为当年天祥中学的学生,近年来和许先生有较多的交往,根据所见所闻和阅读所得介绍许先生在昆明的一些事迹,该是有意义和有兴味的。许先生在联大念大一英语时和杨振宁同班,杨考第一,许以一分之差屈居第二。1941年2月,许先生到驻防昆明的美国志愿空军服役,担任翻译。昆明人民将这支英勇的美国空军誉为 “飞虎队”。当年下半年许先生赴法国留学。

许渊冲先生生于1921年4月,江西南昌人,北京大学教授,曾留学英、法,独创 “意美、音美、形美”的翻译理论。三十年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毛主席诗词译成英、法韵文,被媒体誉为 “诗译英法唯一人”。他的论著和中、英、法互译的作品共有120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CCTV《东方之子》栏目多次报道过他的事迹和成就。鉴于他对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杰出贡献,2010年12月2日他被授予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人民日报》于2010年12月3日大幅报道)。

许先生在西南联大学习和在昆明天祥中学任教共9年整。作为当年天祥中学的学生,近年来和许先生有较多的交往,根据所见所闻和阅读所得介绍许先生在昆明的一些事迹,该是有意义和有兴味的。

1938年8月,许渊冲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世界一流的大学西南联大 (杨振宁语)外文系,师承钱钟书、叶公超、吴宓等大师,也选修过冯友兰、闻一多、罗庸、朱自清等大师的课程,又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作品,打下了中外文化的坚实基础。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曾将英国17世纪桂冠诗人德莱顿的诗剧 《一切为了爱》译成中文,这是他翻译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他还参加演出了英国17世纪德克的英语剧 《鞋匠的节日》。1944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文研究所,毕业论文为 《莎士比亚和德莱顿戏剧艺术的比较研究》,后收录入桂林出版的 《一切为了爱》丛书。

许先生深受钱钟书先生赏识,20世纪50年代初回国后多次向钱先生请教,钱先生也不吝赐教。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共回信16封,对许的 《翻译的艺术》和英译 《唐诗150首》评价很高,认为:“二书如羽翼之相辅,星月之交辉,足证非知者不能行,非行者不能知……”看了他把毛主席诗词译成英法韵文后,又说:“译稿成就很大,戴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跳得灵活自如,令人惊奇。”

许先生在联大念大一英语时和杨振宁同班,杨考第一,许以一分之差屈居第二。杨的物理专业课门门都名列前茅,许以杨为追赶对象,不久其外文系的专业课成绩也都非常优异。大学毕业后杨振宁赴美深造,许渊冲也于1947年秋赴法国留学。时隔五十年,两人于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相逢。“相逢忆旧容”,杨说:“和许渊冲相逢是一件乐事。”此后两人经常交往,结为好友。杨为许的 《追忆似水年华》作序说: “许多年前奥本海默(物理学家)对艾洛特 (诗人)说,‘在物理方面我们设法解释以前大家不理解的现象。在诗歌方面你们设法描述大家早就理解的东西’。许在这本回忆录中写道:‘科学研究是1+1=2,艺术研究是1+1=3,不知道他的意思和奥本海默有无相同之处’。”这段话可以看出杨对许的文艺观,即描写之中的意蕴高于、大于客观现实的理解是多么的深刻,知许渊冲者,杨振宁也。

1941年2月,许先生到驻防昆明的美国志愿空军服役,担任翻译。他先在翻译训练班学习翻译技巧和航空知识,课程多半由联大教授讲授。他的考试科目 “英译中”和 “中译英”成绩都是A,在班上曾小露锋芒。有位中方主任作报告时,讲到 “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美国人听不懂。许即举手发言,结合大家已认知的东西,仿效林肯总统 “民有、民治、民享”的提法进行解释,大家听后都微笑点头。

半月后许被分配到美国志愿空军做正式翻译,工作是每天将昆明行营的军事情报译成英文送交陈纳德大队长。陈根据翻译的情报和美军自己的情报,分配5个中队81架P-40飞机完成打击日机的任务。战机每打下一架日机,即在机身贴上一个插着翅膀的五彩老虎图案。许因翻译有功,得到一枚镀金的 “飞虎章”。昆明被日本飞机轰炸,尸骨成堆,鲜血横流,自从美国志愿军空军击落几架日机以后,日机再不敢来昆明肆虐了。昆明人民将这支英勇的美国空军誉为 “飞虎队”。

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来航空队了解学生的服役情况。队里反映,许的翻译提高了军人的文化水平。梅听了表示欣慰。

在做 “飞虎队”翻译期间,许先生得到了很大的实践锻炼,为日后留学英、法和从事翻译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43年9月,许先生服役期满重返西南联大四年级,不久应邀到昆明天祥中学任教,半教半读 (天祥中学秉承联大爱国、科学、民主的校风,成为 “人才基地”、“民主堡垒”)。

许先生声如洪钟,激情四溢,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学生给他取了个外号 “许烟囱”(谐渊冲之音)。许讲课妙语连珠,趣味横生。在讲都德的 《最后一课》时声情并茂,激动人心。他对学生要求严格,每天要自己查字典,记十个单词,还要背诵课文。他特别注重讲解短语,有时结合中文成语解释,易懂易记,而且布置练习多,还要周考。他非常重视文体活动,亲自教高二班的体育课,组织篮球比赛,对优胜的一方请吃冰激凌。在师生联欢的篝火晚会上,学生要求他唱 《马赛曲》。他开玩笑说,《马赛曲》我唱得不好,只能唱 《赛马曲》。说完便引吭高歌,博得一片笑声和掌声。

1947年下学期,天祥中学学生参加 “反饥饿,反迫害”运动,举行罢课。有个学生把窗外听到的某教师的一句话汇报给学生会,有几个委员认为这话对罢课不利,遂发动学生准备围攻两位教师。作为训导主任的许渊冲召开高中班长会议做工作,然后站到操场的升旗台上大声疾呼:“学校是支持学生运动的,但要掌握大方向,斗争矛头应对准国民党反动派,而不是一般教师。请大家回到班上去。”学生听完他义正词严的讲话,便纷纷离去。这场风波也由此平息。当年下半年许先生赴法国留学。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先在解放军外语学院任教,后调到北京大学。

许先生一直怀念昆明,曾给两位校友赋诗云:“曾饮昆明水,难忘天祥情”;“滇水流不尽,难忘故园情”。

1981年夏,许先生不远千里到昆明和宜良看望 “摘帽右派”、联大老同学张燮 (数学家)和彭国涛 (教育家)。彭的生活条件很差,只请得起许先生吃小锅米线和油炸粑粑。许非常高兴,吃得津津有味。他故地重游,到阳宗海游泳时感慨万千,吟哦道:“阳宗烟雨,鹅塘月色,柳丝难钓万点愁。”

1987年夏,许先生应邀到云南教育学院讲学,当年的不少学生都来听课。他结合自己的翻译作品,讲解 “意美、音美、形美”的翻译理论,并现身说法朗诵作品。见解独到,有理有据,说服力强,很受欢迎。

1998年联大建校60周年,他应邀到昆明参加庆祝活动。天祥中学47、48、49级 (笔者为49级校友)老校友聚会欢迎他。他在会上鼓励大家要 “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成”。他说,他60岁以前只出过4本书,60岁以后才飞跃,北大84华诞,他以84本书作为献礼。还说,“有人说我狂,其实我是 ‘自尊、自信、自豪’。自豪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他还屈尊亲自登门去看望几个学生。见到我的长子 (法国语言文学教授),他勉励说:“你还年轻,要好好干,努力超过我。”

许先生学贯中西,才华横溢,热情正直,狂放自信,虽今年已九十高龄,仍老当益壮,笔耕不辍。不久前我去电话劝他颐养天年,不要太辛苦了。他回答说:“我不读不写,就没法生活。”我听了颇有感悟:许先生非常人,自然有非常人的人生观,有非常人的生活方式。一切听其自然吧!最后,祝愿许先生快乐幸福,健康长寿。

《春城晚报》2011年3月8日副刊节选登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