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顺应转型时期的变革,实现自身的超越和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就成为德育的必然选择。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是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和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有机结合的德育观,其基本命题和核心理念就是人不仅具有适应性,而且具有发展和超越性。

一、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这给德育工作明确了方向。德育绝不是用一个模具来统一塑造所有的人,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不是采取约束人的方法来谋求一时的效果,而是既构建学生共同的精神支柱,又让其丰富生动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全面提升其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顺应转型时期的变革,实现自身的超越和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就成为德育的必然选择。

(一)以人为本德育观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是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和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有机结合的德育观,其基本命题和核心理念就是人不仅具有适应性,而且具有发展和超越性。

1.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基本”

面对人的有机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和规律,全方位关注个体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努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命取向,全面提升生命的质量和品位,为人的需要生成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2.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资本”

视人为社会的第一资源,致力于以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既承认德育与其他教育的差别性,尊重不同阶段、阶层的人的选择性,又凸现德育的价值,使受教育者从德育中获得他们希望获得也应该获得的收益,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形成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人力资源,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3.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

把人本身作为社会设计和社会实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人及其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发展,张扬个性,提升人格。面对人生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要求,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判断性,发挥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格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他律和自律的统一,知识传授和人格完善的统一,促进理性认知和非理性情感陶冶、意志磨炼以及行为养成的有机整合。

(二)以人为本德育观的现实目标

以人为本的德育观要求德育集中体现党的宗旨以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体现对人的充分关注,致力于改善人自身的内部关系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体说来,以人为本德育观的现实目标有如下主要内容:

1.促进人自身“和合存在”

就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言,现代德育所追求的目标在于构建身心健全、灵肉和合的“真我”,在目标内容层面,充分地展示道德浸染和伦理渗透给社会诸领域带来的积极影响;在目标行为层面,自觉地参与到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角度提供人生标准。

2.促进人与人“和睦相处”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工本来导致交往依存度的提高,结果却因为过度的竞争使人类交往变得无序,以至人与人之间互信度不高,阶层之间认同度下降,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平受到挑战。于是,人们重新把目光投向社会德育,希望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德育理念,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的德育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用道德给人类支撑友爱的蓝天,构筑诚信的大厦,播撒互助的种子,使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成为人们共同追求、自觉遵守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3.促进人与自然“和善相处”

在人类与自然的交往中,看似没有什么道德问题,其实,只要存在关系,就会同时存在调节这种关系的伦理价值。因此,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二者的和善相处,就成为转型时期社会德育的历史使命——善待自然,就是善待子孙后代,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4.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人是社会的主人,社会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的推动才能实现。然而,在转型时期,人与社会之间存在诸多不和谐现象。解决问题的出路就在于切实加强和改善德育,促进公平和正义,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以人为本的德育新观念的具体要求

1.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标准

一个面向21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德才兼备。德才兼备是成才立业、奋发有为的前提。一个人如果志大才疏,固然成不了才,但如果没有优秀的思想品德,也难以成就事业。这里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靠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另一个是: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中国古代强调做君子,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备,才会对理想、信念、道德、责任进行升华。

2.道德价值:全面发展的内涵

教育的本性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人来源于教育、生成于教育、提高于教育,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人类应该怎样存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也就是说,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的。但在这个问题上往往认识错位,重智轻德。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塑造,必然导致学生片面发展,有智商但没智慧,有知识但没有文化,有文化但没有教养,有欲望但没有理想,有目标但没有信仰,有青春但没有热血。

道德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的主导倾向是:重视现实,轻视理想;热衷功利,漠视义理;珍视个人,忽视社会;关注物质,鄙视精神;趋附感性,拒斥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概念首先是道德教育的概念,教育事业首先是一项杰出的道德养成事业。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道德人格、道德品质的培养比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难,更根本、更重要。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一个工具化的人只能机械的完成一件事情。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

3.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的主导

人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形成发展,不仅取决于知识要素,更重要的是受到健康情绪的激励,高尚人格的引导,意志力量的支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驱动。当代社会,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尤为突出。在任何领域,情商较之于智商都更加重要。情商就是有自信,有自知之明,有自律,和人的关系处理得很好,有同情心,工作主动投入,有热情。情商的培养是对人性的一种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完善。情商教育目标就是具有充实的精神世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合适的情趣动机,完善的情感生活和健全的心理环境。情商实际就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做人处事的道理。

4.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的底蕴

21世纪,认识世界的重大发现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成果,都将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西方科学与东方哲学的结合,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1世纪要求创新人才必须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科学知识是客观世界的知识,人文知识是精神世界的知识。人文学科是研究人本身的科学,包括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文学是幻想,历史是记忆,哲学是思维结果。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主要依靠文化的积淀。人文学科具有体验性、教化性和评价性特点,它可以使人的情感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升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从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实现高情感与高科技的联姻,人文气质与科学精神的合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核心

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没有创造性。人无个性必平庸,个性愈强,愈能出类拔萃,取得成功。如果求全责备,舍长择短,扼长补短,只能助长平庸,抹杀卓越,埋没人才。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很难说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可能是一种畸形发展。我们要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合格达标的基础上支持冒尖,在规范要求的同时发展个性。个性是教育的灵魂。高校教育应从标准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多样化、个性化。以往高校教育工作强调标准化,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来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标准化教育对人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阻碍作用。现今用人单位选人出现一种新观念。他们认为,性格比能力重要,原因是如果一个人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但一个人如果性格不好,改变起来就很困难。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部分,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教育工作要尊重学生的特点、爱好、追求、兴趣,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