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供应链概念与特征

供应链概念与特征

时间:2022-1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供应链概念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这种定义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这种供应链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就是对这两个核心业务流程实施一体化运作,包括统筹的安排,协同的运行和统一的协调。供应链关系主要包括上游关系、下游关系、合作关系、伙伴关系、外包关系等,但共赢关系是供应链上所有成员的核心关系。

在任何社会中——工业化或非工业化——产品都必须从它们的生产地点运到消费地点。现代社会,交换过程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如果社会中的一个或多个个人和组织拥有过剩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又是其他人所需要的,即当可供产品和需求产品之间存在数量、类型、供应时间的差异时,交换的基础就产生了。当生产者和顾客之间发生许多交换时,那些将产品或服务带到市场上的企业所组成的序列就称为供应链(supplychain)、需求链或价值链。

1.1.1 供应链概念的发展过程

供应链概念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传递到企业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注重企业的自身利益目标。

随着企业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供应链的概念范围扩大到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扩大到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因而偏向于定义它为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它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这种定义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此时的供应链的概念形成为一个网链的概念,像丰田(Toyota)、耐克(Nike)和麦当劳(Mc Donalds)等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从网链的角度来实施。

1.1.2 供应链的含义

专栏1.1

供应链是一种客观存在,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始于原材料的供应商,止于最终用户,是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外部供应商、运输公司、配送中心、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组成的链状结构或网络。在供应链中,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产品制造企业、运输和分销公司、零售企业以及售后服务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和供应链中供需的节点向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供应链同时又是在相互关联的业务流程以及业务伙伴间所发生的,从产品设计到最终客户交付全过程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现在我们所指的供应链是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虽然到目前为止,供应链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定义。

英国著名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Martin Christopher)教授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书中对供应链进行了如下定义:“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和活动的上游及下游企业组织所构成的网络。”比如,衬衣制造商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它的上游是化纤厂和织布厂,下游是分销商和零售商,最后到最终消费者。按此定义,这条供应链的所有企业都是相互依存的,但实际上它们彼此并没有太多的协作。这种供应链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供应链。

总部设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全球供应链论坛(The Supply Chain Forum)的成员于1994年提出并于1998年修订的定义是:“供应链管理是从最终用户到最初供应商的所有为客户及其他投资人提供价值增值的产品、服务和信息的关键业务流程的一体化。”这里的业务流程实际上包括了两个相向的流程组合:一是从最终用户到初始供应商的市场需求信息的逆流而上的传导过程;二是从初始供应商向最终用户的顺流而下且不断增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传递过程。供应链管理就是对这两个核心业务流程实施一体化运作,包括统筹的安排,协同的运行和统一的协调。

我国2006年发布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6)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了将产品或服务交付给最终用户,由上游与下游企业共同建立的需求链状网。而对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美国供应链协会认为:供应链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涉及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最终产品生产与交付的一切努力。供应链管理包括贯穿于整个渠道来管理供应与需求、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制造与装配、仓储与存货跟踪、订单录入与管理、分销,以及向顾客交货等过程。

通过对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比较确切的供应链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和模式。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这个概念强调了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买商品,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买能带来效益的价值。各种物料在供应链上移动,是一个不断采用高新技术增加其技术含量或附加值的增值过程。因此,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关系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这样的一条在21世纪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结构可以简单地以图1.1表示:

图1.1 供应链的基本结构

可以看出供应链的结构由供应体系、核心企业、分销体系及客户群及他们之间的业务流程和关系组成,同时伴随信息流和资金流。业务流程主要包括采购和供应、生产和制造、运输、装卸、存储、加工、包装、配送,至送达后的售后服务、反向物流业务等。供应链关系主要包括上游关系、下游关系、合作关系、伙伴关系、外包关系等,但共赢关系是供应链上所有成员的核心关系。

1.1.3 现代供应链的特征

供应链的特点在于:网链结构;顾客需求拉动;高度一体化的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增值过程;每个节点代表一个经济实体以及供需的两个方面;网络关系。

需求拉动的是供应流而不是需求本身,拉动不等于推动;供应链由供应商组成,供应商是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如原材料供应商,产品供应商,物流供应商(如第三方、第四方或者第五方物流供应商),信息供应商(如网站、媒体、信息发布机构等),资金供应商(如银行、金融机构等)。用户处在供应链各自不同的位置,供应商对处于各自不同位置的用户来说提供的是产品或服务;对终端需求(最终用户)来说,不同位置的供应商提供的是半成品或中间服务。

供应链的特征还表现在其是增值的(valueadded)和有利可图的(profitable),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有的生产运营系统都是将一些资源进行转换和组合,增加适当的价值,然后把产品“分送”到顾客手中。制造业的增值包括物理形式的转变,生产有形产品;物流系统对产品、服务和/或顾客进行重新分布。在分送过程中可以通过重新包装或重新分割尺寸而产生价值,也可通过在商店集中展示汇集在一起的多品种的产品而增加价值;在增加正面的价值的同时,由于减小了浪费和挽回了损失,也就减小了负面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讲,所有的增值过程都是通过供应商的重视和关心,提供相似的顾客满意感。

供应链作为习惯称呼,是从上下游关系来理解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关系。但事实上不可能是单一链状结构,而是交错链状的网络结构(supplynetwork)。在供应链竞争中,企业的竞争模式是这样的:企业处于相互依赖的网络中心,这个网络中的参与者通过优势互补结成联盟,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通过这种网络进行竞争的。因此,为了在供应链竞争中处于领导地位,必须在内部整合的基础上,集中于供应链的网络管理。供应链时代的网络竞争是建立在高水平的、紧密的战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供应链中各合作者必须共同讨论网络的战略目标和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及手段,以在相互合作中共同提高绩效,获得双赢。这里的双赢不是指参与的双方各取赢利的50%,而是指所有的合作者都从合作中受益。

此外,供应链还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复杂性。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是由具有不同冲突目标的成员和组织构成的。这意味着要为某个特定企业寻找最佳的供应链战略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层次)不尽相同,有生产型的、加工型的、服务型的等等;有上游的、下游的、核心层的等等。即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所以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

◎动态性。现代供应链的出现就是因为企业战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无论是供应链结构,还是其中的节点企业都需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性。

◎面向用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最终用户需求,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是供应链拉动信息流、物(产品/服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

◎交叉性。供应链节点企业既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增加了协调管理的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