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及文化逻辑

文化及文化逻辑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认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狭义的文化仅指观念形态的文化成果。中国文化是由中华各民族在不同时期共同创造的文明结晶,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最华丽的乐章。器物文化是表层、显性的文化,制度文化是以理性规范、条文规则存在的文化,精神文化是处于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之中最深层、最内隐的文化。文化演进的最终形态和稳定形式应是精神文化。

(一)文化

文化,主要是教化、教养和文治的意思。近代西方“Culture”一词传入之后,“文化”作为意译具有了与西方“Culture”一词一样的现代意义。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文化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丛体(complex whole),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

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据1998年统计,有近500个定义。目前,我国学术界一般把文化概念分为两类: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文化,是把“文化”与“自然”相对应,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文化,包括观念形态的文化(意识、思想、信仰、理论、道德、价值等)和知识形态的文化(社会知识和科学知识等)。

马克思认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狭义的文化仅指观念形态的文化成果。唯物史观认为,文化是人的创造性的实践劳动。由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毛泽东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称得起先进的社会制度。”[3]江泽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4]胡锦涛认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要提高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并全面推进文化建设。”[5]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6]

文化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总是历史的。一部文化史就是一部人类的生活史。一个民族的文化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精神发展史和物质创造史。文化反映着民族的创造。毛泽东说:“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7]中国文化是由历代中国人创造形成的,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主动选择和历史际遇。中国文化是由中华各民族在不同时期共同创造的文明结晶,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最华丽的乐章。

(二)文化逻辑

从文化结构角度看,文化通常包括三个层面,即器物层面的文化、制度层面的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器物文化是表层、显性的文化,制度文化是以理性规范、条文规则存在的文化,精神文化是处于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之中最深层、最内隐的文化。

文化逻辑的演进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同时并存着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形态。其中,精神文化是最持久、最有力、最深厚的支配力量。文化演进的最终形态和稳定形式应是精神文化。

从文化逻辑角度分析事物,就是从文化演进的视角对事物进行动态和静态分析,运用文化元素进行深入剖析解读,以期把握事物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质,厘清推动事物演变的内在文化联系,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