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辛词的艺术成就

辛词的艺术成就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是行伍出身的辛弃疾,有着在战场上横戈杀敌的战斗体验。辛弃疾以其特有的眼光观物,任何普通的景物都能幻化、创造成军事意象。抒情意象的军事化,是稼轩词所独具的艺术特色。稼轩词不仅转换了意象群,而且更新了表现手法,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在两宋词史上,辛弃疾的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地位也最高。

学习目标

关键词:意象的转换 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 多样的风格——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

内容要求:辛词的艺术成就(重点)

知识串讲

一、意象的转换

鲜明独特的意象往往体现出诗人的个性风格,而意象群的流变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诗歌史的变迁。相对而言,唐五代词的意象主要来源于闺房绣户和青楼酒馆,至柳永、张先王安石、苏轼而一变,他们开始创造出与文士日常生活、官场生活相关的意象和自然山水意象。至南渡词又一变,此时词中开始出现与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意象。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

本是行伍出身的辛弃疾,有着在战场上横戈杀敌的战斗体验。他既熟悉军事生活,又时刻期待着重上沙场,再建武功。因此,当他“笔作剑锋长”时,刀、枪、剑、戟、弓、箭、戈、甲、铁马、旌旗、将军、奇兵等军事意象就自然而然呈现于笔端,这些军事意象频繁出现,构成了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景观。

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词话》)辛弃疾以其特有的眼光观物,任何普通的景物都能幻化、创造成军事意象。抒情意象的军事化,是稼轩词所独具的艺术特色。

二、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

稼轩词不仅转换了意象群,而且更新了表现手法,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即采用辞赋的结构方式,章法独特绝妙。《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模仿汉赋中《解嘲》《答客难》之宾主问答体,词中的议论,纵横奔放,又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幽默感,余味无穷。用《天问》体写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连用七个问句以探询月中奥秘,奇特浪漫,理趣盎然。表现方法的革新,带来了词境的新变。

以文为词,既是方法的革新,也是语言的变革。前人作词,除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语言外,主要从前代诗赋中吸取语汇,而稼轩则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不仅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活力,而且空前地扩大和丰富了词的语汇。

三、多样的风格——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

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方式的千变万化,语言的不主故常,构成了稼轩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雄深雅健,悲壮沉郁,俊爽流利,飘逸闲适,秾纤婉丽,都兼收并蓄,其中最能体现他个性风格的则是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两种词风。写豪气,而以深婉之笔出之;抒柔情,而渗透着英雄的豪气。悲壮中有婉转,豪气中有缠绵,柔情中有刚劲,是稼轩词风的独特之处,也是辛派后劲不可企及之处。

辛词风格的多样化,还表现在嬉笑怒骂,皆成佳篇;亦庄亦谐,俱臻妙境。他利用一度流行的谐谑词并加以改造,来宣泄人生的苦闷和对社会种种丑行的不满,从此谐谑词具有了严肃的主题和深刻的思想内蕴。冷嘲热讽,痛快淋漓,诙谐而不失庄重,严峻而不乏幽默,是辛词的又一风格特色。

在两宋词史上,辛弃疾的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地位也最高。就内容境界、表现方法和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开拓性而言,辛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他独创出“稼轩体”,确立了豪放一派,影响十分深远。与他大致同时的陆游、张孝祥、陈亮、刘过和韩元吉、袁去华、刘仙伦、戴复古等词人,或传其衣钵,或与其词风相近,都属同一词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