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

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说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个道理,毛泽东建议“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毛泽东在这篇论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哲学论文中,号召我们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不仅为了学习孔子的这种谦逊谨慎的品德,更主要是提出正确的思想路线,论述调查研究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作用。

毛泽东提倡“每事问”。他在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引用了孔子的这句名言。

他把“每事问”当作一种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与精神,以此来说明解决问题必须重视调查研究。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说:

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这是懦夫讲的话。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10页)

《反对本本主义》原题为“调查工作”,写于1930年5月。这篇文章是毛泽东为了反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当时还没有“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本本主义”。1964年,毛泽东将文章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并公开发表。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共产党内盛行起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党内有些人熟读马克思主义的本本,认为这是千古不变的教条,却对中国的实际国情知之甚少。这种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使党在实际工作中有过许多失误,吃了不少亏。在赣南闽西根据地,红四军党内和军内同样存在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对革命工作和军事斗争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为了批判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路线,1930年5月,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在文章中毛泽东精辟地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说出的名言。他针对当时党内许多领导干部不调查、不研究,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指手画脚、瞎说一顿的倾向,尖锐地指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毛泽东一生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认为只有经常地深入群众中去,经常地正确地开展调查研究,才能不断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制定出正确可行的方针政策。

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他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历史和它的现状吗!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都产生于调查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调查好比‘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像‘一朝分娩’。”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他把调查研究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地相结合,指出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并列举了调查研究的方法。

为了说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个道理,毛泽东建议“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毛泽东说: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对于调查研究的方法,他又说:也不一定要出门去调查,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毛泽东认为,开调查会是了解情况的可靠方法,解剖麻雀是调查研究的基本功,用间接调查法往往容易了解真实情况,最后要用综合分析法把握事物的本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才能用以指导工作。

毛泽东在这篇论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哲学论文中,号召我们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不仅为了学习孔子的这种谦逊谨慎的品德,更主要是提出正确的思想路线,论述调查研究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作用。从而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这是毛泽东多年从事实际调查工作的深切体会的理论概括,也是对那些不做调查研究,致使中国革命遭受挫折的严重教训的经验总结。

在孔夫子那里,“每事问”是丰富周礼知识的学习方法。

在毛泽东那里,“每事问”是解决革命和工作疑难问题的调查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