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批斯大林“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批斯大林“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月10日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关于个人崇拜问题,毛泽东讲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他说:1956年,斯大林受批判,我们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结果各种矛盾大量暴露出来,毛泽东由于对敌情估计得过于严重,造成反右严重扩大化的错误。自此以后,毛泽东的思想急剧向“左”倾斜。但是,毛泽东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坦率地谈了自己的矛盾心情。他说:“1956年斯大林受批判,我们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958年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成都召开,史称“成都会议”。3月10日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讲话中着重谈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学习苏联犯有教条主义倾向,还特别谈到反对个人崇拜问题。

关于个人崇拜问题,毛泽东讲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他说:1956年,斯大林受批判,我们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揭掉盖子,破除迷信,去掉压力,解放思想,完全必要。但一棍子打死,我们不赞成。他们不挂像,我们挂像。(李锐:《大跃进亲历记》,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1956年,苏共二十大系统地揭露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和斯大林的严重错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此十分关注,并力图从中吸取教训,另辟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1957年,我党准备通过整风来提高人们的思想,统一全党的认识,改进我们的工作,并号召党外人士提建议帮助党整风。结果各种矛盾大量暴露出来,毛泽东由于对敌情估计得过于严重,造成反右严重扩大化的错误。自此以后,毛泽东的思想急剧向“左”倾斜。一方面,提出要继续进行政治思想战线上的革命;另一方面,又决心否定苏联模式,通过土法上马和大搞群众运动来发动“大跃进”。

1958年3月10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各方面都受到来自苏联的广泛影响。经济领域的计划工作、重工业建设、银行工作和统计工作,照搬苏联经验,尤为突出。其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我们不懂,完全没有经验,横竖自己不晓得,只好搬。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迷信洋人。毛泽东经常讲要破除迷信,振作精神,开动脑筋,提倡要有独创精神,对于完全照搬苏联经验提出了批评。

毛泽东认为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是一个重要转折,“精神上没有压力了,因为破除了迷信。菩萨比人大好几倍,是为了吓人,戏台上的英雄豪杰出来,与众不同,斯大林就是那样的人。中国人当奴隶当惯了,似乎还要继续当下去。中国艺术家画我和斯大林的像,总比斯大林矮一些,盲目屈服于那时苏联的精神压力。”

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后,使那些迷信的人清醒了一些。毛泽东反复强调,要使我们的干部认识到,老祖宗也有缺点,要加以分析,对于经典著作要尊重,但不要迷信,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创造出来的。对苏联的经验,一切好的应接受,不好的应拒绝。现在我们已学会了一些本领,对苏联有了些了解,对自己也了解了。

但是,毛泽东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坦率地谈了自己的矛盾心情。他说:“1956年斯大林受批判,我们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毛泽东征引这句孔子话语,来说明他一直比较矛盾的心情。

过去由于长期受苏联教条主义的束缚,不敢想问题,在对斯大林的错误开展批判后,破除了迷信,可以自由独立地思考了。为我们发展马列主义揭掉盖子,去掉压力,解放思想,这是完全必要的,是一件喜事。

但同时也让毛泽东忧虑的是,像赫鲁晓夫那样的阴谋家、野心家将来可能在我们党内出现,重演“一棍子打死斯大林”的闹剧。

很显然,毛泽东对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的这种分析,是贯彻了一分为二辩证法的,使中国党在巨大历史转变中,相对地保持了清醒头脑:一则以喜,趁机解放思想,摆脱困扰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斯大林教条主义;一则以惧,不因为批判斯大林而放弃列宁、斯大林这“两把刀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