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霍普特曼及其作品

霍普特曼及其作品

时间:2022-1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世纪,这两个家族改变了以往的宗教信仰,这一重大改变对百年后的霍普特曼的生活及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霍普特曼创作《织工》一书,显然是受了家族经历的影响。年仅23岁的霍普特曼,身体孱弱,既没有学历又没有工作,只能靠太太的钱过日子。霍普特曼的名气越来越大。1894年1月,霍普特曼得知玛利亚·提纳曼携三个儿子投奔美国友人。霍普特曼没有丝毫犹豫,就追随妻儿而去。1897年,霍普特曼偕情人去意大利旅行。

波兰西南与捷克交界处有一座森吉柏山,山脊的北坡好几处地点至今仍有文献可考,霍普特曼的家族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近400年。起初,这块土地因蒙古人迁徙而人口骤减,霍普特曼父母双方的家族——霍普特曼家族和斯屈勒家族便同其他的日耳曼人一道迁徙至此。16世纪,这两个家族改变了以往的宗教信仰,这一重大改变对百年后的霍普特曼的生活及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世代以务农、做工匠为生,到18世纪,家族中开始出现织工。霍普特曼创作《织工》一书,显然是受了家族经历的影响。

霍普特曼的亲人当中唯一和戏剧有些关联的是他的外祖母,他的外祖母是布雷斯劳一名女演员的私生女,酷爱戏剧。她非常疼爱霍普特曼,而霍普特曼也形容她是具有自由思想和开朗性格的妇人。

玛利亚·斯屈勒——霍普特曼的母亲于1852年嫁给了萨兹布隆当时最成功的旅馆老板劳伯·霍普特曼,二人婚后育有四子,霍普特曼是他们最小的儿子,于1862年11月15日出生,他的哥哥卡尔·霍普特曼是位著名的诗人。

霍普特曼在萨兹布隆度过了平淡的童年生活,说一口当地的方言,在常年与父亲旅店的客人接触的过程中他还学会了德语。1874—1878年,他就读于布雷斯劳的中学,但成绩平平。后来他曾形容读书的日子是“一段一直牙痛的日子”。父母对他的成绩深感失望,决定让他务农。但他在叔叔的农场干了一段时间农活后发现,自己根本没能力务农,更不用提务农的兴趣了。

霍普特曼年轻时依稀觉得自己具有艺术天赋,后来便进入布雷斯劳艺术学院学习雕塑,但依旧是成绩平平。1882年,他放弃雕塑艺术,来到耶纳学习历史,后因父亲经营的旅馆倒闭,家庭经济陷入困境,他迫不得已中断了学业。随后的一段时间,霍普特曼度过了一段穷困潦倒的日子。但生活中还是有惊喜的,他的三个哥哥先后跟浩汉斯城堡的富翁提纳曼的三个女儿完婚,家庭境遇随之好转。霍普特曼之后便开始了在整个欧洲进行游历,最后在意大利落了脚。1883—1884年,他在罗马从事雕刻艺术,但依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在此期间,他得了严重的伤寒,这场大病击碎了他之前所有的梦。

1885年,他在柏林大学进修,一个学期之后,便和富翁提纳曼的另一个女儿玛利亚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定居在柏林郊区的艾克纳。从此开始了自由写作生涯,后因罹患严重的肺结核病差点离开人世。年仅23岁的霍普特曼,身体孱弱,既没有学历又没有工作,只能靠太太的钱过日子。

那段时间他一直沉浸在阅读中,还竭尽全力搜集当时方兴未艾的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资料。他还凭借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肺结核病。他尝试写作的诗集《缤纷集》没有得到出版商的认可。后来他又创作了一首名为《意大利之旅》的叙事诗,也未获得成功。

不久之后,他因为两篇小说《狂欢节》和《铁道守路人蒂尔》开始引起一些人的关注,人们觉得他具有诗人的才华。

1888年,霍普特曼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苏黎世跟随奥古斯特·弗瑞尔教授研习精神学。这为他的写作开辟了新领域。随后,他的写作事业有了突破,在短短的几周之内他就创作完成了《日出之前》,这是他第一部被成功搬上舞台的剧作。1889年,该书出版,随即受到了狄奥多·芳丹和才华横溢的剧院经理奥图·布拉姆的赞赏。1889年10月20日,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戏剧进行了彩排,霍普特曼凭借此剧一举成名。这一作品引领德国文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他被誉为“自然主义野战队队长”[1]

为了更多地了解当时的社会,他迁居至新帝国的首都柏林。在那里,受狂热的创作热情支配,他不断有新剧本问世。他的第三部剧作《孤独的人》一经问世便很快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而他的成名作《织工》更是让他誉满全欧洲。该剧由杰恩·索瑞尔翻译的法文本,1893年5月23日在巴黎自由戏院公演,吸引来了自然主义理论家、小说家爱弥儿·左拉的观看。这是法国巴黎自1871年以来首次公演德国戏剧。

可是来自西里西亚的霍普特曼无法适应柏林的喧闹和浮华,后来便与哥哥卡尔回到离故乡里森吉柏不远的许利柏浩生活,两家人在这里过着简朴的日子。

但即便是在远离闹市的乡间,这个简朴的家也未能让霍普特曼得到利于写作的安静环境,他的太太生性沉郁焦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因此他们夫妻关系十分紧张。但婚姻的不幸并没有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展现,就算是在描写一个男人周旋于两个女人之间故事的《孤独的人》也是如此。后来,他和一名年轻的女子玛格丽特·马沙尔克产生了感情,霍普特曼觉得她才是自己想要的配偶。经过一番长达11年的痛苦挣扎后,霍普德曼与玛利亚·提纳曼最终结束了两人的婚姻生活。

霍普特曼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两部戏剧作品《克兰普斯顿往事》和《海狸皮大衣》充分展示了其发现生活中幽默轻松一面的能力。1892年的《翰奈尔升天》则证明了他是一位极具诗人天赋的作家。1894年1月,霍普特曼得知玛利亚·提纳曼携三个儿子投奔美国友人。此举无疑是妻子玛利亚·提纳曼向他施压,让他在自己和玛格丽特·马沙尔克之间做出选择。

霍普特曼没有丝毫犹豫,就追随妻儿而去。后来,他在其小说《阿特兰提斯》和以描写不幸婚姻生活为主题的自传性作品《苦难书》中对这次旅行做了描述。霍普特曼一家在美国逗留了几个月,看了《翰奈尔升天》在纽约的公演,随后和妻儿一起返回德国。

然而这表面的复合并没有弥补婚姻的裂痕,之后的几年,霍普特曼一直生活在紧张、焦虑和混乱当中。1894年秋,妻子玛利亚·提纳曼带孩子们前往德勒斯登,霍普特曼只身留在柏林。这段时间他创作了描述1525年日耳曼农民战争的剧作《弗洛里安·盖尔》,但搬上舞台后反响平淡,观众并没有理解这部作品的含义。随后霍普特曼在瑞士提西诺州的日内洛索山下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之后便经常栖居于此。当年夏天,他带着年轻的情人前往波罗的海鲁金附近的希登泽岛旅行,这处居所俨然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在开始第二段婚姻后,他便定居在此,直到逝世。在希登泽岛,他写了那本著名的韵文诗剧本《沉钟》,该剧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称赞。可惜大部分观众并没体会其要义,把其理解为一首伤感的、新浪漫主义诗歌,但其实,这是作者对自己不幸婚姻的倾力描述。

1897年,霍普特曼偕情人去意大利旅行。此时,他的生命中迸发出新的热情,这个此后陪伴他度过余生的女人唤醒了他精神中沉睡的才华,激发他将这份才华投注到作品中,赋予作品新的特色。然而,他对妻子的愧疚让他备受煎熬。他所有的作品中的形象,多少都有玛利亚的身影,而并非玛格丽特,从《毕霄夫堡的少女们》到叙事诗《玛利》以及从1914年玛利亚过世时开始着手创作,但最终未脱稿的长片段《大梦》,都无一例外。1897年,他开始用一种全新形式的新风格进行创作,且作品颇丰。那部让人悲痛欲绝的悲剧《车夫亨舍尔》丝毫不逊色于索弗克里斯的作品,只是在形式上是自然主义而已。

1904年,他终于结束了与玛利亚的婚姻,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婚姻生活。其实,早在1900年,他的情人玛格丽特就已经为他生育一子。他结束了前半生的生活。正如他在1937年出版的自传作品中所说的“我的青春冒险”画上了句点,他告别了那段焦虑压抑的生活。

1905年之后,他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因为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背景,所以,除了战争爆发期间,他会不定期更换住址。1900年,他在森吉柏的阿格尼登道夫为那时仍是他情妇的玛格丽特建造了一栋半修道院半城堡式的爱巢。那时,他冬天一般会出现在意大利或提西诺,之后会返回阿格尼登道夫小住,返回的途中经过黑森林,便在山间享受美好的春天。夏天,他会去希登泽岛,1930年,他在希登泽岛建了第二个家,并在这里完成《海棘星》的创作,后来这里也成了他的崇拜者造访的圣地。秋天,他便去柏林、维也纳或其他一些城市,现场观看他戏剧的首演,然后通常是在鲁甘诺住下。

1907年,霍普特曼来到希腊,在这里寻找众神灵,包括德米特谷物女神、戴奥尼索斯以及背叛奥林匹斯的众神。在雅典与德尔菲有戴奥尼索斯的戏院,他领略到了原始戏剧的精髓。

此时的他,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来自国外的甚至比德国的还要多。1905年牛津大学、1909年莱比锡大学、1921年布拉格德文大学、1932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纷纷授予其荣誉学位,1942年他还获得布雷斯劳市一等荣誉公民的荣誉。1912年,他成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也纳皇家科学院曾三次授予其格里尔帕尔策尔奖。他的50岁、60岁、70岁生日都是在全国人民的庆贺声中度过的。

魏玛共和国时期(1918—1933年)是霍普特曼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那段时期,他被本国知识分子精英视为德国文学的领军人物,无论在阿格尼登道夫、希登泽岛、拉帕罗、鲁甘诺还是任何一个他落脚的地方,都有会受到他们的簇拥。

然而,霍普特曼却是一个“政治白痴”,他从不关心政局,甚至是对政治一无所知。有一次他对我说:“我一直游离在历史的边缘地带。”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时代标志,他看到的只有人以及人所经历的痛苦。

1933年野蛮的纳粹主义的盛行让他始料未及,他不能也不愿意背弃自己的祖国。祖国是培植其艺术的土壤,离开了祖国他会颗粒无收。那段时间他几乎被困在了阿格尼登道夫,未经他本人同意,他的80岁生日成了纳粹利用的工具,他们在维也纳以及他的故乡西里西亚各镇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庆祝活动。但是他的创作没有被打扰,他一直沉浸其中,不曾中断。

1945年德国战败,在他83岁那年,他亲眼目睹了德累斯顿的覆亡。那段时间,他的健康状况更加糟糕,他坚持己见执意返回阿格尼登道夫,但到达后不久,该地就被苏联红军与波兰军队攻陷。苏联红军对玛克西姆·高尔基的这位朋友、《织工》的作者给予了全力照顾与极大的尊敬。但是当波兰军队占领东德要驱逐他时,苏联红军却表现出了无可奈何的态度。接到驱逐令后的几天,他患上了肺炎,1946年6月6日,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我是否还在我的家中?”他没有离开他的家,而是在这里向世界做了告别。简朴的丧礼上,他的悼词用德文、俄文和波兰文发布。

到了7月底,他的遗体和大部分财产才由特别护送队运往柏林,之后辗转至斯特拉松,最终才抵达他钟爱的希登泽岛。1946年7月28日,他被埋葬在克洛斯特村的墓地

陪伴他度过后半生的玛格丽特·霍普特曼不久之后便来到巴伐利亚,定居在慕尼黑近郊,10年后她在这里辞世,享年82岁。

霍普特曼的创作活动持续了65年。他一生中出版了47部剧本,多篇长短片段,5首韵文叙事诗,21首带有自传性质或叙述性散文诗。除此之外,没出版的诗、演讲词、短文及其他作品还有很多。1945年以后出版的作品含1卷诗,2部悲剧《阿格曼侬之死》和《依蕾克屈拉》。上述两部悲剧都出版于1948年,与之前出版的2部悲剧共同构成了《阿特莉荻斯四部曲》。此外,还出版了剧本《赫伯特·英格曼》和短篇小说《米格侬》及小说《温克曼》,后者是由法兰克·狄斯根据霍普特曼生前留下的资料整理完成的。同时,《大梦》的“完整版”也出版问世,尽管1938年和1941年间创作的五章没被收录进来。

还有一百多首诗篇无法整理,此外还有其他作品的初稿、日记、书信以及其他形式的作品没有出版。完全整理出他的作品是一件无比繁杂的工作,但若想给他一个客观的结论性判断,就非从他那些未出版的作品中寻找线索不可。

从文体方面看,无法确切地将霍普特曼归入哪一种类别。有人说他是自然主义者、纪实主义者、浪漫或新浪漫主义者、象征主义者、古典主义者甚至超现实主义者,但这些分类没有一个是恰如其分。作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他的表现形式比任何一种类别都复杂。安德烈·纪德曾评价他说:“他比谁都清楚该如何更新自己。”

就算我们忽略他在德国古典作品中寻找适合自己模式的青年时期,就算那常被别人评价的“自然主义”,在他自己看来,这仅仅是一个过渡(1887—1896年)。后来的作品《车夫亨舍尔》和1911年的《大老鼠》就已经进入了超现实主义时期。毫无疑问,他是毕生致力于将真实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为数不多的写实主义者之一,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真切地体会到人的痛苦、失意和挣扎。他将各种文体都不着痕迹地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年轻时,他就对修院制度和神秘主义感兴趣,这与西里西亚伟大的秘教史是分不开的。他在庄园劳作的那段时期,就为新教摩拉维亚兄弟会一个派别的创始人葛拉夫·房·金赞道夫的宗教精神所震撼。他的语言风格终生都受马丁·路德的影响,尽管路德与任何宗教派别都保持着一定距离,但他的译作《新约》及其作品仍然给了霍普特曼一生的影响。

时至今日,也鲜有人知他在1890年创作“自然主义的”剧作时,一心追求用散文和诗化的语言刻画基督,并再三尝试,但归根结底他这一时期对宗教问题比对社会问题更关注。宗教改革时期的语言让他无比着迷。这段时期的社会现实为他提供了一些自己喜爱的创作主题,那段时期他的作品有1896年的《弗洛里安·盖尔》和《再洗礼教徒》片段;创作于1914—1915年间,出版于1942年的宗教法官剧《大袍》;1935年创作了《大教堂》片段和《哈姆雷特在威亭堡》。他狂热追求的是“永不间断的宗教改革”,这一思想在这些作品中都有体现。

霍普特曼多年来一直在追寻基督教及其创始人的本质,并据此创作了一本分析性作品《信奉基督的愚人:伊曼纽·曼特》。在这本书中,霍普特曼言辞激烈地表达了对建制化基督教的厌恶情绪。

在1920年出版的《白色救世主》中,霍普特曼猛烈抨击了基督教会的残忍、对人的心灵与认知的束缚,以及宗教法庭的残酷、和对墨西哥征服战的血腥。他一生都信奉基督,并对其心怀仰慕之情,但他反对将信仰形式化。

但霍普特曼的这些主题却呈现出了与原始世界完全不同的形态,就像在他早期的作品《沉钟》中,他所描绘的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大多是年轻的神戴奥尼索斯的形象,同时展现出的,还有作者对自己创新性思维的自我陶醉之意。

20世纪初,霍普特曼痴迷于柏拉图的著作。之前,古代作家作品的精髓他就大量吸收过——上至荷马,中到希腊戏剧家,下至诺斯特教诸子、基督教教会早期的教父以及新柏拉图派的神秘主义者。在被看作霍普特曼“一生中最完美的一出戏”的《碧芭在跳舞》一书中,他将柏拉图的理念融合进了小说的人物精神之中。那无比透明却又易碎的玻璃便是柏拉图思想的美的体现——只可远观,不可近玩。

1907年他一直期待的希腊之旅成行,这次旅行对他的影响十分深刻。他的旅行游记《希腊之春》体现出他与自然的合二为一。身在科尔孚时他便开始创作《奥德赛之弓》,这座美丽的小岛让漂泊于旅途的游子找到了归宿,找到了新的力量,就像大地母亲给安泰俄斯的那些一样。

他那一部达到艺术创作顶峰的作品《索纳的异教徒》,对古典主义和它推崇的众神——戴奥尼索斯、爱洛斯和伟大母亲德米特进行了完美展现。此作创作于1911—1914年,于1918年作为在《信奉基督的愚人:伊曼纽·曼特》一书的附录部分出版。它的主题展现了一个迷失方向的游子从非自然界回到纯净的自然界的经过。从此,霍普特曼的视角转向艾利西斯秘教[2],他对德米特[3]和波斯凤[4]的崇拜之情与日俱增。这一切,都在他的《德米特的神秘》中有所体现,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间一直未停止这部作品的创作,然而终究未给世人留下完结篇。

时值暮年,这位年迈的老人,忍受着纳粹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折磨,拼尽全力投入戏剧创作中,他描写了阿特莉荻斯放弃伊芙琴尼亚返回德尔菲后悲惨的命运。一生之中他创作了四部悲剧,合在一起被命名为《阿特莉荻斯四部曲》。这四部悲剧延续了他其他作品的主题,即“牺牲生命以获取救赎。”

霍普特曼曾说过:“我是个完全的德国人,但同时我也是半个希腊人。”他一生都保持一个信念,那就是自己是出生在北方土地上的希腊人。因此,1932年在得知自己被瑞典学院选为通信院士后他欣喜若狂,在他的认识中,瑞典学院和柏拉图学院是一脉相承的。

影响霍普特曼终生的除了基督教和希腊古典作品外,还有莎士比亚和歌德两位大文学家。霍普特曼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来真正理解《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作品对于他如同具有魔力般的吸引力。为了让它的主角出现在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时代,他创作《哈姆雷特在威亭堡》。他从歌德身上汲取的是语言方面的特长,这并不奇怪,因为他对这些文坛巨匠的作品几乎都了然于胸。

除此之外,印度的宗教思想对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年后的霍普特曼喜欢研读《薄伽梵歌》,也对《奥义书》十分感兴趣。他认为K·E·纽曼翻译的《佛陀谈话录》丝毫不逊色于路德译的《新约》,同时他对《可兰经》有相当透彻的研究,对中国老子及其思想也有深刻的见解。

霍普特曼旺盛的创作欲在他最后几部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也让研究者们大惑不解。就这方面而言,他与歌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歌德生命中的最后几部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让读者难以理解,读者若想抓住其要义,必须得进行深入的研究。有一段时期,霍普特曼的世界观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或者说具有飘忽不定的模糊性。他不肯让自己置身于某个固有的立场。他苦苦追寻的真理,一直深埋于时间之中,未能捕捉。他认为,真理从来都不是以惊人的、固态的形式透明地存在着的。《织工》中一个纯朴的村夫用西里西亚清脆的方言说过一句话:“或许是,或许不是!”这句话在那么早的时期就展现了霍普特曼的思想本质。想让他对一件事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是十分困难的。

他晚年的作品中,除了充满幻想的短篇小说《浮海者》外,都处于草创阶段。在他创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叙事诗《提尔·尤林斯庇格》表面看上去似乎是完成了,但是许多他之前搜集的资料和重要章节实际上并未完成。

霍普特曼未完成的作品中含有一首叙事诗《大梦》和一本小说《新克里斯朵夫》。创作这两部作品时,作者思想一定经历了激烈痛苦的煎熬,这两部作品中,他将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呈现,用他特有的朦胧的方式探寻今生与来世的各种问题。这两部作品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着手创作,但有资料显示,在这之前这样的题材就在作者的脑海中存在了。对这两部作品的创作几乎持续了其后半生,即使在临终前还在写。尽管它们复杂的结构让读者感到困惑,但它们是研究霍普特曼后半生生活及后期作品不容忽视的资料。

但是,对于一个60多年笔耕不辍、写作风格又变化多端的人,我们又怎么能轻易对他做出一个统一的评判呢?常听人评价霍普特曼说他没有稳定的世界观,这是近乎苛刻的责备,尤其是在德国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这样的评价,但我们不必太在意这种责备。他的一生经历了84个春秋,在他这漫长的一生中,德国、欧洲甚至全世界都经历了无数次变革、战争。霍普特曼的出发点就是追求不断变化的形式,这样的形式怎能让他形成始终如一的风格呢?

他最突出的特征是不归附于任何体系,尤其是关于纯粹科学思想方面的,他不会让自己步入那刻板的、僵死的体系中。他所崇拜的哲学家是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而不是亚里士多德,也绝非康德。在伟大的景物面前,无论是自然方面还是精神方面,作为脆弱个体的人类会不由地产生畏惧,因此,我们竭尽全力想要用简单的语言“抓住”或“表现”它们,借此靠近或走进它们,甚至试图体会它们。霍普特曼无疑打开了德国精神生活史的新篇章,我们按常人的标准评价他显然是个失误。并且,想对他的价值做一个简单的评价也是错误的。但为了对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家表示我们的敬意,这样的评价还不得不进行。

霍普特曼认为,自然与世界的本质存在于相反力量的对峙中,存在于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一切事物的产生原因中。若不是这样,他怎会走上戏剧创作之路?只要世界还在运转,如同歌德说的,一直到“一切律动翻滚的……都会被神力止息”——人们就会看到他创作出的一幕幕沸腾着的戏剧。世上那些盯着蛇发女妖的眼睛而不至迷乱的人只有伟大的悲剧诗人。霍普特曼用他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眼睛思考观察着世间一切赤裸的存在,然后把这些通过戏剧作品表达出来,让自己成为心怀悲悯的诗人,这不是出于对悲惨的中产阶级的单纯的同情,而是为了分担、减少世间的苦痛。

【注释】

[1]“霍普特曼”在德语中的含义就是“队长”。

[2]古希腊的一种秘密宗教,每年春天会在艾利西斯举行秘密的宗教仪式。

[3]希腊神话中掌管农业和谷物丰收的女神。

[4]德米特的女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