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慈子孝是孔夫子的辩证法

父慈子孝是孔夫子的辩证法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提倡孝慈,即子女对父母孝敬,父母对子女慈爱。经儒家的长期提倡,父慈子孝遂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毛泽东对孔子“孝慈”伦理思想,是予以肯定和大力提倡的。这是孔夫子的辩证法。今年庆祝三八妇女节,提出建立模范家庭,这是共产党的一大进步。早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最重孝悌,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

孔夫子是鲁国人,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鲁国都城曲阜。鲁国的执政官员常向孔子请教各种问题。《论语·为政篇》第二十章记载: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姓季孙,名肥,鲁哀公时正卿。“康”:是谥号。劝:勉励。此处是指自勉之意。孝慈:一说当政者自身应孝慈;一说当政者应引导百姓孝慈。对老曰孝,对幼曰慈。善:指德。能:指才。

鲁国宰相季孙肥问孔子:“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和互相勉励,该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说:“你对百姓庄重,他们就会敬重你。你让他们都能孝顺老人,慈爱幼小,他们就会忠诚于你。你举用有德之人,教育才智弱的人,他们自然会互相劝勉了。”

本章孔子论政,在于论述德治亦即礼治的一些具体内容和方法。孔子提倡孝慈,即子女对父母孝敬,父母对子女慈爱。它是孔子伦理思想范畴之一。孔子认为只有对父母孝顺,对子女慈爱,才会受到他人竭诚相待。孟子也把“敬老慈幼”作为人应有的一种重要品德加以提倡(《孟子·告子下》)。经儒家的长期提倡,父慈子孝遂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

在孔子那里,父子的关系中,作为子要孝,作为父要慈,“孝慈则忠”。毛泽东对孔子“孝慈”伦理思想,是予以肯定和大力提倡的。

据萧三回忆,在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时,他与毛泽东常在一起交流各自的读书心得。毛泽东还同萧三谈起他的父亲,说:

他很严厉。可是我也找到了对付他的办法。我用孔夫子说的“父慈子孝”来抵制他。(萧三:《毛泽东》,原载萧三的《不可征服的中国》,1940年苏联国立军事出版社俄文版。转引自《党的文献》1993年第3期)

共产党人反对“父为子纲”,反对家长制,但不否认家庭中“父慈子孝”的父子关系,1944年3月2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召开的宣传工作会议上说:

我们还要提倡父慈子孝。过去为了这件事,我还和我的父亲吵了一架,他说我不孝,我说他不慈,我说应该父慈第一,子孝第二,这是双方面的。如果父亲把儿子打得一塌糊涂,儿子怎么样能够孝呢?这是孔夫子的辩证法。今年庆祝三八妇女节,提出建立模范家庭,这是共产党的一大进步。我们主张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双方互相靠拢,和和气气过光景。(《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116页)

孝这一观念的产生,当始自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社会。但用文字形式表述孝内容的却在西周时代,“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

早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最重孝悌,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曾对“孝”作了新的解释。孝,首先是赡养父母,即“能养”。但孔子认为,仅仅能养还不够。《论语》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篇》)在孔子看来,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敬养”“善养”,要尊敬老人。孔子提出:“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篇》),要经常关心、问候父母,要知道父母的年纪,和颜悦色地善待老人,使老人精神愉快。在孔子看来,尊敬老人仅有好吃好喝是不够的,这同养犬马没有区别,这不能算孝。

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篇》),即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篇》),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孔子有关“孝”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孟子讲得更清楚:“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所以儒家的孝,最基本的精神是尊亲。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认为慈和孝是父子间各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早在70年前,毛泽东就提出建立模范家庭是共产党的一大进步。具体项目包括“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双方互相靠拢,和和气气过光景”。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要大力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美德,特别要提倡子女要赡养、孝敬父母。这是对孔子父慈子孝等辩证思想精华的肯定与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