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受章第二

十受章第二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归依既竟,次明受戒,即归戒一双。今受十大受等,即是法种增长之义,故有此章之义。[2]第二,释名门者,依下文云“不思议大受”。若一受菩萨大戒,虽经六道而戒法不失,故名为大。第二第三亦如是说。今胜鬘现前值佛,是上品。次令受三归依戒法,次令忏悔三世罪,次后正授十无尽戒②。戒相虽只有十种,但是已经包含了法界一切戒,故名。十不得捉钱金银宝物。

一、分 齐 门

“尔时胜鬘”下,自上已来明叹如来真实第一义功德门竟,今明受十大受,[1]可作十门释之。

[释评]

[1]本章和下一章阐明菩萨行。受十大受,也可以看做是运用佛性的功德,从佛性起行。

一,来意门。前章叹佛,明发菩提心,今次明修菩萨行。[1]菩萨之行以止恶为本,故前明受戒,即菩提心、菩萨行一双也。二、上叹佛真实功德及以请护,此明就佛受于三归。归依既竟,次明受戒,即归戒一双。三、上叹佛真实功德,此福既树,必招当果,故佛即授成佛之记。佛既记,果在于当。此之当果,非行不得。行者无恶不止,无善不行,无人不度。上明当果,今辨行因,则因果一双。四、上明净土有三:一无秽,二有净,三纯善众生来生其国。息一切恶,得土无秽果。修一切善,得土有净果。度一切人,得纯善众生来生其国也。以成上净土有三义,故明受三戒。五、依《璎珞经》明有二本: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上叹佛归依,即是信本。今欲生佛家,以戒为本。是故受戒。六、《涅槃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悉当成佛。”要令持戒,然后见性。戒即是引出佛性。是故受戒也。七、上请护中云:“令法种增长。”今受十大受等,即是法种增长之义,故有此章之义。[2]

[校注]

①根据下文,此句应理解为:“第一,来意门。一、前章叹佛……”。

[释评]

[1]从因、行、果的关系来说,如来藏是清净因,由此起菩萨行。菩萨行,即是无作之作。

[2]从次第上说,既已对佛法生起信心,开始修行,就应以戒为师。

第二,释名门者,依下文云“不思议大受”。菩萨戒法深且广,难持难行,非二乘所持,故明不思议。又不持不犯为正法戒,名不思议。所言大者,一、当体大,谓普息一切恶,普修一切善,普度一切人;二、得果大,谓诸佛菩萨大人王大天王;三、是大人所行故名为大。九道中,六道、二乘皆不能行,唯菩萨能行,故名大也。四者、时大,谓三大僧祇劫常持此戒。五者、永不失。一日之戒,日尽便无。一形之戒,形尽便灭。若一受菩萨大戒,虽经六道而戒法不失,故名为大。馥法师云:“虚心敬纳,克已奉行,故称为受。”[1]

[校注]

①菩萨戒,大乘菩萨僧的戒律,总名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胜鬘宝窟》下文解说。其表述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梵网经律藏品》所说,其中的摄律仪戒有十重禁四十八轻戒。另一个是《善戒经》所说,其摄律仪戒与小乘比丘的二百五十戒相同。

[释评]

[1]不思议,既呼应上文不思议功德、自在智慧,又呼应下文“无量”。

第三,明受戒不同门。依《璎珞经》,受戒有三种:一者诸佛菩萨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前受戒菩萨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前礼足,应以如是语:“请大尊者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三者佛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诸佛及大菩萨等,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第二第三亦如是说。今胜鬘现前值佛,是上品。但是自誓受,非佛所授。但第二从法师受有二种。若依《璎珞经》,戒师不作羯磨方法,初令礼过去一切佛,次礼未来佛,次礼现在佛。如是三礼已,法僧所尔。次令受三归依戒法,次令忏悔三世罪,次后正授十无尽戒。若如《地持》,菩萨戒师前为作羯磨,然后授戒相,乃是前后方便,非正授戒。又如受五戒、十戒,受三归已,说戒相者,方名受戒。此则受三归复说戒相,乃得戒。何以知之?如直受三归人,但得归不得戒。如受大比丘戒前羯磨,则已受戒竟,后说四重等,令受者坚持,非说戒相为受戒也。以此证知,须前作羯磨,方得授戒。而《璎珞》、《梵网》无羯磨者,或可前略,或可教门不定,适时而用。问:菩萨戒师,为用在家人,为用出家人?答:通于道俗。《璎珞经》云:“夫妻、六亲,得互为师也。”问:第三于佛像前受戒。若无佛像,得自誓受不?答:依《普贤观经》,但虚心奉请释迦为和上,文殊为阇梨,弥勒为教授师,一切佛为尊证,一切菩萨为同学,不论有像无像也。问:何故戒法一种,要须受耶?答:欲显恶可顿止,以戒是止恶为宗,故有受法,以要期顿发故也。善难并生,余行皆是修善为宗,故无受法,以渐生故也。问:若恶可顿止,善不可顿生者,亦应惑可顿灭,解不可顿生?答:戒是止相,其相即静,故常有戒法。恶有顿止之义,余善是动相,修习方生,不可一时并修诸善。灭惑生解,并是行善,故与此非类。问:自誓发戒,与从师发戒何异?答:若从戒师作法成时,则一时俱发。今既心发口言,随发随生,非一时。问:授戒受戒,得何功德?答:《璎珞经》云:“若能教一人出家授菩萨戒,胜造八万四千塔。其受戒者,堕在菩萨之数,超过三劫生死之苦。”问:受戒而犯,何如不受不犯?答:《璎珞》云:“有戒而犯,胜无戒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问:五戒有受一分,乃至具足受五。菩萨戒云何?答:《璎珞》云:“十重戒中有受一分名一分菩萨,乃至二分三分,若受十分名具足受戒。十重有犯无悔,得使重受。八万四千威仪戒,尽名为轻,有犯得使悔过,对首便灭。”[1]

[校注]

①羯磨,译为“作法办事”,意为法事由此成办,作授戒、忏悔等业事的一种宣告仪式。羯磨必具四法:一、法。有三种:(1)心念法。事微小,或界内无人而开独秉的心念。(2)对首法,对一人已上三人以内的比丘而说。(3)众僧法,必四人以上秉羯磨。二、事,犯罪之事,或忏悔之事等,即羯磨所行的事。三、人。四、界,结界。

②十无尽戒,即《梵网经》中所说的十无尽藏戒,又叫十重戒、十波罗夷。戒相虽只有十种,但是已经包含了法界一切戒,故名。包括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

③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十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著华鬘、好香涂身,七不歌舞倡伎,亦不往观听,八不得坐高广大床上,九不得非时食。十不得捉钱金银宝物。

④戒相,戒的相状差别,如比丘的戒相是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戒相是三百四十八戒。

⑤四重,又叫四重罪、四波罗夷罪。波罗夷,戒律中的极重罪,译为断头(不能再生)、作弃(弃之于外)、不共住(不能入僧数)、退没(退失道果)、堕落(落于阿鼻地狱)。比丘犯杀、盗、淫、大妄语四戒,叫做四波罗夷。又,密教另有三昧耶戒四重禁:一舍正法,二舍菩提心,三悭吝胜法,四恼害众生。

⑥受戒三师:受戒必需的三位比丘。和上(和尚),即亲教师,戒律的传授者、指导者。阇梨(阇黎、阿阇梨),即轨范师,义为正行,能纠正弟子品行的比丘。教授师,教授弟子威仪作法等的比丘。另,比丘受具足戒时,要三师七证:(1)三师:戒和尚(授戒者)、羯磨师(读表白及羯磨之文者)、教授师(教授威仪作法者)。(2)七证:七位证明师。

[释评]

[1]受戒的仪轨。

第四,戒体相门。《毗昙》以色聚为体,《成实》用非色非心为体,譬喻部以心为体。《璎珞》云:“一切菩萨凡圣戒,尽以心为体。”心若尽者戒则尽,心无尽故戒无尽,故六道得受戒,但解语而受得不失。若依《璎珞》别明三戒体者,摄律仪戒,谓十波罗蜜;摄众生戒,谓慈悲喜舍;摄善法戒,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此以四等为化他,故是摄众生戒。十度是自行,故取为摄律仪。摄善法通自他,故取八万四千法门为摄善法也[1]

[校注]

①戒体,防非止恶的功能。旧译“无作”,新译“无表”。随顺戒体而于身口意上表现的如法行为,叫戒行。

[释评]

[1]大小乘戒体。

第五,戒所对治门。大宗此三种戒,则无恶不止,无善不行,无人不度。则五住地惑,通是所治也。然戒法以止善为体。止弃物之恶,为摄众生戒。止不修行之恶,为摄善法戒。除此二外,止起恶之心,为摄律仪。故三戒别治三惑也。又此三戒,行二乘三戒恶:摄律仪者遍防三业罪非,行二乘但防身口。摄众生者,不弃物之心,行二乘独善之行。摄善法者,誓行众善,行二乘偏近小行。[1]

[校注]

①行,【原】【甲】本作“治”。

②三,【原】【甲】本无此字。

[释评]

[1]戒的功德。

第六,作、无作门。一云单用作善为体,二、单用无作善为体,三、合用作、无作善为体。然此三戒并有作、无作。作即誓心,无作即是从心生戒,远至菩提。小乘正以无作为体。作心罗难恒,大士即两取也。若尸罗与波若合用,则以心戒为本。常有心,则无作常生。[1]

[校注]

①罗,疑当作“多”,【原】【甲】本无。

[释评]

[1]辨别有为之戒和无为之戒,以中道为准。

第七,通别门。通而为论,悉是摄律仪戒。皆有被物之用,通是摄众生戒。《地持》云:“律仪悉总三聚戒,通名律仪。于律仪中分出余二聚,余残戒者是律仪。”律仪既通,余二亦通,但约立意不同,故分为三。[1]

[释评]

[1]三聚戒的实质相通。

第八,次第门。《璎珞经》前明摄善,次明摄生,后明律仪。又初明无恶不息,次明无善不行,后明无人不度。今文明三戒次第者,前要须自行息恶,故第一明摄律仪。然后方能及他,故第二明摄众生。自行化他必须生善,通自行他化故明摄善法也。[1]

[释评]

[1]三聚戒的修行次第。

第九,因果门。依《摄大乘论》,三戒为三德因:息一切恶为断德因,修一切善为智德因,度一切众生为恩德因。初一累无不寂,次一德无不圆,谓自成佛也。恩德亦令众生具得二事,则他成佛也。故受此三戒,若自若他一切成佛,即是不可思议广大之义。[1]

[释评]

[1]修行戒律的果报。

第十,大小门。小乘无重受,大乘有重受。小乘有舍戒,大乘无舍戒。小乘有简众,大乘无简众。故奴婢畜生解佛语者,皆得受戒。小乘二师、十师、二十师,大乘唯一师。小乘防二业,大乘防三业。小乘尽一形,大乘至佛果。小乘随犯渐制,大乘未犯顿制。小乘戒有定数,如从十戒乃至五百,大乘不定,或六重,或八重,二十八轻。或四十二种,或十重四十八轻。《涅槃疏》内具会其同异也。[1]

[校注]

①据《婆沙论》,小乘戒是“尽形寿律仪”,即一生受持。由四缘有舍戒:(1)舍所学。(2)二形生,即男变女、女变男时。(3)断善根。(4)舍众同分,即身死。

②四十八轻戒:(1)不轻师友戒。(2)饮酒戒。(3)食肉戒。(4)食五辛戒。(5)不教悔罪戒。(6)不供给请法戒。(7)懈怠不听法戒。(8)背大向小戒。(9)不看病戒。(10)畜杀众生具戒。(11)国使戒。(12)贩卖戒。(13)谤毁戒。(14)放火梵烧戒。(15)僻教戒。(16)为利倒说戒。(17)恃势乞求戒。(18)无解作师戒。(19)两舌戒。(20)不行放救戒。(21)嗔打报仇戒。(22)憍慢不请法戒。(23)憍慢僻说戒。(24)不习学佛戒。(25)不善知众戒。(26)独受利养戒。(27)受别请戒。(28)别请僧戒。(29)邪命自活戒。(30)不敬好时戒。(31)不行救赎戒。(32)损害众生戒。(33)邪业觉观戒。(34)暂念小乘戒。(35)不发愿戒。(36)不发誓戒。(37)冒难游行戒。(38)乖尊卑次序戒。(39)不修福慧戒。(40)拣择授戒戒。(41)为利作师戒。(42)为恶人说戒戒。(43)无惭受施戒。(44)不供养经典戒。(45)不化众生戒。(46)说法不如法戒。(47)非法制限戒。(49)破法戒。

[释评]

[1]大乘戒更重心戒。

二、受 戒 门

就文为三:第一,经家叙列受戒之仪,第二,正受戒,第三,请证除疑。初是受戒前方便,次正受戒,后是方便。摄三为二:初两正明受戒,后一明受之意。菩萨所以受戒者,为欲止谤除疑,令尊人重道,然后始得开宗授法。[1]

[释评]

[1]本章纲领。

(一)受戒之仪

“尔时胜鬘闻授记已”,此领前记也。“恭敬而立”者,正叙授戒之仪。佛处空,胜鬘在地,欲使空地言交,受法仪便,是故立也。又胜鬘礼佛,请佛摄受,佛即授记,故闻记欢喜,恭敬而立,非欲立而受戒也。又佛前授记,闻记欢喜,将欲受戒,更整容仪。尽于处悟,为受戒方便,是故立。或言立是将行之貌。胜鬘将欲受行戒法,是故而立。“受十受”者,上之受字,明内心能受。下之受字,明戒是所受法,为行者领纳,故称为受。又要心摄持故名受。“十”是圆数之名。菩萨戒法长而且广,是故称“大”。[1]

[校注]

①“处悟”恐应为“虔恪”。

[释评]

[1]受戒之仪,并无定法。要点是真实与方便圆融。

(二)正受戒

“世尊!我从今日”下,第二明正受戒。释此不同,凡有五师。昙林云:“自此章为十大愿。”然下别有三愿、一愿,故不同此释。馥师云:“前五为止恶,后五为生善。”不分三戒。第三师云:“初戒是总,谓总要心发戒,总出所防。从第二已去,谓别要心发戒,别出所防。”第四师云:“前九受世教戒,后一得正法戒。随事防禁,名受世教戒。证实离过,名得正法戒。前九中,初一受律仪,中四受摄善法,后四受摄众生。”第五师云:“初五摄律仪,中四摄众生,后一摄善法。”此五随人取舍,但今用第五师释也。[1]

[校注]

①昙林,北魏名僧,参与菩提流支译场。这段引文,未详出自何处。

[释评]

[1]怎样判别本经所说的“十戒”的内涵。

1.摄律仪戒

问:何以得知初是摄律仪?答:初五并明息恶,故是摄律仪。五为二:前一总明息恶。“于所受戒不起犯心”者,若从来已曾受五戒、八戒等,今于佛前自誓于所受戒不起犯心。又昔受但防七支,不防意地,今欲遍心,故不起犯心。若从来未曾受戒,今自誓于所受戒不起犯心,即是受戒,亦即是得戒,亦即是持戒。“于所受戒”者,得戒有二:一、从受得,是所受戒。二、非受得,谓定共道共戒也。今是受戒,谓息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生。“不起犯心”者,不起不息恶心、不修善心、不度生心也。故即是受三得三及持三也。又戒法有二:一受,二持。但受易而持难,故前明难,必得其易。又本为持故受,故持为受本,故前明于持也。又持必得戒,受未必得。又恐物谓胜鬘是深宫之女,一时勇猛能受,未必始终常持,是故今前明能持即是受也。一一戒中有三句。初言“世尊”者,请佛证也。又佛是发戒之缘,故对佛也。“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下,第二,出受戒时节。“今日”,明持戒始也。“乃至菩提”,明持戒终也。无臂林云:“梵本言菩提缦莚罗,此云道场。”又为对于二乘尽形,故明时长也。“于所受戒”,第三,明受戒。前辨时长,今明防广,并是异二乘也。《大品》云:“有身口意,即是菩萨粗业,亦是犯戒。”今知三业无生,故犯心不起,显胜鬘位高也。[1]

[校注]

①“恶”后【原】【甲】【乙】本有“后四别明息恶”。

②五戒:(1)不杀生,(2)不盗,(3)不淫,(4)不妄语,(5)不饮酒。

③八戒,又作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有两种说法:依《俱舍论》:(1)杀生。(2)不与取。(3)非梵行,即男女媾合(与五戒中不邪淫不同)。(4)虚诳语,违心之言。(5)饮酒。(6)涂饰鬘舞歌观听。(7)眠坐高广大床。(8)食非时食(午后之食)。其中,第八是斋法。依《萨婆多论》及《成实论》、《智度论》等,则分“涂饰香鬘”与“舞歌观听”为二,总有九戒。此中前八者为戒,后一者为斋,合名八戒斋。

④身有三恶业、口有四恶业,共七支。身三:杀生、偷盗、邪淫。口四:妄言、绮语、恶口、两舌。

⑤三戒之一,又名静虑生律仪。入初禅、二禅等禅定时,与禅定共生的自然防非止恶的戒。《俱舍论》:“静虑生者,谓此律仪从静虑生,或依静虑。若得静虑者,定成此律仪。”静虑律仪,又名定共戒,与定同时。

⑥无臂林,事迹见《续高僧传卷第十六·释僧可》:“在邺盛讲《胜鬘》并制文义。”与禅师慧可同行同住,被贼人砍去手臂。

[释评]

[1]第一戒,总明息恶。五戒都含有“无量”之义。

“世尊!我从今日”,第二,四戒别防四恶。今是不慢戒,止于慢恶。师父为“尊”,兄姊为“长”,又但今年高德胜,便是尊长也。“慢”譬高山,法水不住。是故“于尊不起慢”者,敬事尊长。心不慢故,尊长便得如法教授。具如戒中说。人坐比丘立,不得为说法者也。[1]

[释评]

[1]第二戒,戒慢心。

第三,“于诸众生不起瞋心”,亦得前于上不慢,此于下不瞋。又前别明于上不慢,今总辨于诸众生不起瞋心。此总别互得,通二文也。菩萨以化物为首,若起瞋心,则于物隔碍,是故除之。问:于诸众生不起恚心者,此是何心?答:是慈悲心。以于众生起恚心者无慈故,以不瞋善根,是慈悲体故。金刚仙论师解四无量,言:“慈悲心体者,不瞋善根,是以对治瞋法故。”问:慈悲治何等瞋?答:可瞋处瞋,以慈治。不可瞋处瞋,以悲治。又治杀众生心为慈,治打众生心名悲。又《涅槃经》云:“瞋有二种:一上,二中。”修慈断上,修悲断中。又瞋有二:一、有因缘,二、无因缘。慈心者断有因缘,悲心者断无因缘。有论师云:“修慈为除众生瞋觉,修悲为除众生恼觉。”[1]

[校注]

①金刚仙,天亲弟子。天亲著《金刚般若论》,《金刚仙论》是对它的解释,后魏菩提流支译,但诸师不用此论。

[释评]

[1]第三戒,戒嗔恨。

第四,“于他色身及外众具不起嫉心”者,谓是喜无量。嫉妒他者,心无喜爱,故知不嫉是喜心也。色身,谓内之好报,及外之妙果。夫为菩萨,本应与物内外好果,而今他自得之,应生庆悦,岂更起于嫉心?[1]

[释评]

[1]第四戒,戒嫉妒。

第五戒,“于内外法不起悭心”者,林公云:“自财为内,他财为外。”梵本云尔。有人言:“内谓己身,外谓妻子财物。菩萨发愿,为众生故,受身及妻子财物。”今众生来取内外之物,则会菩萨。林公云:“不起悭心,是舍无量。”金刚仙论师解云:“舍心体者,谓无贪善根。”问:舍心治贪,不净观治贪。此有何异?答:色贪不净能治,淫贪舍心能治。此中明悭心不能舍,贪心亦不能舍,是故能舍必破悭贪。经论说四无量不同。或言大悲拔苦,大慈与乐,喜心庆前,脱苦得乐,见前人脱苦得乐,其心放舍。[1]

[释评]

[1]第五戒,戒悭贪。

今摄此四戒为两双铭之:谓敬上不慢、悲下不瞋,于他不嫉、于自不悭也。问:何故本命初即明不慢?答:胜鬘现居高位,多生慢心。前明不慢,故外书云“在上不憍”也。既于上不慢,恐于下起瞋,故明不瞋。又慢则不受他化,则自不成佛。瞋则不化于他,则他不成佛。过之大矣,故命初辨之。问:何故于慢瞋后辨不悭嫉?答:前二为使,后两为缠。使重缠轻,故前离于重。后息于轻,则众恶都寂。问:缠既有十,何故偏明离二?答:嫉是下贱之因,悭是贫穷之业。大士方欲为尊为导,宜应离之。又悭则不施他财,嫉则忌他得乐,个是障慈之本,故偏明离。又修罗则悭色嫉味,天主则悭味嫉色,故九结因之以成,菩萨对此偏言离也。问:第一戒既是总,何故别明不慢、不瞋、不嫉、不悭四种戒耶?答:有人言:“此四重故。《地持论》中说此四种为波罗夷。”《地持论》明四法,第四是痴心,即是今文之第一慢也。今之第二,当《地持》中之第三,即是瞋心。今之第三,当《地持》中第一贪心。今之第四,当《地持》中第二悭悋心,故偏说四也。

[校注]

①烦恼的异名,比喻烦恼能使人心身不自在。

②修罗,“阿修罗”的略称,常与帝释天战斗的鬼神。天主,诸天的帝主。

2.饶益众生戒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聚畜财物”,此下第二,明有四戒,谓摄众生戒也。所言四戒者,第一戒别明以财摄众生,第二戒通明四摄法摄取众生,第三戒拔众生现世苦果,第四戒断众生苦因。四戒两双:初二止自为之恶,后二止弃他之恶。初二止自为恶者,一明不自为受乐果,次明不自为行乐因。后二止弃他之恶者,初明不弃物更受苦果,后明不弃物行苦因。此四摄生义尽。

初文为二:第一明不自为己聚畜财物。[1]“凡有所受”下,第二明为救众生。问:菩萨何故不为身畜财?答:为身畜财,但身自得乐,为他畜财,则与一切乐。又为自畜财,则豪善不生,为他畜财,则恒发无作。又为身畜财,则属五家,为他畜财,则属自己。又为身畜财,不得常财,为他畜财,自得常财。又为己畜财,则长悭贪,为他畜财,则知足少欲。胜鬘受此一戒,令我等学之,愿一切人畜一豪财,不隔三宝,无碍四生。又为他畜财,不说净不犯长物罪。

[校注]

①意指世间财物为王、贼、火、水、恶子等五家所共有,不能独享,无须强求。

[释评]

[1]第六戒,不蓄财。

第二戒中亦开为二:初明不自为己行四摄法[1]“为一切众生”下,第二,为一切众生行四摄法。问:行四摄法本是为他,云何言不自为己行四摄耶?答:自有菩萨虽行四摄,以摄善归己。是故今明为他行摄,则摄善与他。又四摄摄他,即似如贪他属己,是故明不自为己。问:前已明布施,与今四摄中施何异?答:上别明布施,今通辨四摄。又上直明布施,救其交切之苦。四摄中施,摄令住理。是故为异也。“以不染爱心”者,凡行四摄,摄取众生,多起爱心。令知能摄、所摄皆空,故不起染爱也。“无厌足心”者,从今时至后际,常行四摄,故无厌足也。“无碍心”者,行四摄时,怨亲平等也。又不染爱者,行四摄时,于亲人不起染也。无厌足者,于中人无懈怠也。无碍心者,于怨憎人无隔碍也。离此三种,故能摄受四生也。

[校注]

①四摄法:(1)布施摄,包括布施财和法,使众生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2)爱语摄,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勉,使众生生亲爱之心,依附我而受道。(3)利行摄,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加以摄受。(4)同事摄,随众生所乐而同其所作,引导他们入道。

[释评]

[1]第七戒,无作四摄法。

“世尊!我从今日若见孤独”下,此第三,拔众生苦。前明有苦,次辨拔苦。无父曰“孤”。老人无侍曰“独”。重牢曰“幽”,谓深远无人处也。枷锁称“系”。患之轻者曰“疾”,重者称“病”。不安曰“危”。障碍为“难”。数穷称“困”。逼恼名“苦”。亦得以为五双。孤独一双,据无眷属。幽系一双,约罪轻重。疾病一双,据其差甚。危难一双,就其自他。困苦一双,据其内外。经本不同,或云“厄难”,或云“危难”。馥法师云:“对下安隐,应云危难。对下饶益,应云厄难。”则二义俱通。但厄是灾厄,危是危亡,此二皆是障难也。“终不暂舍”者,上来叙苦,今欲拔苦。初明不舍苦,“必欲安隐”,正明拔苦。“安隐”者,安隐上五双众生也。无二亲者,为作父母。无侍者,为作儿息。乃至困苦者,令得安乐。“以义饶益”者,义者,道理。非唯损彼而益此也。又安隐者,与出世乐因。饶益,与其出世乐果。脱苦已后,任其所从,不相妨碍,故名“然后乃舍”也。“世尊!我从今日”,第四拔苦因。或亦前是拔现苦,今是拔当苦也。[1]

[释评]

[1]第八戒,不舍众生。

今总释四戒。虽有四戒,不出慈悲。前两戒大慈与乐,后两戒大悲拔苦。与乐中,初一与现乐,次一与未来乐。又初一与世乐,次一与出世乐。又初一与乐果,后一与乐因。大悲戒中亦二,初一拔现苦,后一拔当苦。又初一拔苦果,后一拔苦因。又初一别拔人间苦,后一总拔一切众生苦。[1]故下折伏摄受,明世、出世利,故知遍拔一切苦。[2]又初一拔其轻苦,后一拔其重苦。又初一拔其少时之苦,后一拔其长时之苦。

[释评]

[1]四戒的精神是慈悲。

[2]第九戒,折服、摄受众生。

就文为三:第一、叙恶因众生,略明不舍,第二、广明不舍,第三、释不舍意。捕鸟故名为“捕”。养猪羊鸡牛,称之为“养”。余屠杀等,事别非一,不可具举。是故总言诸恶律仪也。以罪众生,各有律仪戒,品类不同,故言诸恶律仪。又解恶法名律,无作之罪,合此律仪式,故称为仪也。律仪多少,经论不同。依《涅槃经》说有十六:牛、羊、猪、鸡,为利故养,肥已转卖,即以为四。利故买,买已屠杀,复以为四。通前为八。捕鱼为九,捕鸟为十,猎师十一,劫盗十二,魁脍十三,两舌十四,狱卒十五,咒龙十六也。依《杂心论》说有十二:屠羊为一,养猪为二,养鸡为三,捕鱼为四,捕鸟为五,猎师为六,作贼为七,魁脍为八,守狱为九,咒龙为十。此十与前《涅槃经》同。屠犬十一,伺猎十二。此异前。此十二与《涅槃》所说有同异者有六。彼此是一,名字少异。一捕鸟,二捕鱼,三作贼,四屠脍,五守狱,六咒龙也。屠羊、养鸡猪等,《杂心》中合之为三,《涅槃》中说之为八。猎师伺猎,《杂心》中说之为二,《涅槃》合之为一。是等彼此离合互异。《杂心》中屠犬,《涅槃》中略无。《涅槃》中养牛、羊二种及两舌,《杂心》中略无。是等彼此有无互异也。如《涅槃》中十六,略为四不善律仪摄。劫盗一种,即是劫盗。两舌是两舌,即是有绮语。余者是杀业。若通取咒龙,亦得名绮语。但多取咒龙为杀方便也。《杂心》中十二,略为二不善律仪摄。作贼一种,是盗不善。自余是杀不善。此等犹自狭于《成实》身口七不善律仪也。问:几捕、几养、几非捕养?答:捕鸟、捕鱼、猎师是“捕”摄。养猪、羊、牛、鸡是“养”。余非“捕”、“养”。正作恶因,未肯受化,始终须拔,故云“终不舍置”也。[1]

[校注]

①八,【原】【甲】【乙】本作“六”。

[释评]

[1]不舍恶因众生。

“我得力时”下,第二,广明不舍,即是正断恶因也。力有二种:一者势力,二者道力。势力者,菩萨或时受于王位,能遮断之;或作天龙神鬼,令其舍离恶业。道力者,菩萨以道德之力,现通变化,断其恶业。问:前救苦中何故不尔?答:拔苦理亦须力,但今为明拔苦与乐,人皆乐从,不须强力。降恶就善,违情难化,人多不从,故求强力。“于彼彼处”者,所作恶者非一,故称彼彼。刚强应伏,伏令离恶。柔软应摄,摄令住善,故名“折伏摄受”也。[1]

[释评]

[1]不舍刚强、柔弱众生。

“何以故”下,第三,释折伏、摄受之意。“何以故?”者,即是问也。问意云:菩萨但应摄受,何故复行折伏?又问意者,菩萨何故行折伏、摄受二种事耶?“以折伏摄受令法久住”者,此下即是答也。凡有二益:一、令众生得世间益,二、令众生得出世益。一一中有二句。初二句,第一令法久住,即是上弘大法,天人充满,恶道减少;下益众生,使其改恶修善,修善故天人充满,改恶故恶道减少。“于如来所转法轮”,第二得出世益,亦二。初明佛转法轮,即是上弘大法也。如来所以不出世、不转法轮者,良由众生无善感佛。众生若改恶修善,便感佛出世转法轮也。转法轮者,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而得随转”者,佛今已解化于前人,前人依佛教修行,亦得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故言随转也。次合四句为三:一、正明法久住,二、正益人天,三、终致出世。由行恶犯戒,则正法毁灭,恶道增长,障生无漏。令断其恶,故法得久住,天人增长,终置圣果也。“见是利故”者,见众生得世利出世利,是故行折伏摄受事也。[1]

[释评]

[1]说明菩萨为什么不舍众生。

3.摄善法戒

“世尊!我从今日”下,释此一戒不同。有人言:“十戒为二:前九受世教戒,第十受正法戒。”今明摄善法戒。然摄善即是正法,摄善之外无别正法,故三戒摄一切戒尽也。[1]

[释评]

[1]第十戒,摄善法戒。

就文为二:第一、正明戒体,第二、解释。初言“摄受正法终不忘失”。有人言:“正法者,即六度行也。摄者,摄六度也。故言摄受正法者,只以摄受正法不忘失故,六度便得成也。”有人言:“诸法实相理,名为正法。证法在心,名为摄受。一证常然,名不忘失。”然正法语通,若理若行皆是正法,故备取此二现于后文。问:忘失是何惑耶?答:忘失是无明独一痴使也。[1]

[释评]

[1]何谓善法(正法)。

“何以故”下,第二、解释。此中应有问答。“何以故?”即是问也。问意云:不摄受正法,此有何失?摄有何利而言不得忘失?“忘失正法者”下,第二,答也。就文为二:初明忘失之损,次辨不忘之益。损中又二:前别明损,后总结也。就别明失,凡有二:一者,从初至“摄受正法欲”,明忘正法则退圣。“随所乐入”下,第二明不得越凡。初又二:第一明失乘三义,第二明失乘两欲。失乘三义者,乘有三种,谓乘性、乘随、乘得。忘失正法者,谓失乘性。乘性即是实相理。“忘失正法则忘失大乘”者,第二明失乘得。乘得即是乘果。乘由实相理成,既忘失实相,则忘失大乘也。“忘大乘则忘诸波罗蜜”者,第三忘失乘随。乘随谓因也。以随顺实相以修诸度,故以诸度故名曰乘随。问:此释出何文?答:龙树《十二门论》云:“大分深义,所谓空也。若通达是义,则通达大乘,具足六波罗蜜,无所障碍。”“大分深义,所谓空也”,所谓乘性。“通达是义”,则通达大乘,即是乘得。“具足六波罗蜜”,即是乘随也。彼论与此经文义全同。[1]

[释评]

[1]不守此戒,则不得大乘之义。乘三义:乘性、乘随、乘得,引龙树菩萨的论文来解释。

“忘波罗蜜者则不欲大乘”者,上来明忘正法失于乘三,今明失于两欲。初辨忘失六度之因,则于佛果大乘无欲乐心也。“若菩萨不决定大乘”者,决定,谓信也。“不决定”,明于大乘无信。既于大乘无信,则于实相正法之理无欲乐心也。前明于佛果无欲,后明于理无欲。佛果望理,由理果成,故理为本,以果为末。故无本末二欲也。若欲于佛果,则欲于正法。若不欲于佛果,则不欲于正法,故文相接也。若约位论者,忘失大乘,谓忘失佛果,忘失诸一切波罗蜜,则忘失十地。于大乘不欲,则无内凡三十心。于正法不欲,则无外凡十信。此四摄一切位尽,从本以至末也。此四位得成者,初正法实相观明晦,故有四种阶位。故忘失正法,失此四位。后摄受正法中亦明四位,谓广大、无量、得一切佛法、八万四千。今之四位,即是后四中,则是“无量”及“得一切佛法”之二位也。今之大乘,即是后“得一切佛法”。今之波罗蜜及二欲,此三位并摄入后之“无量”。后但明二者,“无量”谓因,“得一切佛法”谓果,但明因果二义。故今三位属因,一位属果。今欲广忘失之果、过,故开为四。后欲明因果之义,故合之为二,至后当显。[1]

[校注]

①没有证得真如的有情,总名凡夫。分内外两种:得相似解的为内凡,未得相似解的为外凡。小乘以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的三贤位为外凡。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善根位为内凡。大乘以十信位为外凡,十住已上的三贤位为内凡。

②原注:“初”恐“约”字。

[释评]

[1]不守此戒,则错失因果,失去修学大乘的内在动力。

“随所乐入”下,上辨明忘正法故退圣,此明忘正法故不得越凡。既于实相之理无欲乐心,则随虚妄所乐,便入三有,故永不得越凡。有人言:“就位释之,凡有六阶,从上向下次第论忘失。‘忘失正法者则忘大乘’,是第一阶,谓失佛果。诸佛得果,大人所乘,故云大乘。乘依理成,理是正法,故不成彼乘,是以言忘。‘忘大乘者则忘波罗蜜’,是第二阶,失十地行。十地所行名波罗蜜。忘正法者,非直失彼佛果大乘,亦失十地波罗蜜行。波罗蜜义,后当释之。‘忘波罗蜜者则不欲大乘’,是第三阶,失初地心。初地发心求佛大乘,名欲大乘。忘正法者,非直失波罗蜜行,亦失初地欲大乘心。‘不决定大乘则不能得摄正法欲’,是第四阶,失解行心。‘不决大乘’,犹前文中不欲大乘。欲于大乘,决定趣向,故名‘决定’。解行发心,求初地上摄受正法,名摄正法欲。忘正法者,非直失彼初地之中决定欲心,亦失解行摄正法欲。‘则不能得随所乐入’者,是第五阶,失种性心。前一不能,括通此句。乐入,犹前摄正法欲。前正法欲,于初地上摄受正法,愿乐趣入,故名乐入。种入种性所行,随彼乐入,名随乐入。忘正法者,非直失前解行地中摄正法欲,亦失种性随乐入行也。‘永不堪任越凡夫’,是第六阶,失种性前善趣行心。善趣位中修习净信,能越凡地。忘正法者,非直失前种性随乐,亦失善趣,故不堪忍越凡夫地。”良由诸行皆依理成,故忘理者,诸行皆失。此皆应得不得,名失也。[1]

[校注]

①种入,【原】【甲】本无。

②入,【原】【甲】本作“行”。

[释评]

[1]不守此戒,不能超越凡夫。

“我见如是”下,上来第一别明过失,今第二,总结也。“又见未来”下,上第一明忘失正法之损,今第二、明不忘之益。而言“未来”者,若据胜鬘一人,据今受时为现在,说后时为未来。若就二人,胜鬘为现在,胜鬘已后为未来。“摄受正法菩萨”者,出未来证理之人也。“无量福利”者,还翻上失也。“此受十大受”者,结归大宗也。菩萨摩诃萨义,如《法华疏》释:得实慧故名菩萨,得方便慧名摩诃萨。又得般若故名为菩萨,得大悲故名摩诃萨。又具智慧故名为菩萨,具福德故名摩诃萨。声闻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缘觉中根,从义立名。缘者十二因缘名为义。菩萨上根,从果立名,菩提者无学果智也。求此果智,故名菩萨。声闻一超,但能超凡,故受一名。菩萨二超,故有二名。菩萨者超凡也,摩诃萨者超圣也。所谓有大心大行大愿,故名摩诃萨。[1]

[释评]

[1]守菩萨戒,得名菩萨。

(三)请证除疑

“法主世尊现为我证”下,第三,请证除疑。[1]就文为二:初明请证,次辨除疑。所以须请证者,十戒难行,恐胜鬘有言无事,是故请证。佛既现前证我,必能行此十事,即是如说而行。凡有二句:初明佛亲现前,简非隔世。则对面前,故名为现。“唯佛世尊”下,第二句、正请。明佛内心现知证法。自有对面,未必现知,今对佛面,佛复现知。“而诸众生”下,第二,除疑。就文亦二:初明除疑请瑞,第二、明大众疑除,欢喜发愿。就初又二:前明生疑,次辨除疑请瑞。“而诸众生”者,辨所为之人也。“善根微薄”者,显须为所以,亦是起疑之因也。“或起疑网”者,正明生疑。薄善则疑、厚善不疑,所以称“或”。“以十大受极难度故”者,上明起疑之因,今明起疑之缘,即释生疑也。“度”谓究竟。恐胜鬘但有十受之初言,未能究竟到度彼岸,是故疑也。故俗书云:“靡不有初,尠克有终。”“彼或长夜,非义饶益”下,出生疑之过也。非义饶益,谓失现在善法利也。“不得安乐”者,疑既在心,或当起谤,则未来受苦,故云不得安乐也。又非义饶益者有苦,不得安乐者无乐也。“为安彼故”下,第二断疑请瑞。前请瑞,问:何故偏请华及音声?答:华令彼见,声使其闻。问:佛何故不自发言印证?答:不须佛言,空自声出。如自所誓,则取信为易也。又佛若发言,谓是人情,是故默证。正明感瑞。“彼见妙华”下,第二、睹瑞疑除,欢喜发愿。初明发愿。“世尊悉记”下,明佛记其所愿也。

[校注]

①尠,xiǎn,同“鲜”。

[释评]

[1]愿力大,唯恐人不信,所以要请求佛证明、除疑。这样宏伟的愿行,也说明佛性、一乘不可思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