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放下成见,放空欲望

放下成见,放空欲望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用则不虚,不虚则仵于物矣。故物至则应,过则舍矣。既不因为讨厌一件事物而失去自己的理则,也不让自己的欲望超过合情合理的范围。对于凡人来说,有欲望是正常的。想赚钱,这是凡人正常的欲,但不要过其情,超过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根据需要应对的事情本身的理则,时空条件的变化,来采取应对措施和行动。对于一个人来说,不要不懂装懂,不要见风使舵,不要丧失自我。

【解六:第776页】人迫于恶,则失其所好;怵于好,则忘其所恶,非道也。故曰:不怵乎好,不迫乎恶。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故曰:君子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言虚素也。其应非所设也,其动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感而后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自用则不虚,不虚则仵于物矣。变化则为(伪,诈伪)生,为生则乱矣。故道贵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君子之处也若无知,言至虚也。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若影之象形,响之应声也。故物至则应,过则舍矣。舍矣者,言复所于虚也。

这里开始讲人被自己所厌恶的东西所迫,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追求的东西。比如,有人为穷困所迫不得不放弃读书;有人为死亡所迫不得不背弃真理。知识或真理是他们年轻时追求的理想。反过来说,人被喜欢的东西诱惑,会忘记令他害怕恐惧的东西。比如罚款、坐牢、死刑都是人之所恶,但有人被金钱所引诱去做犯法的事,结果就有可能被罚款、坐牢,甚至处死。这样做都不对,做人就应该“不怵乎好,不迫乎恶。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既不被所喜欢的东西所诱惑,又不被自己所厌恶的东西所胁迫。既不因为讨厌一件事物而失去自己的理则,也不让自己的欲望超过合情合理的范围。对于凡人来说,有欲望是正常的。想赚钱,这是凡人正常的欲,但不要过其情,超过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否则,所恶的事情可能就要来了。“君子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言虚素也。”“虚素”是“空”、“没有”的意思。君子淡泊无为,丢掉虚情假意、老谋深算那一套,讲的就是要放 空。

“其应非所设也,其动非所取也”,这就是“静因之道”的“因”。这个“因”就是平时讲的因循的因。“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句话非常重要,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因”。那什么叫“因”?就是舍己,把自己主观的、自以为是的那一套观念、脑子里的各种概念、过去的经验全部放下,以所面对的这一事物本身作为应付处理的法则。人很难舍己,往往用惯性思维,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处理事情,而不是从要应付的那件事情本身出发来想办法。在佛家,“所知障”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小心就回到原来的经验、概念上,回到原来所接受的一套知识系统和思维方法上。修炼就是要修炼到能够“舍己而以物为法者 也”。

“感而后应,非所设也。”事情发生了,要先去了解它,然后再去应对它,而不是根据自己所预设的那一套来应对。这跟我们所接受的西方管理学完全不一样。西方管理学要求我们做事必须先有个目标,做一套计划,然后根据计划一步步去实施。实际上,做生意成功的人有多少是读了西方的MBA才去拓展事业的?所以我们不要把西方的这一套理论当成圣经宝典。“缘理而动,非所取也。”根据需要应对的事情本身的理则,时空条件的变化,来采取应对措施和行动。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要求去做。成语“师心自用”讲的也是这个道 理。

刚愎自用的人一定认为自己很有一套,很有经验,这就违背了前面所讲的“虚素”原则。“不虚则仵于物矣。”“仵”是抵触,冲突的意思。“不虚”就一定会与遇到的新事物有矛盾,相抵触,也就是主客观发生了冲突。这时候,你又不肯放弃自己的主观成见,麻烦就来了,最后是失败。“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立场摇摆,变化无端就会出现虚假,假的东西一出来就乱了。对于一个人来说,不要不懂装懂,不要见风使舵,不要丧失自我。如果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又怎么可能知道该如何为人处 世?

管子重视“因”,认为“无为之道,因也。”“因”是无为之道的核心,所以“道贵因”。在处世的方法里,最重要的就是“因循”客观事物本身的法则规律了。“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因”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一件事情来了,根据我们自己的条件,能做到什么程度,再去说用什么方法来做,而不是不顾客观可能性,夸夸其谈该怎么做。“条条大路通罗马”,“用”的层面是五花八门的。管理学是一种“用”的学问。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不一样。不可能用一套固定的预先设定的方法去应付不同的人。能管好中国人的,不一定能管好日本人;能管好日本人的,不一定能管好美国人。以前日本企业收购了很多美国公司,用日本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去管理美国人,几乎全军覆没。中国企业走出去,收购欧美企业,不了解别国的文化,一定要用中国的方式管理也不行。外国企业进入中国也是这样,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外资企业刚进入中国时严重水土不服。一切按照外国方式办事,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几乎寸步难行,后来慢慢了解中国文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所以才叫“因其能者,言所用 也”。

“君子之处也若无知”,讲的就是老子的“致虚极”,也就是要把心里的东西放空,虚到极点。虚心不仅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心理状态:真能把自己内心的成见放空。如同杯子一样,装满水的杯子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必须先把水倒掉一点。“若无知”,处理每件事情之前要当做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一样,这样才是虚心了。“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应对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契合它的时机。同样一件事,发生在不同时间可能就大不一样。同样的生意,今年好做,明年可能就不好做了,三年以后可能要亏本了。所以应物很重要的一点是“若偶之”,要尽量契合事物变化的时机。契合到什么程度呢?“若影之象形,响之应声也。”像影子跟形体,声音跟回声的关系一样。事情发生了,是形,是声;如何应对,则像影子和回响一样。这样一来就契合了。西方也有类似理论,挑战与应战模式。有挑战,才有应战,一件事情发生了,是一个挑战,我们如何处理,是应战。人类科技进步也如此。走路走累了,是一个挑战,才会有人想办法去发明自行车和汽车。如果走路很开心,很轻松,一点不累,恐怕不会有这些发明。我们小到处理日常事务,大到管理国家,也应该是这样。金融风暴发生了,就需要进行金融整治;经济危机来了,就要相应地制定刺激经济发展的计划;自然环境恶化了,能源危机了,就要宣传环保,进行节能减排。“故物至则应,过则舍矣。舍矣者,言复所于虚也。”事情来了,就去回应它、应对它;问题解决了,就放弃它,不必再念念不忘。什么是“舍”?就是回到“虚”的状态。用在生活中就是事情解决了,准备的几套解决方案都可以扔掉了,不要让它继续留在心里,回到“若无知”的状态。用禅宗的话:“即此用,离此用”,其实这些是一样的道理。我一直强调要把智慧和知识、学问、经验区分开来。智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看成是一种能量,随着经验积累不断增加的能量。碰到问题了就用智慧,这时智慧得到了发挥,就是“即此用”。问题解决了,那就要“离此用”,不要一直停留在用的层面上。我们平时要做的是怎么增加智慧能量。智慧多了,事情来了自然知道如何用最佳的方法去应对,而不仅仅是积累解决方 案。

《管子》思想是非常灵活的,“静因之道”是一个原则,这个原则不是一个死的东西。原则是不变的,但是用的时候就是千变万化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静因之道”就是让自己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抛开个人主观的意志、欲望、情感、偏见、成见、经验。我并不是完全否认经验,经验能够使智慧增长,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而不是用来照搬到下次碰到的事情上。一个人不经过磨炼不会增长智慧,增长智慧就是要靠这些成功的、失败的经验来磨炼,进而提升。经验的作用并不如电脑一般,储存很多案例供日后之需,以后碰到一件事情,跟以前的某件事情表面有点像,就机械地用以前的方法来应对这件事,这是不对的。处理事情的时候要遵循事物本来的情况和客观的发展轨迹,事情本来是怎样,就怎样处理,抛开自己的主观成见,不加一分,也不减一分。《心术上》还提到过“因也者,无益无损也”。这就是“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