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义理以《论语》为主干

义理以《论语》为主干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5年,毛泽东22岁。曰义理,何一二书为主,何若干书辅之。毛泽东在致萧子升的信中明确指出:“谓《论语》《近思录》。”《论语》在经部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而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儒学的基本思想都在《论语》中,所以《论语》也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所以,在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看来,国学当以“义理之学”为根本,“义理之学”当以《论语》《近思录》为主干。

品读史之三)

1915年,毛泽东22岁。那时一批大文化人正忙于倡导国学,学生毛泽东为思想潮流所裹挟,也参与其议论之列,并在构建国学系统的范畴内重新定位论语》的学术史地位。

国学,即中国学术,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的中国特有之学术系统的简称。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此时毛泽东年方14岁,还未走出韶山冲。刘师培、章太炎、邓实等创办了《国粹学报》。在其二十七期,邓实发表了《国学精论》一文。1910年,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刊印以后,风行海内外,成为莘莘学子的必读之书。所以,国学又被称为国故 、国粹 、国故学,西方学者则称之为汉学。

关于国学的分类,早在“学在官府”的殷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了明确的学术分工与学科分类。《诗》《书》《礼》《乐》《易》《春秋》,既是当时流行的六种重要典籍,又是官府职掌的六种专门知识门类。在春秋时期,还出现了为后世儒家所称道的“孔门四科”。 即孔门弟子根据其学业特长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

至清时,有人按清朝的四库全书,把国学分为四部,即 经、史、子、集。

清朝的学者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则认为可以分三门:曰义理,曰辞章,曰考据。晚清大儒曾国藩,在此三门的基础上,把“经济”从“义理”中独立出来,与义理、考据、辞章并列,从而形成“儒学四门”的说法。他说:“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42页)

曾国藩提出了“儒学四门”的观点,并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义理者,在孔门为德行之科,今世目为宋学者也;考据者,在孔门为文学之科,今世目为汉学者也;辞章者,在孔门为言语之科,从古艺文及今世制艺师赋皆是也;经济者,在孔门为政事之科,前代典礼、政书及当世掌故皆是也。”(曾国藩:《劝学篇示直隶士子》《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42页)

到了清代道光、咸丰之际,曾国藩已经将“经济之学”视为中国重要的学术门类了。并明确将“孔门四科”与“儒学四门”联系起来。在曾氏看来,孔门德行之科,即为后来的义理之学,宋儒周、程、张、朱之学,即为义理之学;孔门言语之科,即为后来词章之学,唐宋时代的韩、柳、欧、曾、李、杜、苏所谓八大家者,属于词章之学;孔门文学之科,即后来的考据之学,汉代以后的许、郑、杜、马、顾、秦、姚、王等大家,属于考据之学。这样,“孔门四科”发展到清代,已经形成“儒学四门”,并且得到了晚清学人的普遍认同。

在“孔学四门”中,曾国藩始终把“义理”放在首位,其地位高于其他三科,强调在治学之前,首先要学习程朱理学。所谓“义理”,是指经籍包含的意义和道理。《礼记·礼器》曰:“义理,理之文也。”而在其他三科中,曾国藩强调的是“经济”,称之为“政事之科”,一切考求各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学问都包括在内,与“义理之学”互为表里。

曾国藩的以上言论不仅把“经济”独立出来,予以突出的地位,将“孔学三门”发展为“孔学四门”,增强了儒学的实用性、应变性,而且又阐明了“孔学四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地把“义理之学”视为根本,而其他三科则为“义理”的辅助,以“义理之学”纲领其他三科,坚持了儒学正统。

曾国藩的新四分法,备受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推崇。1915年9月6日,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说:

顾吾人所最急者,国学常识也。昔人有言,欲通一经,早通群经。今欲通国学,亦早通其常识耳。首贵择书,其书必能孕群籍而抱万有。干振则枝披,将麾则卒舞。……仆观曾文正为学,四者为之科。曰义理,何一二书为主(谓《论语》《近思录》),何若干书辅之。曰考据亦然;曰词章曰经济亦然。”(《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5页)

曾文正,即曾国藩,晚清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

这里,毛泽东显然是肯定了曾国藩的“孔学四门”分类法,并赞同其“义理之学”为根本的观点。那么,在“义理之学”中,又以何书为主干呢?毛泽东在致萧子升的信中明确指出:“谓《论语》《近思录》。”

为了说明问题,需要对《论语》《近思录》这两本书及其历史地位、思想价值等作一下扼要的了解:

《论语》是一本语录体的书,记录了孔子一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编撰而成。是孔子的思想录。为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自公元前140年(汉建元元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论语》在经部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而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儒学的基本思想都在《论语》中,所以《论语》也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

《近思录》,取《论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之义,即近思者,切问而近思之意也,谓之与人伦日用密切相关。共14卷。成书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南宋朱熹、吕祖谦合编之理学入门书。依次辑录北宋新儒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君子”的言论,计622条。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 按照宋明理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程序为标准,分为十四门,对研究北宋理学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代表着宋代理学主体的《近思录》,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发展成熟的理论形态,代表着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水平。堪称后世性理诸书之祖。

所以,在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看来,国学当以“义理之学”为根本,“义理之学”当以《论语》《近思录》为主干。因为《论语》“孕群籍而抱万有”,上承商周以来易变礼制仁义忠恕文化根脉,下绍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实学文化传统,举凡史学、哲学、人学、美学、诗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源头——这大概是毛泽东对《论语》的最初评论,也是较高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