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看一遍不行,要看五遍

看一遍不行,要看五遍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0年12月,毛泽东与赴北京工作的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军长李德生将军谈话。毛泽东从政治、军事等方面对这场皇位争夺战作了解剖分析。毛泽东对此极为赞叹。《后唐灭梁》又称,梁将康延孝投降李存勗,受到信任。梁主每出一军,不能专任将帅,常以近臣监军,决定进军和行动,近日据称要在十月大举,分兵四路前来。

看一遍不行,要看五遍

1970年12月,毛泽东与赴北京工作的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军长李德生将军谈话。毛泽东说要读《红楼梦》,接着又提出《天演论》和《通鉴纪事本末》也要看。他说:“《通鉴纪事本末》是中国历史的简明读本,我喜欢看这本书。看一遍不行,要看五遍。”(《李德生回忆录》第378页)

毛泽东熟读《通鉴纪事本末》,在很多篇中写有批语,如《石勒寇河朔》称赞石勒首席谋士张宾知己知彼、正确分析当前格局时写下批语:“分析方法是极重要的。”《伪楚之乱》说刘裕部刘毅、何无忌几次破江陵,诛尽桓玄余党事时写下批语:“有毒必发,毒尽方止。桓振之类是也。”《太宗平吐谷浑》说吐谷浑悉烧野草、使唐军马无草疲瘦时写下批语:“夏烧野草,随烧随长,况烧可尽乎?”《宪宗平淮蔡》说裴度不尽如诏旨,仍上疏报告时写下批语:“多此一举。”《钱氏据吴越》称赞书生罗隐时写下批语:“昭谏亦有军谋。”《孟知祥据蜀》称孟知祥能败董璋时写下批语:“有强大的战略预备队。”(《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97—311页)

毛泽东所批语的诸篇,几乎多是写战争、写谋略,而为他最有感受的是《废帝之乱》和《后唐灭梁》两篇。

刘彧据建康,终于全胜

《废帝之乱》是说南朝刘宋皇帝刘子业(废帝)被诛杀后,继位的湘东王刘彧(明帝)和盘踞寻阳(今江西九江)的刘子业三弟晋安王刘子勋的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

毛泽东从政治、军事等方面对这场皇位争夺战作了解剖分析。开始,刘彧实力颇弱,亦仅据有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和周边丹阳、淮南等数郡,而刘子勋却受到众多州郡的拥戴,刘彧派专使去说服徐州刺史薛安都,薛安都却把刘彧派的专使留做部属;刘彧向青州刺史沈文秀征兵,沈文秀却被薛安都拉拢过去,刘彧派孔璪去拉拢刘子勋的长史孔觊,但孔璪却投奔了刘子勋。刘彧虽已做了皇帝,却是势单力孤,所谓是“京都无百里地”,“四方贡什,皆归寻阳,朝廷所保,唯丹阳、淮南等数郡,其间诸贼,或应子勋。”但刘彧却化险为夷,在四面楚歌的格局中,善用将才,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最后全面歼灭了刘子勋的军队。

毛泽东很关注这个变化,在篇名“废帝之乱”四个字下,用粗黑铅笔,密密地加了旁圈,旁圈右侧,又重笔画了两条曲线,并作批注:“刘彧据建康,四方皆反,内线作战,以寡对众,以弱敌强。以蔡兴宗为谋主,以刘休若、刘休祐、刘休仁、吴喜、任农夫、张永、萧道成、王道隆、刘勔、沈攸之、黄回、吕安国、张兴世、刘嗣祖诸人为将帅,终于全胜,可谓奇矣。”(《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99页)

刘彧的聪明,首先是采纳了蔡兴宗的谋略。当刘子勋各路人马进逼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危急之际,蔡兴宗建议:“今普天同叛,人有异志,宜镇之以静,至信待人。叛者亲戚,布在宫省,若绳之以法,则土崩立至,宜明罪不相及之义。物情既定,人有战心,六军精勇,器用犀利,以待不习之兵,其势相万耳。愿陛下勿忧。”毛泽东在此段文字的天头上画了三个圈。蔡兴宗又说:“逆之与顺,臣无以辨,今商旅断绝,米甚丰贱,四方云合,而人情更安。以此卜之,清荡可必,但臣之所忧,更在事后……既平后,方当劳圣虑耳。”毛泽东对此分析和远虑,逐字加以旁圈,在天头上画了三个圈。

毛泽东认同蔡兴宗所提的建议,因而称他是“谋主”。

毛泽东在批语中提到的刘休若、刘休祐、刘休仁三人,其中巴陵王刘休若东讨孔觊军,山阳王刘休祐西讨殷琰军,建安王刘休仁都督征讨诸军事。刘彧分东、西两路出击,并采用蔡兴宗建议:凡有亲属在寻阳者,“罪不相及”、“勿以亲戚为虑”、“居取如故”。

毛泽东在批语中对参与讨伐寻阳刘子勋的几个表现杰出的将领加有旁圈:吴喜、任农夫、王道隆、沈攸之、张兴世。吴喜以河东太守任建武将军,率精兵三百东征。吴喜在河东太守任上时,“性宽厚。所至,人并怀之”,毛泽东对此句加了旁圈。吴喜军由国山大破,并先后占领义兴(今江苏宜兴)、义乡和吴兴,直至钱唐(今浙江杭州)。任农夫以司徒参军督护,率军合吴喜占义兴、向吴郡,尽取三吴之地。御史王道隆率军至晋陵,且攻占宗城。

毛泽东很关注寻阳太守沈攸之,他在有关沈攸之这段文字上,写上“沈攸之”三个字,并画了三个大圈。抚军将军、都督前锋诸军事殷孝祖战死后,沈攸之拥戴江公兴为帅,后又多次夺粮、断粮道,直下寻阳城,杀死刘子勋。龙骧将军张兴世,以奇兵夺得重地钱溪,会合吴喜、任农夫等部,大败敌军,使得形势急转直下。毛泽东对此极为赞叹。还特地于张兴世建议夺钱溪语处,批注“张兴世”,以示关注。

刘彧就是依靠这些人取得了最终胜利。毛泽东对这些战例相当关注,认真地阅读各场战争的起伏变化,对其中的若干军事策略,都作圈划、批注。他把刘彧彻底打垮对手刘子勋的过程视作军事史上“内线作战,以寡对众,以弱敌强”的一个典型范例。

此时审机独断,往往成功

《后唐灭梁》写的是五代的朱梁被沙陀李氏所灭亡的战争。毛泽东对这段历史尤感兴趣,写了很多条批语、评论。在《后唐灭梁》篇题旁,逐字加了旁圈。

梁末帝贞明四年(公元918年)冬,晋王李存勗攻打大梁(今河南开封),因指挥不当,宿将周德威战死,梁军围攻,几经反覆。当梁兵再次反攻时,声势甚大,“晋兵望之有惧色,诸将以为敌军未尽集,不若敛兵还营,诘朝复战”。毛泽东对此并不同意,在此句边画了一串叉。天平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阎宝曰:“王彦章骑兵已入濮阳,山下惟步卒,向晚皆有归志,我乘高趣下击之,破之必矣。今王深入敌境,偏师不利,若复引退,必为所乘。诸军未集者,闻梁再克,必不战自溃。凡决胜料敌,惟观情势,情势已得,断在不疑。王之成败,在此一战。若不决力取胜,纵收余众北归,河朔非王有也。”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曰:“贼无营垒,日晚思归,但以精骑援之,使不得夕食,俟其引退,追击可破也。我若敛兵还营,彼归整众复来,胜负未可知也。”王建及擐甲横槊而进曰:“贼大将已遁,王之骑军一无所失,今击此疲乏之众,如拉朽耳。王但登山,观臣为王破贼。”王愕然曰:“非公等言,吾几误计。”李嗣昭、王建及“以骑兵大呼陷阵,诸军继之,梁兵大败。”毛泽东对这几段文字大加赞赏,逐字加了旁圈。并对全篇作了批语:“此战必不可少。”(《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307页)

《后唐灭梁》又称,梁将康延孝投降李存勗,受到信任。康延孝向他揭露梁必亡之理,主懦臣下专权,按行贿多少授官。梁主每出一军,不能专任将帅,常以近臣监军,决定进军和行动,近日据称要在十月大举,分兵四路前来。康延孝建议:“臣窥观梁兵聚则不少,分则不多。愿陛下养勇蓄力,以待其分兵。帅精骑五千自郓州直抵大梁,擒其伪主,旬月之间,天下定矣。”毛泽东对这段话,逐字加了旁圈。

李存勗听了此建议大为高兴。但诸将听到梁军大举进攻,以为难守,提出与梁讲和,以黄河为界,休兵养马,候日后有力量,再设法对付。毛泽东对这一主张,逐字画了一串叉,对这种看不清形势、畏缩妥协的言论极不赞同,写下批语道:“已成摧枯之势,犹献退兵之谋,世局往往有如此者。此时审机独断,往往成功。”(《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309页)

李存勗持反对“与之约和,以河为境”的意见,单独征求枢密使郭崇韬的意见。郭崇韬说:“陛下不洗澡,不解盔甲,日夜征战十五余年,目的在于报家国之仇也。现在做了皇帝,民众都盼望天下太平。今天才取得郓州尺寸之地就要放弃,怎能来日再夺得中原呢?倘若听取那些退避意见,我恐怕将士都要瓦解,日后食尽分散,虽是划河为界,可又有谁为你守卫呀?我曾经询问康延孝,度以料彼,日夜思之,成败之机,决在今岁。”梁主将所有精兵都交与段凝。段凝是个地道的庸才,不能临机决策,无足可畏呢。郭崇韬最后建议:“降者皆言大梁无兵,陛下若留兵守魏,固保杨刘,自以精兵与郓州合势,长驱入汴,彼城中既空虚,必望风自溃。苟伪主授首,则诸将自降矣。”

毛泽东对郭崇韬这段话,大加赞赏,逐字加旁圈,还在天头上作批语:“仍康延孝之意。”(《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309页)

英雄所见略同。李存勗听取他们建议,先挫败了进攻郓州的王彦章部梁军,获得大胜,继而直取大梁,灭梁,前线各路梁军闻风即降、即散,李存勗获得成功。毛泽东非常赞赏这次战役,为之作了批语:“康延孝之谋,李存勗之断,郭崇韬之助,此三人者可谓识时务之俊杰。”(《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308页)

李存勗很有决断、善断。在进攻大梁前夕,破釜沉舟。《通鉴纪事本末》称:“帝遣魏国夫人刘氏、皇子继岌归兴唐,与之诀曰:事之成败,在此一举;若其不济,当聚吾家于魏官而焚之。”毛泽东读此也很赞赏,对这一段文字逐字加了旁圈,并写有批语:“生子当如李亚子。”(《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310页)

“生子当如李亚子”,出自李存勗对手朱温之口。李存勗在潞州三垂冈大败梁军时,朱温闻军败,既惧而叹说:“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

毛泽东在读《旧五代史》和《通鉴纪事本末》时,对李存勗在战争中善于决断而最终成大事极其赞赏,他对李存勗建立后唐的功绩是评价很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