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赋辨体》

《古赋辨体》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赋辨体》在辞赋学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对古赋的本体有了自己独特的定义,而且十分明朗地阐述了本体的特点,对每一体均评述渊源、流别及基本评价,比较中肯。明吴讷的《文章辨体序说》关于古赋的论述几乎全抄祝氏之说,徐师曾《文体明辨说》亦多师其意。《古赋辨体》的版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元刻本系统,一是明刻本系统。

元代祝尧撰,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辞赋总集。祝尧,字君泽,号佐溪子,元代信州路上饶县(今江西上饶)人,元延祐五年(1318年)进士,所著有《大易演义》、《四书明辫》、《策学提纲》、《古赋辨体》等,今仅存《古赋辨体》。本集共10卷,是一部以辨析赋体为手段,以指导古赋创作为宗旨的赋选,同时是一部杰出的赋学理论著作,在赋学思想史上堪与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篇》、清刘熙载《艺概·赋概》比肩。

全书正编8卷,把赋体文学按其历史发展和体制特点进行划分,收录《楚辞》以迄宋代赋86篇,其中楚辞体、两汉体、三国六朝体各两卷,唐体、宋体各1卷;外录2卷,收录“历代祖述楚语者”的拟骚作品,以及“旁及他有赋之义者”的辞、文、操、歌琴操歌等作品,共48篇,属赋的支流。全书收先秦至宋61家辞赋及相关文体作品共130余篇。作者以“正录”与“外录”相配合的方法选录赋作,这样既明确了赋文学本身的体制及范围,又兼顾了其他近似赋体的文学作品的选录和研究。

本书的体例是按时代把赋分为五体,每体之前先总叙,介绍体制源流,评论得失;然后为作家小传、作品和作品评价;各家之前叙该作者身世背景,各篇之前标该篇赋比兴之义。

《古赋辨体》在辞赋学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对古赋的本体有了自己独特的定义,而且十分明朗地阐述了本体的特点,对每一体均评述渊源、流别及基本评价,比较中肯。《四库总目》称:“于正变源流,亦言之最确。”其次,祝氏受刘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思想的影响,将楚辞至宋赋当作一个整体,全面分析它的流变过程,还讨论了古赋和后骚、辞、文、操、歌文体的关系。最后,还对古赋的艺术进行了论述,对入选作品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他重视作品的“古意”,即作品是否运用了古诗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和能否“发乎情”;他注意吸收了前人的看法,创造性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的赋论,既对古赋的创作有较大影响,同时对明清两代的辞赋研究影响很大。明吴讷的《文章辨体序说》关于古赋的论述几乎全抄祝氏之说,徐师曾《文体明辨说》亦多师其意。清代各家赋话,于辞赋源流,亦多取照于此,《四库全书总目》也受其影响很大。

《古赋辨体》的版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元刻本系统,一是明刻本系统。现存6种版本:明成化二年刻本;明嘉靖间3种刻本(熊子修刻本、康河刻本、苏祐印本);清乾隆间《四库全书》本(文渊阁本、文津阁本),皆属明刻本系统。其中,成化本乃是现存各版本之祖本,价值最高,前面有钱溥作的序。对前代律赋、文赋弊端进行了批判,对赋体自身发展作了一个理论性总结。不仅对于前代赋体的正变源流多有真知灼见,而且开启了元、明、清赋学研究中一次规模宏大、纵贯三代的以复古为主流的尊体、辨体思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