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题子瞻画竹石

题子瞻画竹石

时间:2023-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诗当作于建中靖国元年到崇宁元年之间。按《山谷集注》:“旧题云:题全天粹所收云云,全壁字天粹,山谷在荆州时,有《与天粹帖》,又有《字说》云:全壁,长林人,长林属荆门军,此诗当附于荆州诗中。”此诗前两句点出苏轼所画竹石的具体形态,具有一种脱俗超群的意味。后两句则写苏轼之画的具体论调,“吐出胸中墨”。这与文与可画竹时“成竹在胸”是一样的,故而苏轼曾言:“虽文与可自谓吾墨竹一派。”

【解题】

此诗当作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到崇宁元年(1102年)之间。按《山谷集注》:“旧题云:题全天粹所收云云,全壁字天粹,山谷在荆州时,有《与天粹帖》,又有《字说》云:全壁,长林人,长林属荆门军,此诗当附于荆州诗中。”又《山谷年谱》:“建中靖国元年辛巳,是岁正月,解舟江安;三月至峡州,改知舒州,四月至荆南,泊家沙市,又招以为吏部员外郎,时病疾初愈,辞免恩命,乞知太平周州,留荆南待命,遂逾冬焉。崇宁元年壬午,是岁春初,在荆南,既而经岳鄂路,归洪州分宁。”

风枝雨叶瘠土竹,龙蹲虎踞苍藓石[1]

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2]

【注释】

[1]龙蹲虎踞:犹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2]胸中墨:华丽的文辞,退之《代张籍书》曰:“一吐胸中之奇。”

【辑评】

此诗前两句点出苏轼所画竹石的具体形态,具有一种脱俗超群的意味。后两句则写苏轼之画的具体论调,“吐出胸中墨”。这与文与可画竹时“成竹在胸”是一样的,故而苏轼曾言:“虽文与可自谓吾墨竹一派。”

宋邓椿《画继》:“苏轼,字子瞻,眉山人。高名大节,照映今古,据德依仁之余,游心兹艺,所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倪,石皴亦奇怪,如其胸中蟠郁也。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或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耶?’虽文与可自谓吾墨竹一派。在徐州,而先生亦自谓:‘吾为墨竹,尽得与可之法。’然先生运思清拔,其英风劲,气来逼人,使人应接不暇,恐非与可所能拘制也。”

宋吴子良《荆溪竹下偶谈•饮墨》:“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墨,盖亦有据。《通典》载:‘北齐策秀才,书有滥劣者饮墨水一升。’东坡《监试呈诸试官》云:‘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饮。’山谷《次韵杨明叔》云:‘睥睨纨袴儿,可饮三斗墨。’又题《子瞻画竹石》云:‘东坡老人翰林翁,醉时吐出胸中墨。’唐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汁数升,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改一字,人谓勃为‘腹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