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生太苦与心性本觉的对象观

人生太苦与心性本觉的对象观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认为,人生两个字,一是空,二是苦。任何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形成都以对人性的研究为前提,佛教对人性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佛教认为,人都有觉心,即人都有佛性,这是人的道德动能所在。印度佛教认为“心性本净,客尘所染”,而进入中国后则认为,“心性本觉,妄念所蔽”。这都表明了佛教对人的自我觉悟能力的信任与乐观。

第三节 人生太苦与心性本觉的对象观

佛教把愿意接受佛理佛德教育的称为“信众”。佛教有其独特的人生观与人性论。

一、人生太苦,要关心,要拯救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说,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讲苦是人生的本质,集谛是讲人生苦的原因,灭谛是讲解脱人生苦的理想境界,道谛是讲解脱痛苦的途径。

佛教认为,人生两个字,一是空,二是苦。有二苦、四苦、五苦、八苦、一百一十苦,乃至无量诸苦,有内苦、外苦,身苦、心苦,从生到死都是苦。人生有八苦,作为自然存在物,生、老、病、死都是苦,作为社会存在物,还有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即色、受、想、行、识),人的生命过程苦,精神生活苦。苦是普遍存在,人概莫能外;苦海无边,无穷无尽。佛教认为人生在世,“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人都无例外地生活在痛苦的折磨之中。“五道众生,共在一大狱中。”(东晋郗超《奉法要》)总之,一切人都苦,人的一切都苦。

儒家只关注人的道德应然不同,佛教的全部教义就建立在对人生苦的关注与解脱追求之中,适应了人的心理需要,所以易于得到人们的信从回应。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状态的精神一样。”(1)这是说得很透彻的。

二、心性本觉

任何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形成都以对人性的研究为前提,佛教对人性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佛教认为,人都有觉心,即人都有佛性,这是人的道德动能所在。印度佛教认为“心性本净,客尘所染”,而进入中国后则认为,“心性本觉,妄念所蔽”。前一句是从人的质性角度讲,后一句是从人的能力角度讲,“本净”是“本有”,是现有,是已然;“本觉”是“始有”,是当有,是应然。净心指的是人的本质,觉心指的是人的本能,这两句话是说人都有自觉自悟的本性与能力。《华严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成佛主要靠自己排除客尘,摒弃妄念,直指本心,不假外求。“心性本觉”说肯定了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的自生成能力,人要进入佛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是只有靠外力才能实现,而是靠自力就可以达到。佛教有“一念三千”之说,也是说人的自觉自悟能力,“三千”即“三千种世间”,指的是世间的复杂与多元,人的一个念头就可以达到“三千种世间”,即“介尔有心,即具三千”。这都表明了佛教对人的自我觉悟能力的信任与乐观。

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佛教教义中本来有一个问题,即“一阐提”能否成佛的问题,《大般泥洹经》中说:“如一阐提,懈怠懒惰,尸卧终日,言当成佛,无有是处。”像一阐提这样的人是不具信心、断了善根的人,是永远成不了佛的人,“一阐提辈永离菩提因缘功德”。佛教传入中国后,竺道生则认为,“阐提是含生,何无佛性事”,“一阐提者,不具信根,虽断善犹有佛性事”(《名僧传抄》)。“一切众生,皆当成佛。”“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妙法莲华经疏》),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善性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人人都能进入“涅槃”世界。佛性是常,佛性是我,是否能成佛,不在于他,而在于我,在于“自觉”、“自悟”。佛与众生的区别不在于信根之有无,而在于悟与不悟。慧能认为,“本性是佛”,“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佛与众生的区别就在于一“悟”一“迷”之间。佛教还认为,佛性只在众生之中,离开众生无佛,这个观点充分肯定了众生自身的价值。

这些观点在思想道德道德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它宣布了在佛性面前众生平等的思想,表明了对一切受教育者的同样的尊重和信赖,是对当时社会上弥漫的门阀思想的有力冲击,也彰显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自信,即不存在思想道德教育无能的对象与区域,这也与儒学的“人人都能成圣”思想相衔接。

从佛教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人性观、佛性观中可以知道,佛教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面向众生的,也是很得人心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