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心中的父亲

我心中的父亲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亲逝世的消息传出后,震惊岐山县城,十里八乡的乡亲前来吊唁。宝鸡市的一位友人得知父亲逝世的消息后,连夜制作了“甘棠遗爱”的牌匾,表达对父亲的敬仰之情。一位领导吊唁时说:“你父亲的精神是周礼之乡、岐山民风的缩影。”连周围的凤翔横水、岐山失家原、温家村的群众也赶到我村磨面。父亲帮助穷人,乐于助人闻名乡里。

刘一良

2003年10月9日,敬爱的父亲与我们永别了。每当我踏上七里原那片故土,走进我可爱的家,看到父亲慈祥的遗像,就难以控制思念之情,不由得我潸然泪下。他走得那么急,没有给我们留下一句遗嘱,也没有留下一件名贵的财物,但他留下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的是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魅力。父亲逝世的消息传出后,震惊岐山县城,十里八乡的乡亲前来吊唁。一排排花圈,一群群吊唁的民众,正是他人格力量和感人事迹的见证。宝鸡市的一位友人得知父亲逝世的消息后,连夜制作了“甘棠遗爱”的牌匾,表达对父亲的敬仰之情。一位领导吊唁时说:“你父亲的精神是周礼之乡、岐山民风的缩影。”

艰辛勤劳 意志坚强

从我记事起,父亲留给我的印象就是特别能吃苦,勤劳执著。在他眼里,困难再大,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克服。干什么活,只要专心致志做,就一定能做好。我的童年是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度过的。当时正处在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连烧的柴火都不够用。父亲为操持一家人的生计,同我的祖母、母亲一道费尽苦心。父亲身残体弱,不是生产队的“全劳”,挣不来“十分工”。但只要他能干的活,就会全身心投入,必定干好。他当过村上饲养员、出纳员,做过豆腐,尤其是给村上管电磨子十多年,经常起早贪黑,通宵达旦为村民服务,不论群众什么时候叫,就什么时候到,还亲自帮着干。为了给村上省钱,他学会了修电磨子、锻石磨子。他的服务作风和服务质量,村民们交口称赞。连周围的凤翔横水、岐山失家原、温家村的群众也赶到我村磨面。在当时的情况下,村上经济很不景气,尽管他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我家仍是“倒灌户”,没有分红反而倒欠队上的钱。我记得,哥哥一放学回家就给队上干活,姐姐不得不辍学挣工分,家里后院长了多年的大槐树被伐掉还债。“文革”前后,为了养家糊口,他回家后,立即整理烟叶,背到县城出售。经常早上出门,晚上半夜才能回来。但父亲毫不气馁,依旧用他顽强的毅力支撑着这个家,一步步地推着这个沉重的车轮前行。

父亲对土地和粮食有着特殊的情结,十分珍惜。他自幼喜欢耕地,三年困难时期为度饥荒挖石造地。责任制以后,他平整土地,精耕细作,家里承包的土地年年喜获丰收,成为村上的“样板田”。他在地里干活,一干就是一整天,中午不回家吃饭,让家里送饭或捎个馍喝口水,就接着干。汗水浸透了衣服,大雨淋透了全身,他从不叫苦叫累。只要不耽误农时,把庄稼务好就是他最大的欣慰。他年过八十仍下地劳动,直到2001年下半年,我从岐山调到宝鸡工作一年后,经多人劝说,才勉强把责任田交给他人耕种。多少人见父亲在地里劳动很不理解,认为父亲年龄大了,家里什么也不缺,还下这苦干什么?但父亲认为,当农民就要爱土地,爱粮食。丰年要想到欠年,欠年要想到荒年。他对乱占耕地的行为十分恼火,气愤地讲:“这样下去耕地年年减少,后辈儿孙吃什么?”

乐善好施 惠泽民众

父亲崇尚积德行善,积极推崇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十分推崇,并积极宣传践行。他爱民众、爱帮人、爱穷人,经常教导人们“人要爱人”“人做好事,好事等人”。我记得小时候,只要家里来了客人,全家人都忙了起来,端水沏茶,烧火做饭。特别在冬天,先让客人上热炕暖一暖,再送上一碗热饭,待客人就像待亲人一样。同父亲一起管电磨的李杰、张江、炊有绪、张栓成等,离家较远,常被叫到家里吃饭。

父亲帮助穷人,乐于助人闻名乡里。他不嫌弃穷人,同情可怜人,村上和附近周围有困难的人几乎都是他的朋友。在我家生活困难的时候,祖母、父母对待穷人更是这样。村里的孤寡老人刘奎生,是我家的常客,生活有困难,老人们尽力帮助。邻村朱家原朱天朋患精神分裂症,去世后留下三个孩子,家境十分困难,大女儿自上小学开始一直靠亲友帮助借钱维持学业。2000年,当她考上凤翔师范学校后,无钱交学费,父亲得知这一情况后,急得立坐不安,到处找熟人募捐,父亲的举动感动了周围不少人,终于凑齐了学费,孩子如愿以偿。她母亲见人就说:“要不是她刘爷爷,孩子上学就无指望了。”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父亲是一个普通农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的思想境界超过一般人,做好事是他一生的追求和乐趣。我从记事开始,就觉得他爱管“闲事”,爱帮人办事,直到他年迈体弱,不能出门,也没有放弃这一信念。他一生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投入自己无限的热情,为乡村集体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为他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这实在不易啊!

崇尚文化 重视教育

父亲一生爱学习新知识,爱有文化的人,崇尚传统文化的精华。他可大段大段地背诵《诗经》《三字经》《道德经》中的句子,经常用这些警句劝善他人,教育如何做人,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尤其到了晚年,他走到哪里就把警句传诵到哪里,逢人就讲古文化的经典,常给大人或孩子讲“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教育孩子一定要把书念好。同时要懂礼貌,知事理,要孝悌为先,以“孔融让梨”的故事影响后人。讲周礼文化和召伯爱民的故事。在晚年,他到处呼吁,动员村民捐款捐物加紧保护甘棠树,抢救慈禧太后御赐的牌匾等文物,让后人永远记住“甘棠遗爱”的故事。这是他一生尊崇优秀文化思想,劝人为善的有力证据。

父亲认为“没有文化的人就像睁眼瞎子”。有两件事可以看出父亲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一是他一生对“字纸”不能乱扔,更不能当手纸,这是一条戒律,所以我们一直遵守着这个规矩。二是爱交有文化的人。他同县上的文化名人郭子直、庞怀靖、宋火奎等都有着密切的交往,同年轻的文化人交谈从没有“代沟”障碍。就拿给我姐和我妹择婿来讲,也都是选择了教育行业的人,当时一个在岐山东街中学教书,一个在西安理工大学教书。

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教育方法,要求十分严厉。他把治家立业的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在儿女身上。他高度重视读书学习,从小就给我们灌输读书的好处,常以祖母的侄子冯泽春大学毕业进京工作为楷模,教育我们一定要学好知识,考上大学。我上小学时,父亲就让我练毛笔字,别的孩子玩耍,不让我出家门,必须写几张毛笔字才行。如发现不在家里练字,就大发脾气。

讲究礼节 凝聚家风

父亲十分讲家规,推崇“忠、孝、礼、义”。在家庭要讲孝心,讲和气,讲谦让;对他人要有爱心,有诚心,有礼貌;对国家要讲忠心,讲公心,讲奉献。把公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心一意把事业干好。父亲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我们,我们兄弟姊妹也从中学到悟到了不少人生的真谛。

祖母吃素食,行善事,父亲很尊重她的生活习惯,一日三餐,祖母说了算,母亲操作,大家都听祖母的安排,从不挑剔。饭做好了,孩子必须先用双手送给大人,以示尊敬。大人没吃饭,小孩子是不能动筷子的,这是规矩。祖母患病卧床三年,父母守在身边喂吃喂喝,端屎端尿,照顾十分周到,乡亲无不夸奖。我家多次被县乡授予“五好家庭”。

父亲从小要求我们要诚实守信,做到不说谎,不骗人,不伤人,做人要做老实人,做正直人。教育我们“不义之财不可取,无道之钱不可得”。干什么事都要老老实实干,不能投机取巧。要廉洁从政,忠心为公。当官不论大小,要做到手续清楚,两袖清风,让组织放心,让老百姓舒心,多为民谋利办好事。最使我感动和刻骨铭心的是,自我兄弟俩参加工作后,父亲从来不因自己的事来拖我们工作的后腿。每次回家临走时我问父亲还有什么事没有,他常叮咛的一句话就是:“把公家的事干好。”在他患病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利用节假日想多陪他一些时间,他就催我们去单位上班,不要管他。10月9日是父亲离去的日子,10月7日我出差回家,父亲身体很虚弱,他输着液,一见我,直瞪瞪的眼神望着,期盼我到他的身边。但到天快黑时,父亲知道10月8日是收假的日子,就催问我走了没有。直到临终时刻,姐姐看那天身体不对劲,问是否叫我,他的意思是先看看公家的事能脱开不?父亲就是这样一位一生心里装着别人,装着公家的人。

节俭朴实是父亲一生的习惯。自己的吃穿用十分简单,从不讲究,平时他常说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最养人,大吃大喝是浪费。衣着更朴素,舍不得穿新衣。管电磨期间,整天在磨坊,粉尘大,几乎没有穿过新衣服。伴他度过业余时间的“奢侈品”就是十几元的小收音机。到了晚年家庭生活好了,也是克勤克俭,吃饭时掉在桌子上的小馍块要捡起来吃下去,边吃边给人说:“粒粒皆辛苦啊!浪费粮食‘造罪’。”我家用的小板凳是60年代用废皮带扎制而成的,一不小心就会挂破裤子,父亲却舍不得扔,坏了修,修好了继续用,一直使用至今。我们要给他屋里换一台好彩电,他坚决不肯。

父亲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从小接受着家庭的熏陶,潜移默化着我们的言行。我们兄弟姐妹四人自幼上学到现在成家立业,不论是到学校、村上,还是在工厂、单位都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品学兼优的素质和敬业奉献的精神,个个都在不同的单位荣获先进、模范的荣誉,这无疑与父亲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精神是永存的。我们会牢记他的教诲,固守他所缔造的精神家园,并代代相传。

2004年2月16日

(刘一良,岐山凤鸣镇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宝鸡市工商局局长,党组书记,兼任宝鸡市非公企业党工委书记。因业绩优秀,被评为全国工商系统先进工作者。有多篇文章被省以上媒体刊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