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此受降城。一说,公元646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这首七绝诗,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传诵名篇。“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这两句直奔主题,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在万籁俱寂的深秋月夜中,沙漠如雪,月光似霜。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2],受降城外月如霜[3]

不知何处吹芦管[4],一夜征人尽望乡[5]

作者简况

李益(公元750~公元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曾任郑县尉和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疑难注释

[1]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此受降城。一说,公元646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2]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回乐县附近的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3]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4]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5]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诗文大意

回乐峰前的沙地在月光的照耀下洁白如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皎洁照射下来,犹如铺上一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令人哀伤的芦管,一夜间征战的将士们都个个眺望着遥远的故乡。

诗文名句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文欣赏

这首七绝诗,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传诵名篇。诗人通过写霜月、芦笛、乡思,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融于一体,描绘出一幅思乡图,充满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诗意婉曲深远,意境感人,回味无穷。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开头两句景中寓情,蓄而未发,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在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烽火台,烽火台高耸直立,一望无垠的沙漠如浩瀚的大海一样,一直涌向天边。月光倾泻而下,广阔的沙漠如同雪原一样。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在深秋时分,月华如水,流照如霜,空寂惨淡。而这样如雪的沙漠,这样如霜的月色正是诗人内心孤独、悲凉的心境,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这两句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全诗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两句直奔主题,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两组词的妙用又道出了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在万籁俱寂的深秋月夜中,沙漠如雪,月光似霜。秋风飒飒,充满凉意,呜呜咽咽地芦笛声满满地传遍城里城外。不知道是哪一个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

在这漫长的边塞秋夜,他们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勾起了思乡之情,彻夜难眠。

全诗以深秋沙漠的风景、月下边塞的景色、夜下芦管的悲声,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所以当时便被谱入弦管,度曲入画,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