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旧书有价亦无价

旧书有价亦无价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得一书颇觉辛苦,首当其冲便是一场价格遭遇战,自然对旧书市场的价位熟稔于胸。讨价还价亦平添了淘书的乐趣。有时价格并不体现在一本具体的旧书上。所以说,旧书的价格,只有相对而无绝对,附加因素多多,此即所谓有价亦无价。有人说,是书商及拍卖行将旧书的价位炒上去了。待价而沽,只能有价无市。我熟悉旧书行情,但对一片“涨”声下的旧书市场,我亦无可奈何。一则旧书日渐稀少,价格趋涨,就不可能扩容放量。

作为一个旧书爱好者,我经常出没于大小旧书市场。每得一书颇觉辛苦,首当其冲便是一场价格遭遇战,自然对旧书市场的价位熟稔于胸。对此我懒得一谈。因为我不是收藏家,不会盼着自己的藏书快些升值。我亦不是书商,靠着旧书买卖赚点小钱。一句话,我爱旧书,把玩赏析、钩沉辑佚,更多地注重文本的史料价值,为我写作所用,确实不大在乎依附在旧书中的经济价值。

但是,每次淘书,总与摊主会有一番费尽口舌的拉锯。因为旧书市场是自由市场,旧书是一种商品,摊主要得到利益的最大化,而我总想以最低价位淘得我需用之书。无可厚非,淘书就是一个砍价的谈判过程。讨价还价亦平添了淘书的乐趣。价格之争,是淘书人永远无法避开的一个坎。

经济学家说,市场是只无形的手,一切价格就由这只手操纵着。市场真是云里雾里、变幻莫测。但是,它亦是有规律的。对旧书而言,背离这个规律,市场会出现冷清局面。这几年,旧书因其不可再生性,价位一路上扬。三四年前,一二十元可得一册平装本民国版文学作品,如今非一二百元不可得。而一些珍贵的旧平装,如著名作家的毛边初版本、签名本等,价格跃上千元已不在个别。据说一册鲁迅签名本已达数万之巨。旧书市场着实让人看不懂了。对于卖书者来说,以往的经验告诉他,在行情看涨的背景下,每卖出一册旧书,过后总是觉得贱卖了,如果放几年,就绝对可以卖个好价钱。这样想来,书商就会不断抬高书价,甚至将若干年后才可能出现的价位,定为现价。如此一来,市场就因价格与价值相悖而陷入怪圈。真正以旧书做学问的文化人则买不起旧书了。有使用价值的珍贵版本就在书商或拍卖会间流转,价位越炒越高。出现的情景常常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以我为例,可以将旧书价格谈得具体而实际。我对旧书市场的价格有个基本判断,遇到一本我想购下的旧书,如价位超过我的心理承受力时,就只能放弃,即使我知道五年后就是这个价位。但现在出这个价,与五年后出这个价,等值是不同的,因为物价指数每年都在走高,现金更值钱,这是价值规律决定的。我淘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写点史料性考据文章。如果为了写一篇千字文,花上几百上千元购一本书,我觉得无此必要,除非带有收藏性质,那另当别论。因此,一些较有版本价值的书,就因价高而被我轻易放弃。

淘书的乐趣还在于“拣漏”或“走眼”。买卖双方一方懂书而另一方不懂,就会带来戏剧性的结局。我遇见金性尧先生民国年间主编的《萧萧》旧刊,全套带创刊号共三册。摊主对此浑然不知,我以一百多元购下。名人名刊,按现在市场价位,我估计不低于五百元。我这是“拣漏”了。而有的书很珍贵,因我不识货而被别人捷足先登了,这叫“走眼”。就我而言,每本我看中的旧书,尽可能以最低价与对方成交。但亦不尽然,因为现在的旧书市场相对较为成熟,或者说,书商经过几年练摊,亦较懂行了。一般对民国版的旧书都比较看重,要“拣漏”颇难。在这样情景下,一旦遇到可用的心仪之书,只要价格不很离谱,即使略高点,我亦会毅然购下。比如《苏联木刻》,曾淘得一册,很喜欢,可惜被撕得残缺不全,就想再找一册,这是一种牵肠挂肚的情结。一日果然不期而遇,价位已逼近千元,亦果断收下。另一册一九五〇年出版的《可扬延年木刻选》,杀价至四百元终于得手。因为两位老画家我都熟识,有机会请他们题签,不是很有纪念意义吗?!有时价格并不体现在一本具体的旧书上。有的摊主,因彼此熟悉,经常让利于我,我有时买他一本书,不但不压价,而且爽快付款。他领情了,心里愉快,我则获得了心理平衡。想想书商亦挺不容易,他们大都文化程度不高,通过对旧书的搜罗、流转,亦是在传承文化。同样一本书,我花了五十元获得,有人仅花一元捡之。所以说,旧书的价格,只有相对而无绝对,附加因素多多,此即所谓有价亦无价。

有人说,是书商及拍卖行将旧书的价位炒上去了。我以为,涨价不是空穴来风,只有形成交易,才有真实行情。待价而沽,只能有价无市。任何单方面都无法主宰市场。我熟悉旧书行情,但对一片“涨”声下的旧书市场,我亦无可奈何。有人问我如何看待时下市场,我只能坦言,难以看好。一则旧书日渐稀少,价格趋涨,就不可能扩容放量。二则部分不以买卖为目的的旧书爱好者、研究者或收藏者,在一二十年内,是只购进不散出的,使本已稀缺的民国版旧书更少流通。市场的萎靡在所难免。当然,我谈的是一管之见,走势究竟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以为,一册旧书,无论价位高低,只要能成交,就有其内在合理性。在行情看涨的情况下,我亦常随行就市,只要想买,虽价略高,亦毋须费劲砍价。在一旧书铺,见一册黄裳先生一九五〇年再版本《一脚踏进朝鲜的泥淖里》,仍掷下近三百大洋。因为少见,因为装帧可人,还因为可以请黄裳先生题签,更因为我要为此书写篇专文。其实不必有那么多理由,只要喜欢即行,喜欢就是理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