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学和出汗》的反问和反语

《文学和出汗》的反问和反语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学和出汗》是一篇批判梁实秋资产阶级 “人性论”的驳论文章。鲁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以出汗譬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学的阶级性,并运用反问和反语,对论敌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有力的抨击。这段话将梁实秋荒谬的文学观同封建统治阶级 “成王败寇”的反动历史观相提并论。高中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上说是“讽刺梁实秋之流的反动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因为这也是顽固的阶级性的反映”。

《文学和出汗》是一篇批判梁实秋资产阶级 “人性论”的驳论文章。鲁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以出汗譬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学的阶级性,并运用反问和反语,对论敌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有力的抨击。

文章从批驳其论据入手,其中一段写道:

只要流传的便是好文学,只要消灭的便是坏文学;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的文学论欤?

这段话将梁实秋荒谬的文学观同封建统治阶级 “成王败寇”的反动历史观相提并论。紧接着用一个反问句进行诘问,尖锐地指出二者相 “沟通”,如出一辙,都是不作具体分析,不分是非曲直,为封建统治阶级帮腔的。

之后,文章从正面直接剖析 “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的论点。先以人类发展的历史说明根本没有 “永久不变的人性”,仅用出汗这一人类普遍的生理现象来作比,说明出汗也因人的阶级地位不同而有香汗臭汗之分,并非 “永久不变”。接着针锋相对地质问:“不知道倘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长留世上的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还是描写臭汗好?”简直是将了一军,逼得论敌左右为难,无言以对。最后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讽刺道:“这问题倘不先行解决,则在将来文学史上的位置,委实是 ‘岌岌乎殆哉’”。在阶级社会中,具体的人性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要想写出 “永久的人性”,只是心造的幻影。如此批驳,使论敌陷入自相矛盾、不能自拔的境地。

至于说写香汗的小说和写臭汗的小说究竟 “那一种的命长,现在似乎还在不可知之数”,也是一种反语,反话正说含蓄委婉,表面是让历史作结论,真意是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写劳动人民的大众文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历史的方向,最有生命力。

文章最后反唇相讥说:

“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然而这也许倒是中国的 ‘永久不变的人性’罢。”这也是一句反语,是正话反说,有两方面意思:一是讽刺论者径直在妖言惑众,其顽固的本性不会改变;一是暗示听者老是毛骨悚然,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高中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上说是“讽刺梁实秋之流的反动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因为这也是顽固的阶级性的反映”。这样解释只谈及论者一方,未及听者一方,是不够全面的。

1986年2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