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①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①

时间:2022-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位年轻人丁十八读后,赠诗作者,大概是笑其大言炎炎,于是作者在一次酒宴中,借答丁十八之“讥”,乘醉挥毫续写他“捶碎黄鹤楼”的假想,将浪漫主义的不羁情怀再次发挥得淋漓尽致。据笔者考察,亦赞同此论非是,不足取信。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隐而不提,单单拈出宋僧偈语,遂推论李白《醉后答丁十八》“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诉,控告,诉讼。

李 白

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注释】 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作者赦还东归,行至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时写下一篇《江夏赠韦南陵冰》七言歌行,中有:“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有位年轻人丁十八读后,赠诗作者,大概是笑其大言炎炎,于是作者在一次酒宴中,借答丁十八之“讥”,乘醉挥毫续写他“捶碎黄鹤楼”的假想,将浪漫主义的不羁情怀再次发挥得淋漓尽致。丁十八:姓丁,名字、里籍及生平未详,十八是他的排行。黄鹤楼:见本书第59页注③。按,明·杨慎认为此诗是宋初伪作:“李太白过武昌,见崔颢《黄鹤楼》诗,叹服之,遂不复作,去而赋《金陵凤凰台》也。其事本如此。其后禅僧用此事作一偈云:‘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傍一游僧亦举前二句而缀之曰:‘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元是借此事设辞,非太白诗也,流传之久,信以为真。宋初,有人伪作太白《醉后答丁十八》诗……”(《升庵诗话》卷十一)然此质疑学界并不认同。如清·王琦驳之为“目睫之见”(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据笔者考察,亦赞同此论非是,不足取信。先说后偈。后偈并非唐僧所为,能见者分别有北宋·释守端(1025~1072):“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趯趯翻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五灯会元》卷十九)释慧空(1096~1158)“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趯趯翻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五灯会元》卷十八)南宋·释如珙(1220?~1289):“般若如我大火聚,著得一丝飞毫麽。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续藏经·横川如珙禅师语录》)再说前偈,其“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题诗在上头”,则出自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引北宋·李畋《该闻录》(已佚)、南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等,为北宋代开始流传的小说家言,至今真伪难辨。而杨慎文中云“举前二句而缀之”遂得后偈,当属本末倒置,恰恰相反,前偈乃从后偈生出,因其首见于杨慎《升庵诗话》中,甚至可视为杨氏所缀接虚构。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隐而不提,单单拈出宋僧偈语,遂推论李白《醉后答丁十八》“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乃是后出,定为伪作,不免有惑人视听之嫌。  ②黄鹤仙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荀瓌或费袆曾驾鹤经过黄鹤楼。详见本书第49页注⑤。  ③诉玉帝:向玉帝告状。诉,控告,诉讼。玉帝,玉皇大帝,道教中指天帝。  ④“却放”句:这里黄鹤象征黄鹤楼,意谓“捶碎”的黄鹤楼又再次在江夏建立起来。语带双关,以黄鹤暗喻自己,幸遇大赦,重返江南。  ⑤“神明”二句:英明,圣明。太守:指江夏郡守。再雕饰:谓对黄鹤楼翻新装修。  ⑥新图粉壁:换以新的雕梁画栋图案,刷上新的白垩墙壁。还(huán):重归。芳菲:指黄鹤楼焕发出新鲜光彩和气息。  ⑦一州:指江夏郡。  ⑧“君平”二句:接上句,谓往往来相讥的少年,其中一位是谁呢?原来是自称丁令威的不慕荣华、静心修为的才俊之士。君平帘下,用典。君平,严君平(公元前86~公元10),西汉成都人,道家学者,终身不仕,著有《老子注》和《道德真经指归》。史载他“卜筮于成都市……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被后人视为是不惑于钱财、孜孜追求学问、知足常乐的一个代表。丁令威,古代传说的仙人。东晋·陶渊明《搜神后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这里代指丁十八。  ⑨调:戏弄,指前言之“讥”。惊逸兴:激发起飘逸豪迈的兴致。参见本书第54页注⑤。  ⑩君:指丁十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