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夜上受降闻城笛前两句描写了什么

夜上受降闻城笛前两句描写了什么

时间:2022-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烽即烽火台,古时的远距离警报装置)、受降城(唐时受降城有东、中、西三座。这是指位于回乐烽附近的西受降城),点明所在之地,一是“沙似雪”,一是“月如霜”。说“不知何处”,是刻画乍闻笛声,立刻引起乡思,也无暇去查究其来自何处,何人所吹。“天山”、“海”,相当于“回乐烽”、“受降城”,“雪后”、“风寒”相当于“沙似雪”,“月如霜”,而不觉其少。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是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而引起了思乡之情的。前两句写景,先写大漠的荒寒,次写月色的凄冷。回乐烽(烽,有的本子作峰,误。烽即烽火台,古时的远距离警报装置)、受降城(唐时受降城有东、中、西三座。这是指位于回乐烽附近的西受降城),点明所在之地,一是“沙似雪”,一是“月如霜”。上句是仰观,下句是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但觉白光一片,寒气侵人。边地之寥廓和寒苦便完全表达了出来,从而为下文写望乡作张本。

后两句写情。在这种环境里,本来就很寂寞,加以忽然听到了不知从何而来的芦笛声,怎么能够不引起出征军人对于家乡的怀念呢?于是,一夜之间,大家的乡情都被触动了。说“不知何处”,是刻画乍闻笛声,立刻引起乡思,也无暇去查究其来自何处,何人所吹。说“一夜”,说“尽望”,则见所有征人,人同此心,心同此感。

此诗风格自然流畅,形象确切鲜明,完全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事。作者另一首《从军北征》,和此诗极为相近,我们无妨拿来作一比较。诗云: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一上来点地、写景,从而暗示征途的艰辛。天山地本高寒,何况又在雪后,加以湖泊上吹来的冷风,真是岑参在《走马川行》中所写的“风头如刀面如割”了。在这种地区和季节里行军,而且还是夜间行军,该是多么困难呢!而正是在此时此地,横笛又偏偏吹起《行路难》这支曲子来了,岂不更使人触耳惊心,触景生情吗?这个“偏”字下得好,它显示出对于正在极其艰苦条件下行军的征人来说,横笛之撩动了他们的心弦,正如火上加油,因而下文迸发出来的思乡之情就合情合理了。由于横笛以音乐的语言表达了征人们所共同具有的行路难的想法,也撩动了他们的乡思,所以这么多的人,便一时都在月光之下,回头东望了。月光照着眼前寒冷的沙漠,也同样照着心中温暖的故乡,怎么能不回头一看呢?

两诗都是写征人因听乐而思乡,也同样兼写情景,因景及情,写出了在特定环境中将士们的普遍情绪,但在表现方法上,却各有妙处。前一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后一首则是首句写景,余三句写情;前一首用一联工整的对句写地点、景物、气候,着意刻画,加倍渲染,而不嫌其多;后一首虽然也同样写了地点、景物、气候,却用一句包罗。“天山”、“海”,相当于“回乐烽”、“受降城”,“雪后”、“风寒”相当于“沙似雪”,“月如霜”,而不觉其少。“横笛”句,即是“不知”句,“碛里”两句,则又等于“一夜”句。“一夜”句言简意赅,已将要表达的东西说全了;可是“碛里”两句,却以“三十万”加强征人的共同感觉,“回首月中看”突出当时的景色和由之而产生的心情,也并不使人感到多余或松泛。诗人在这些地方所表现的高度技巧,是值得重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