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国以前的内蒙古地区

战国以前的内蒙古地区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蒙古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主要有大窑文化遗址、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大窑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大窑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还在继续。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主要分布在西辽河流域和内蒙古中南部。西辽河流域在内蒙古地区主要是指西拉木伦河及其支流老哈河流域的赤峰市和通辽市南部。公元前770年, 周迁都洛阳, 称为东周,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分布在内蒙古地区的主要民族是戎狄。
战国以前的内蒙古地区_内蒙古旅游

一、 旧石器时代 (距今250万~1万年)

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出现, 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标志, 人类体质具有原始的特征。 旧石器时代的时间最长, 占人类历史的998%。 内蒙古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主要有大窑文化遗址、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

(一) 大窑文化遗址

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东北郊保合少乡大窑村, 1973年被内蒙古考古学家汪宇平先生发现。 大窑文化遗址是内蒙古地区发现并发掘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 为研究北方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布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大窑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 人类不断在这里开采石料, 制造石器, 使这里成为大规模的石器制造场, 人工打制的石片、 石器、 石屑、 石块俯拾皆是。 自1976年至今, 经过多次发掘,发现了大量人工打制的石器, 如石锤、 砍砸器、 刮削器、 尖状器等, 其中以龟背形刮削器最为典型。 遗址也保存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 如披毛犀、 普氏野马、 原始牛、 恰克图扭羊角、赤鹿等化石。

目前大窑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还在继续。

(二)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萨拉乌苏河沿岸,距今5万~35万年, 该遗址也是中国境内最早发掘和研究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共包括9处重要化石点。1922—1923年,法国人桑志华、德日进等人发掘,采集到动物和人类化石、石器、 用火遗迹等。 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一颗8~9岁幼童的左上侧门齿化石, 后来被加拿大籍解剖学家步达生定名为鄂尔多斯牙齿(ordostooth),20世纪40年代中国学者裴文中将其命名为 “河套人”。 20世纪50、70、80年代继续对这一遗址进行考察,最后将这一文化遗址定名为“萨拉乌苏文化遗址”。

二、 新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7000—前2000年)

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 制陶术、 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出现为标志。 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主要分布在西辽河流域和内蒙古中南部。

西辽河流域在内蒙古地区主要是指西拉木伦河及其支流老哈河流域的赤峰市和通辽市南部。 由于西辽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比阴山地区优越, 因此农业开发较早, 并自成体系, 先后有小河西文化、 兴隆洼文化、 赵宝沟文化、 富河文化、 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

(一) 兴隆洼文化

兴隆洼文化距今8200~7200年。 因1983—1986年发掘的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1号遗址而得名。 该文化特征是, 陶器制作尚处于原始阶段, 陶器壁厚、 陶色不均匀、 火候低ꎻ 玉器的制作可以代表兴隆洼文化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 出土玉器已达几十件之多, 数量最多的为玦, 从制作玉器的工艺看, 当时已能琢磨成形, 掌握了抛光、 钻孔等技术。 兴隆洼聚落遗址一般被壕沟环绕, 特别是在查海聚落遗址中心的一个小型广场内, 用均匀的红褐色石块摆塑着一个龙的形象。

(二)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在公元前4500—前3000年, 相当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中晚期, 也就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期。 1935年, 日本滨田耕作等人将赤峰红山遗址称为赤峰第一期文化。1955年正式命名为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陶器以彩陶、 “之” 字纹陶器为主, 陶器火候较高, 陶色纯正。 还发现了陶窑遗址、 掘土工具石耙和桂叶形双孔石刀, 以及家猪骨骼, 说明在这个时期农业经济占重要地位。

红山文化的手工业生产已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尤其是玉器的制作。 最常见的玉器有两种, 一种是动物类, 另一种是璧环类。 动物类最典型的是 “玉猪龙”, 一般长4~15厘米, 1971年在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乡出土了一件长达295厘米的 “玉猪龙”, 它是此类玉器中体积最大的, 被称为 “中华第一龙”。

红山文化还发现了四处祭祀遗址, 集中反映了红山文化宗教礼仪的发展情况。 其共同特点是都有类似于 “坛” 的建筑, 并于坛内或坛旁有埋人的现象, 都出土有祭祀用的彩陶筒形罐和玉器。 其中20世纪80年代初, 在辽宁省与内蒙古交界的凌源和建平县发现的牛河梁遗址 “女神庙”、 祭坛和积石冢, 引起国内外极大关注, 这一重要发现肯定了辽西地区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

三、 青铜器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 (夏商周时期)

青铜器时代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相当于夏商时期。 铁器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人工冶铁的出现, 早期铁器时代相当于两周时期。 在殷墟的卜辞中, 经常出现周边“方国” 名称,在这些方国中,向北用兵次数最多、 费力最大的是土方、 鬼方、 猃狁、戎狄,这些民族散居在今陕西西北部、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 西周400多年中, 一直受到猃狁和戎狄的困扰,更由于戎狄的关系,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公元前770年, 周迁都洛阳, 称为东周,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分布在内蒙古地区的主要民族是戎狄。

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这一时期的遗址, 仍然主要分布在东部西辽河流域和内蒙古中南部。

(一) 夏家店下层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因在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发现,依照考古惯例,以发现处所命名。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分布于燕山南北的早期青铜文化(相当于商朝时期),该文化遗址早在20世纪20年代即被陆续发现,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对赤峰夏家店遗址进行发掘,区分出年代、文化性质不同的上、下两层堆积, 分别命名为夏家店上层文化、 下层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主要遗存及特征为: 石城聚落群往往沿着河流分布, 按照大、 中、 小组合成群, 排列有序。 石城都选在临河的险要之处, 依照地形起伏变化修筑, 形状不规整,一般在断崖绝壁处不修墙, 只有在缓坡和平坦处筑墙, 墙体全是石头垒砌。 石城内的遗迹主要是房址, 多为半地穴式, 以圆形为主, 屋内常见红烧土面。 在村落遗址附近, 有分布密集、 排列有序的墓葬。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陶器以彩绘陶最为典型, 在烧制完成的陶器表面, 用红、 白两色绘画。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石质生产工具种类很多, 如铲、 锄、 刀等。 青铜器相对较少, 而且多是体积较小的铜耳环、 指环和镞。 在该文化遗址中或墓葬里, 还经常发现骨针、 骨刀、 骨梳、 骨环、 骨珠、 骨管等日常用品和装饰品。

(二) 夏家店上层文化

夏家店上层文化属于青铜器时代晚期 (相当于西周时期)。 此时期青铜器种类繁多, 如位于赤峰市宁城县的南山根遗址, 仅101号墓出土的青铜器就达500多件。 有用于祭祀的礼器, 如鼎、 豆、 镬、 鬲等ꎻ 兵器和工具的数量更多, 如短剑、 铜矛、 铜盔、 铜戈、 铜刀、 铜斧等ꎻ 另外还有数量更多的车马具和各种装饰品。 陶器均为手制夹砂陶, 质地疏松, 火候较低, 制作粗糙。 在南山根遗址中还出土了一把特别的青铜短剑, 俗称 “阴阳剑”, 通长32厘米, 剑柄两面分别铸有相背站立的一对男女裸身像, 女性两手交叉于胸前, 男性两手下护小腹, 耳下及肩部各有两个长方形扁。

(三)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化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化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地区, 是相当于春秋至战国早期的北方民族的遗存, 学者推测有可能是诸戎狄的文化遗存, 如包头西园春秋墓地、 凉城县毛庆沟墓地、忻州窑子墓地等。

其文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墓葬中普遍流行殉性习俗, 随葬品全是死者生前使用和佩戴的兵器、 工具、 装饰品、 车马具和生活器皿, 陶器制作简单粗糙。 普遍流行佩戴耳环、 项链、腰带。 这些随葬器物经常有北方草原各种动物的形象, 如虎、 鹿、 羊等。

“黄金冠饰” 是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化中最著名的文物, 于1972年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发现。 它由鹰形金冠顶和金冠带两部分组成, 冠高73厘米, 冠长30厘米, 周长60厘米, 共重1394克。 冠饰呈半球形, 在冠顶上挺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做俯视状。 金冠带由黄金铸成, 冠带前部有上下两条, 冠带左右两边靠近人耳部分, 每条的两端分别做成卧虎、 盘角羊和卧马的浮雕图案, 其他主体部分饰绳索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