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板桥的心肠

郑板桥的心肠

时间:2022-1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很自然地联想起清代郑板桥的一封家书。郑板桥在这封家书中提出了一个鲜明的风水观:风水师之言不可信,人只要忠厚积德,多行善事,即使恶风水也会变为善地。国人自古视“死”为与“生”一般大的大事,因此远在300年前的雍正朝,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一员的郑板桥,在为自家选择墓地上如此仁厚达观睿哲,是多么的难得!板桥为县令,也有养廉银,加上他不讲排场,素尚俭朴,又有卖字画收入补贴,所以他完全有能力分俸他人。

清明节到了,出门时不时会碰上浩浩荡荡的扫墓大军。浏览媒体,又见祭扫时“斗富”的报道。国人历来看重祭祀,即使不孝之子,于此时也不甘落后。

由此,很自然地联想起清代郑板桥的一封家书。那时他尚未中得进士,正隐居在镇江焦山读书,信是写给他的堂弟郑墨的。信的前半部分大意是说:老家郑家庄那儿有一块墓田,要价十二两,父亲活着时想买下,但墓田里有一座无主孤坟不好处理。父亲说:“天底下没有掘了人家的坟墓又给自己做坟墓的道理。”所以就没有买成。但我们不买,将来会有别人买,到时孤坟可能不保。所以你去问一下那块墓地的下落,如果仍未被别人买走,你就拿着银子去为我买下,将来可做我夫妇之墓。再刻一块石碑竖在那里,告诫子孙,这座孤坟永不准刨去。最后板桥说:“夫堪舆家言,亦何足信?吾辈存心,须刻刻去浇存厚。虽有恶风水,必变为善地,此理断可信也。后世子孙,清明上冢,亦祭此墓,卮酒、只鸡、盂饭,纸钱百陌,著为例。”

郑板桥在这封家书中提出了一个鲜明的风水观:风水师之言不可信,人只要忠厚积德,多行善事,即使恶风水也会变为善地。《千字文》中说:“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国人自古视“死”为与“生”一般大的大事,因此远在300年前的雍正朝,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一员的郑板桥,在为自家选择墓地上如此仁厚达观睿哲,是多么的难得!

板桥“敬鬼”,更爱苍生。做了县官之后,他不怕得罪上司,为治下百姓谋福利。同时他又念念不忘老家的穷亲近邻,他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一札中说:“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无父无母孤儿,村中人最能欺负,宜访求而慰问之。……务在金尽而止。”谈到这里,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清朝官俸微薄,板桥何来银子分俸?清朝官俸微薄是实,但雍正时期,已推行养廉银制度,一般中高级官员,国家给予的养廉银足够开销,甚至可以略有节余。板桥为县令,也有养廉银,加上他不讲排场,素尚俭朴,又有卖字画收入补贴,所以他完全有能力分俸他人。

郑板桥还十分重视对子女进行“慈善“教育。《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吾儿六岁,年最小……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薄,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仁爱无微不至,心细如发,读来催人泪下。

也许,在板桥眼里,“鬼神”是死了的“苍生”,活着的天下苍生才是更值得敬爱的“鬼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