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岐山,我的岐山

岐山,我的岐山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岐山是一条山脉。岐山县行政区域北端绵延30公里的千山余脉,群众俗称“北山”,史书统称“岐山”。岐山是一座山峰。因之“岐山”之名被周人视为祥瑞,更被看做周国走向强盛的标志。岐山是一方圣地。日本人历来非常仰慕中国岐山悠久的历史文化。1987年,岐阜市市长莳田浩率代表团来岐山参观访问,从此岐阜市与岐山县结为友好城市。生在岐山长在岐山,我却不识岐山。

李三虎

岐山是一条山脉。岐山县行政区域北端绵延30公里的千山余脉,群众俗称“北山”,史书统称“岐山”。唐代谭用之《寄岐山林逢吉明府》诗云:“岐山高与陇山连,制锦无私日宴眠”,歌咏的便是这条岐山山脉。三千年前,一只凤凰在岐山山脉西部的一座高冈上发出祥瑞的鸣叫,兆示了一个新兴王朝的诞生和伟大文明的开启。《诗经·大雅·卷阿》咏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从此留下了关于“凤鸣岐山”的美丽传说。

岐山是一座山峰。这座山峰,即岐山县城东北部闻名天下的箭括岭,因山有两歧,形似箭括而得名,远看双峰对峙,插入云霄,气势磅礴。《路史》有记,远古时期岐氏部族的首领岐伯就居住在岐山之下,“黄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可见五千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有了“岐山”之名。商末周初,周太王率部族由邠地迁居岐山下之周原,《诗经·大雅·緜》所咏“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记载的便是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周原土地肥沃,粮草丰盛,周部族在这里迅速发展壮大,奠定了灭商兴周的坚实基础。因之“岐山”之名被周人视为祥瑞,更被看做周国走向强盛的标志。

岐山是一方圣地。这块土地因出了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等一代伟人而确立了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又因作为中华文明源头的礼乐文化诞生在这里而备受世人瞩目。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三龙县于岐阳镇西移至今之凤鸣镇,依境内著名“岐山”而改名岐山县,至今已1400余年。日本人历来非常仰慕中国岐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公元16世纪中叶,织田信长统一日本疆土后认为自己的功劳堪比中国的周文王、周武王,于是取中国西周岐邑的历史地名“岐阜”(即岐山)取代“井口”的城市名称。1987年,岐阜市市长莳田浩率代表团来岐山参观访问,从此岐阜市与岐山县结为友好城市。早先一年来岐山访问的松岗直太郎作《岐山之旅》咏道:“岐山——你这产生过无数神奇传说和美丽神话的地方;岐山——你这给中国历史增添光辉的周武革命基地;岐山——你雄踞在中国陕西的周原,你脚下那三千年前的先周宫殿遗址以及数不尽的珍贵文物,使整个世界都为之倾倒。岐山啊!”

岐山,这就是岐山!

但这还不是岐山的全部。

岐山有一条看不见的源泉,流淌着一种文化;岐山有一种不易变异的基因,遗传了一个族群;岐山有一种来自周时的礼仪,凝结成村落的民俗风尚;岐山有一种特质的塑材,塑造了民众鲜明的禀性!生在岐山长在岐山,我却不识岐山。我一直在寻找,一直在探究。寻找让我梦魂牵绕,探究让我纠结一生。

记得小时秋日的一个晚上,母亲在村街上看见一颗流星落在自家院子。母亲可吓坏了,赶紧往家赶,因为她想起,白天洗的二哥的上衣还在院子的晾衣绳上搭着。那可不得了。家乡民间流传,晚间从天上流下的星,那是贼星,落在谁家孩子的衣物上,那孩子就会长成小偷或者贼人。母亲跑回家从房间拿了炕笤帚,取下二哥的上衣用劲扫,这面扫了,翻过去再扫,扫了好多遍,直到觉得把那颗贼星的晦气扫干净了,才放心地收回屋去。母亲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从没指望儿子们干出什么大事以光宗耀祖,可是她绝对不愿看到儿子成为一个让村人指脊梁骨的贼人。母亲做的这件事情铭刻在我心中,50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母亲这种朴素情怀抑或思想的根源。

后来我到县里参加了工作。那年夏天,我随父亲在打麦场碾打责任田的麦子。打麦场很紧张,同时摊开着多家要碾打的麦子,一家挨着一家。拖拉机带着碌碡碾麦子时把我们相邻两家的麦子挤到一起,待起开麦秸后,混在一起的麦粒根本分不清你我。这时邻家一位兄长操了扫帚,二话不说大幅度偏离中线单向扫走了我家的麦粒。那时的粮食还是很金贵的。父亲在旁边眼睁睁看着,但是他没有发话,我作为小辈在大人没发话的情况下当然也不能贸然出头。可是这种情势时刻都有可能爆发一场争执。这时邻家老伯出现了。老伯大步走过去从儿子手中夺过扫帚,从中间劈开左右开弓朝两边各扫一帚,同时为了弥补儿子的不当行为,将扫帚稍稍搭向自己一方,算是对父亲的一点安慰。老伯的公允和大度消除了可能引起的不快,也杜绝了为类似小事在乡邻心中累加成积怨的诱因。这件看似很小的事情,映照出一位老人宽厚的内心世界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这种事情微不足道,很容易被人忘记,可是我不但没有忘记还时时翻出来掂量,我一直在探究这件事情折射出的人性方面更深层的东西,我想一个种族性格的形成,绝对不会是脱离规律链条的突发式的,绝对是有着百年千年的文化熏陶和基因遗传密码的。

一年春天,我到另一个县去住了几天。有天我在街上漫步,不觉走到一个去处,这里有一个公开的自行车销赃市场,很有些兴旺景象,着实让我大吃一惊。一种探究的动因使我走进市场。我发现来这里销赃的不但有男女而且有老少,他们显得很坦然、很自然,和做正常营生没有什么不同。我走近一位70多岁的老者,老者很慈祥、很和善,我要试一下自行车他就让我试了,并没有花言巧语急着给我推销的意思。旁边一个少年也在销赃,我走过去和他看似无意地闲聊。我说你也搞这个?少年毫无羞涩之意地说,星期天给家里帮帮忙。少年说话很轻松,就和说星期天帮父母锄地打草一样。我没有往深处探究,离开市场找个路边小店吃饭。正吃着,听见平静的店面突然吵闹起来,两个壮汉各提刀棒大打出手,三两下就闹到大街上,引得一大圈人看热闹。我看着惊心动魄,心想他们遇到多大的矛盾非要武力解决,听店里人说,原来就为一句闲话。住了几天,眼界大开,这个地域的人们几乎形成一种风气,只追求结果不论规矩和方式,只要能够养家糊口,一整村、一族群合伙出动,坑人骗财造假盗墓没有不可为之事。而流淌在民众血液中的倔强性格,决定了他们认准的事志在必得,于是有志之士敢作敢为,四海为家创办企业获得成功者比比皆是。后来到全国多地游历,见挂着“岐山臊子面”招牌的饭店我倍感亲切,进店享用家乡美餐时不免要打问一下老板的底细,这就让我非常刮目相看了!

走出了岐山,认识了岐山。我陷入痛苦的思索之中。

今年3月,陪客人游览周公庙,站在庄重的周公像前,身后就是乐楼,听讲解员讲述周公制礼作乐的历史,我的心灵一道强闪,忽然明白我是站在一个多么神圣的地方了。从小到现在,我不知多少次游历过周公庙,多少次抚摸过庙前的唐柏和庙里的汉槐,多少次跪伏在周公像前顶礼膜拜。可是,我熟视无睹,从没在意过什么,也没探究过什么。

我的家,就在岐山县凤鸣镇西北方向的凤凰山下,离周公庙只有几里之遥,放眼北望,便看见屹立在凤凰山巅金色的凤凰雕像,这时候,仿佛听见了三千年前那响彻天宇的一声凤鸣。凤凰山下古卷阿,周公曾在这里制礼作乐。由此向东北方向,当年古公亶父迁徙“至于岐下”的地方,周部族所建宗庙遗址尚在。附近还有一个村子,据说虞、芮两国国君为疆界之争找周文王讲理,走到这里见周人“耕者让畔,行者让路”,于是心生惭愧,息事罢讼,这村子就叫“礼村”了。岐山这块地方,积淀了太深厚的周文化的底蕴。近水楼台先得月。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方故土,生活在周公曾经制礼作乐的卷阿附近,被周礼熏陶着,被周乐感化着,原本是刻在甲骨或浇铸在青铜器上的一种规范和一种制度,可以想象开始教化尚未完全开化的生民,推行这种规范、制度时会遇到多少挫折?可是几千年下来,这种规范和制度最初的浩瀚文本虽然没了踪影,但其精髓早已融入百姓的血液,变成了人们的自觉和习惯,一种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的世代相传的民俗风尚,最后塑造了这方人民的性格,成为可以通过遗传再造岐人而禀性难移的基因。这种浓厚的民俗风尚甚至抵御了一次次人口大迁徙造成的冲击,每一拨新的拓荒者来到西岐,都会受到岐周礼仪文化的熏染而被同化,最终变成地地道道的岐山人。《岐山县志》载:“岐地是周礼之乡,人民淳朴、素雅、性温、好客,趋保守,惜进取,多业农商。自古婚嫁、丧葬、交往、服饰、习性等,均循周礼规范,几多习俗,沿袭至今……学生勤奋好学,商人注重信用,工匠长于改良,军人勇敢善战。好交朋结友,喜礼仪待人,风行夫和妇顺,崇尚子敬孙贤,乐于助人救济,习惯安分守法。”岐地婚姻自古遵循通媒、问名、送礼、合婚、开脸、嫁娶“六礼”规范,近当代虽有多方改变,然而周礼烙印仍颇见其深。岐地丧葬之俗颇为讲究,出讣闻、报丧、开吊、入殓、安葬、七期、周年,等等,其程式化规范仍源于周礼。操办家宴礼待宾客,在上主食前须先饮酒的风俗,便是周代“乡饮酒礼”的延续,体现了民间尊老敬贤的良好风气。而在宾客座次上,必须按照辈分和年龄差异分上席、下席依次就座,这就是周礼中的伦常之礼,体现了周公欲借这种礼仪建立有序安定的社会秩序的愿望。岐地人平日待客,哪怕是在困难时期,也必须做了臊子面用盘端给客人,以示对客人的敬重。各种宴宾盛事,用臊子面招待宾客至今仍是怎么也打不破的“民规”。而传说,吃臊子面不喝汤的习俗便来自周时的“馂馀之礼”,体现了教民追孝、教民敬长、教民和睦的治国理念。如果谁人不顾或者无意违反了这些规范而另行一套,一定会受到公众的议论甚至谴责,最后落个“无礼”“失礼”“没规矩”的骂名。

一种行为规范是代代模仿、依靠前辈的榜样力量传承下来的,而礼乐文化的神奇之处,在于其通过潜移默化改变了人们的习性。这就是岐山人不同于外县人,中华民族不同于西方民族的缘由。虽然,当年的礼乐制度早已汇入中华文明的洪流,但在岐地,却留下了周礼规范最原始的标本。这时我才最终解开初期的困惑,母亲的善良、老伯的风范和异域老人和少年的作为、壮汉的勇武,完全来自不同的文化熏陶。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都有精华、糟粕与积极、消极的成分掺杂其中,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有所改变。岐人有诸多优秀品质,但同时因拘泥于规矩而显得保守,因保守而缺乏进取精神,因不思进取便心安理得地厮守家门;岐人建造的农舍比周围县区的农舍都精致且环境整洁,可见岐人把“家”看得何等重要,自古就有“老婆娃娃热炕头”的生活理念;厮守在家和容易满足极易产生夜郎自大、盲目乐观情绪,最终造成狭隘、近视、嫉妒等性格弱点,这便养成岐人好内耗这一致命的性格缺陷。岐人特爱面子,因此会失去创造财富最佳效益的机会和伎俩;岐人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影响颇深,所以岐地成为盛产文人的温床,却不是缔造实业家的沃土……从这一点讲,秦文化的尚武精神和进取精神,绝少条条框框,更注重实际的现实主义品质,绝对有许多可以汲取之处。尽管如此,对于岐山,虽然淘不尽恨铁不成钢的遗憾,我还是深爱岐山。随着狂飙突进式的改革开放,中国人在变,岐山人更在变。岐山青年人的观念已展现出崭新的风貌,他们读书、工作只求到更遥远的大城市去,如果有可能也不惧远渡重洋飞到地球另一边去拼搏一回。但是岐山人无论走到哪里,肯定都不会忘记曾经辉煌的历史,扯不断扎在这块土地深层的根。岐山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没有周文化,就没有后来儒家的理论体系,就没有今天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的文明就可能会变成别一番模样。

岐山,我的岐山!

(2014年8月30日初稿

2014年9月13日定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