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木”“本”“末”中寻找智慧的源头

从“木”“本”“末”中寻找智慧的源头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木”字的字形中明显地表现出了树根与树枝,在“木”这个象形字的基础上,加入指事符号构成了关于树根与树梢的两个字:“本”与“末”。同样,“末”字也是在春秋时期的金文中才出现的,与“本”相同,只是肥笔位于“木”之顶上而已。同样,“末”字发展到秦代小篆阶段,肥笔变作了一条横,为后来的隶书与楷书定了型。从“木”、“本”、“末”三个字的发展源流看来,其中发挥作用的只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象征性符号。

【字源】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属皆从木。

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汉字履历】

一粒小小的种子,埋入地下后,很快便从地下顶破地皮,长成幼苗。它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土壤之中,并从中吸收大量的营养,最后终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它与人类共生存,保护着人类及其住所的安全;它为人类提供物品,用茂密的枝叶庇荫着人类。所以古人将树木当作神灵来崇拜。

“木”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木”字,就像一棵树,上部是茂盛的、往上的树枝,下部是扎向土里的树根,中间是树干。之后的小篆和楷书也都是在此基础之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可见,“木”的本义就是今天所说的“树”,是木本植物的通称;现在多用于指木材、木料或某些木制的器物。

在“木”字的字形中明显地表现出了树根与树枝,在“木”这个象形字的基础上,加入指事符号构成了关于树根与树梢的两个字:“本”与“末”。

“本”字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将指事符号一小点或一横加其下作为指事符号,以指明树根的位置所在。甲骨文中并没有“本”字,直到周代早期才在金文中出现了“本”字,这时的“本”字中竖的一部为主根,左右为支根,在支根的下端也用了肥笔(肥笔在金文里是常见的一种表示强调之义的线条)以强调根义。发展到小篆时,便把强调的那个肥笔取消了。后来的汉隶和现代的楷书便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末”字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将指事符号一小点或一横加其上而成,表示树梢的位置所在。同样,“末”字也是在春秋时期的金文中才出现的,与“本”相同,只是肥笔位于“木”之顶上而已。同样,“末”字发展到秦代小篆阶段,肥笔变作了一条横,为后来的隶书与楷书定了型。

【字里乾坤】

从“木”、“本”、“末”三个字的发展源流看来,其中发挥作用的只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象征性符号。先民们用一种聪明的办法和手段,创造出了新字,同时也不忘展现新字的来源。虽然如今它们已经“各奔东西”了,但只要将其放在一起,它们那原来亲密的关系,还是可以一眼就看得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