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人为善,道德生成

与人为善,道德生成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通过人性本善,形成道德。人成为人,有善的特点,人性本善,关系交往趋向善性,以柔顺为本质,君子以善为本性,行为充满善意,孟子的德性论是善德论。本原“善”则是“道”,行为“善”则是对“道”的执行,执行始终如一和一以贯之,则是道德的演化生成。由此看来,孟子的与人为善是一种公共价值的导向,是具有普世性的道德行为。与人为善是一种“道”的内化,形成了“德”。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通过人性本善,形成道德。何为道德?许慎在《说文解字》解“德”字说: “德,升也。”[3]段玉裁注释说:“升当作登。”“登读言得,得来,得来作登来。”“得即德也。”[4]《礼记》说: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5]人有礼乐称谓有德。《管子》书中说: “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6]“道”体现出来就是“德”。张载说: “至当之谓德”,又说“德者得也,凡有性质而可有者也”[7]。德性即是天道本性演化为人本身应该具有的善良本性,中国古代哲学中将德性定义为“应当”或者“应该”的性质,因为人性是“善”,德性应当是善德。德性源于“道”,是对“道”的实践。儒家之“道”体现为“善”,对“善”的践行而具有善的性质则称为善德。孟子强调德性的重要性,人行为处事、国家政治治理都要以德服人,人以仁义礼智的本性进行社会践行,则是说此人具有一种善德。“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8]德性即是对仁义的极力实行,德即是仁德,而武力征服显然不是对仁义的践行,不具有德性的品质,因此不能使人心服口服。“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9]仁义是一种荣耀,反之是一种耻辱,“德”与“仁”内涵一致。

孟子“德”的形成根源在于人性本善,人性本善必然产生“仁”,对“仁”的实践产生“德”,因此“德”就是“善”。孟子公共价值的仁义和善必须向道德演化,演化而生成道德,即是善德。孟子说: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10]根据人性本善论,孟子主张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要实现和美,不要发生冲突矛盾。“善”是一种美的状态。《说文解字》说: “善,吉也。从言从羊,此与义、美同意。”[11]羊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其特点是柔顺与软弱,因此“善”的意思是吉祥和柔顺,不与其他对象发生冲突,“善”表达了“好”“顺”“美”的意思,表示顺应了事物当然之理,这与天道诚善的理论相一致。孟子的人性本善论说明公共关系的处理需要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善”的关系,心与心的理解是彼此接纳对方、照顾对方、理解对方和宽恕对方,和解对方而不是限制对方和压制对方,不以矛盾和冲突作为处理相互关系的方式,这就是与人为善。孔子说: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12]成人之美是“吉”和“顺”,成人之恶则是不顺和“凶”。《论语》说: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13]说的就是“善”以柔顺为本质。人成为人,有善的特点,人性本善,关系交往趋向善性,以柔顺为本质,君子以善为本性,行为充满善意,孟子的德性论是善德论。

孟子的善德论强调与人为善,使“善”演化为一种德,“善”成为一种行为上的“善”,这种“善”是对本原“善”也就是形而上学的“善”在现实中的推演。《周易》说: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14]见善则迁的“善”是行为“善”。孟子说: “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 强为善而已矣。”[15]孟子这里的“善”是一种行为“善”,希望以善的行为达到本原的“善”,本原“善”是天道的“诚”和“善”。孔子说: “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朱熹注释说: “然于其言之未善者则隐而不宣,其善者则播而不匿,其广大光明又如此,则人孰不乐告以善哉?”[16]圣人一心向善,发扬善而不做不善的事,这是行为“善”,众人将“善”行为进行传播,达到一种好的社会效应,本原“善”逐渐演化为社会行为“善”,道德生成是通过公共价值的形而上学理论演化而成的。

孟子的公共价值观念通过道德形而上学论人性本善和天道诚善演化为与人为善,由本原“善”演化为行为“善”,实际上是从元伦理演化为规范伦理,虽然在这里规范伦理还没有生成,但其逻辑路径则是从元伦理走向规范伦理,也就是从世界本来的“善”走向人行为应该的“善”。本原“善”则是“道”,行为“善”则是对“道”的执行,执行始终如一和一以贯之,则是道德的演化生成。正如《中庸》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7]“道”源于天命,是本原“善”,守道不离,一以贯之,则是将“道”转化为自身的德性,“道”内化为“德”,道德生成。

与人为善是公共价值在现实社会的演化,这种演化之所以是公共的趋向是因为: 第一,与人为善的对象是全体社会群体,与人为善不是针对特定的对象,而是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达到在行为的“善”,并且善始善终。孟子说: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18]意思是对陌生的路人也要与人为善,不管是男女老少、认识不认识都会投入善的行为。第二,行为“善”本身非常纯粹,没有丝毫的利害考量,见到他人处于凶险的处境,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并且全力以赴。由此看来,孟子的与人为善是一种公共价值的导向,是具有普世性的道德行为。这种善的行为之所以具有普世性还是因为人人都想得到善的回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正如孟子所说的“心所同然”的道理。与人为善是一种“道”的内化,形成了“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