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等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党的十五大上,他系统地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明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一项基本内容;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重要论断。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提出

如果用实践的观点理解文化现象,会把文化看成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它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将文化的一般内涵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而提出的,是一个创新性的文化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指将社会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它是社会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个由经济政治和文化组成的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等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工作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物质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分化,社会上出现了诸如拜金主义、封建迷信、贪污腐败以及“黄、赌、毒”等丑恶现象。

对此,邓小平同志强调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邓小平阐述了一系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他还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现代化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

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信念和精神支柱,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强调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实行开放政策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会对人民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我们要用教育和法律手段解决这个问题。

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要反对封建主义残留的不良影响,抵制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强调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和其他各种专家,思想文化和教育战线上的同志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绝不能削弱,对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要以说服教育为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不闻不问。强调党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从小事抓起,其中最关键的是党风建设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党的十二大在邓小平一系列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两个文明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为了更好地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第一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些重要论述都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

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并且发展了邓小平关于要正确处理两个文明建设、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关系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建党70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整体”,我们不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同时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上,江泽民多次阐述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在党的十五大上,他系统地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明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一项基本内容;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六大报告进而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这些重要论断表明了我们党充分认识到了文化与经济和政治越来越紧密联系的历史发展趋势,深刻揭示了文化在当今时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坚持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不断深化关于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论断,这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而且也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的认识。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这一论断把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联系了起来,把民族的文化素质、文化底蕴、文化创新提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

此后,我们党对文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并且采取了更加明确、有效的措施来切实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展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进一步确定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观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造更多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优秀文化产品。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则进一步提出了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意见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必须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强大的动力。

李长春同志指出,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强调在当前,要解放思想,并且转变观念,最重要的是全面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更加明确地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三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是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1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文化发展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思想舆论,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氛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保证。并且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上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提出了四项措施,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胡锦涛表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这条道路,符合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文化建设发展规律,同时也引领文化的繁荣和惠民,应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天起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不仅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且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多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根本所在。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一切领域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宣传,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理论性、原则性问题上的正确观点,在思想界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江泽民则更进一步明确指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在新的历史阶段,胡锦涛更加深刻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在当前社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抵制和消除一切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不断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的文化。

首先,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补充、互相联系、相互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理想”是指既要有共产主义的理想,也要有现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这个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有道德”就是要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新型道德,它的具体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有文化”就是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智力和科技水平。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有纪律”就是指要有自觉的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地遵纪守法。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整体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始终按照“四有”这样一个整体标准去培养人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其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文化建设在内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都要既着眼于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远的理想和目标,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奋斗过程。培育“四有”公民指明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在现阶段,加强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来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逐步使全体公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的纪律观念和较高的文化素质,使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使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最后,培育“四有”公民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关系,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鞭策自己,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负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引导青少年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掌握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知法守法懂法护法的合法公民。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服务于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首先,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方面的变化。因此,面向现代化的文化必须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文化。在当今我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文化必须为经济现代化这个中心服务,使文化建设着眼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是我们一切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只有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精神文明建设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才符合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面向现代化的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安定团结、和谐的人文环境,培育一个建立在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还要求我们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现代化为坐标思考和解决文化发展中的所有问题,使先进文化服务于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其次,先进文化还必须是面向世界的文化。自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浪潮逐渐席卷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科学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出现了迅猛增长的势头,世界逐渐缩小成一个地球村。在这一浪潮的影响下,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在闭关锁国,在封闭的状况下独自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必然受到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在全球化浪潮下,不仅人员、科技、资本、信息、商品可以在国际范围内流动,文化产品、文学艺术、文化价值观也可以在各国家、地区间自由流动,这就导致了各个国家和民族间思想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的激烈碰撞。

任何民族文化都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种,都将受到来自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中国也不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们不仅引进了资金、技术,西方的各种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纷纷涌入。因此,我国发展先进文化不能在闭关自守的状态下独自进行,必然要面对来自其他文化的竞争甚至是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浪潮下,面向世界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有一种历史的、开放的、全球性的眼光发展文化事业,正确处理先进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必须吸收借鉴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做到“洋为中用”,并在此过程中注意保持中国先进文化的民族特色,使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结合起来。

最后,先进文化还必须是面向未来的文化。现实的文化仅仅是川流不息的历史时空中的一个微小的点,我们既不能忽视这个点去幻想未来,也不能站在这个点上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而必须立足于现实,面向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任何文化如果不着眼于未来,不能及时跟上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就会成为落后的文化形态最终将会被历史所淘汰。因此,我们在发展先进文化时,要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使文化发展方向符合未来社会的需要,适应未来人类文明的要求。只有在文化建设中发展面向未来的文化,才能应对世界文化之间的竞争,才能不断创新、勇于探索,开拓发展先进文化的新天地。

第四,社会主义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它渗透在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

在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帜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处于领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在21世纪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坚持产生于10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呢?还有没有必要坚持呢,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一种理论要不要坚持,不在于产生的时间长短,而是决定于它正确与否。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根本上来讲,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所决定的。

马克思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工人生产劳动的实践,是指导工人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上没有一个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能够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命运紧密的联系起来,也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真正反映工人阶级与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100多年来它始终与时代同行,不断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继承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情势下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绝不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绝不含糊。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全体人民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灵魂所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和共同理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历史也很好地证明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是时代的选择,只要坚持走这条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都极大地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共同理想的信念,激励着我们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团结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的客观要求,它能够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与个人的幸福,同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及爱国者的共同意愿和利益。只有形成共同的理想,才能更好地促进政党关系、宗教关系、民族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和发展,才能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在社会和谐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揭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成为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崇高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对于人民群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只有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条件。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同志也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鼓舞着各族人民勇于拼搏、奋发图强。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领域。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和现实升华,是被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种时代精神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相互交融的,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不断激励人们推动社会发展、时代前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了“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的信念,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国内环境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勇于变革、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辅相成,有时候二者融为一体。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大庆精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这些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进行了精辟的概括。

孔繁森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特别是在“雅安地震”中所表现出来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团结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强音。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坚持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我们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民族意识、民族品格和民族气质之中,成为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中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筑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样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所在。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它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了实处、有了依托,人们践行有了遵循的规则。

荣辱观,是人们对于荣誉和耻辱两个范畴进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理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只有明辨荣辱范畴,掌握褒贬尺度,人们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分清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

胡锦涛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原则的具体化,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反映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确立了人们的行为价值尺度。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的表达。它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而且也发扬了我们党的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民族特色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结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固有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肥沃土壤,又深刻反映着中国今天的发展和进步。江泽民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做到古为今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专门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取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观念形成上反映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是对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就十分注重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其突出表现就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早在1979年10月,邓小平就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进而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强调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和成败,并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的论断。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而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一战略布局中的作用。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关系到我国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旺发达,并进而强调在把物质文明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党的十六大以来,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做出了新的贡献。这就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塑造和教化的功能,能够陶冶人、塑造人、培育人,提高人的素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是否有丰富的文化繁荣和民族精神,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但也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面对这样的形势,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努力建设先进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使它在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中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与努力建设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一样,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只有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才能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从而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和智力支持,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为改革和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我们过去之所以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取得胜利,之后成功地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进而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树立了共同的理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此外,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先进的生产技能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很难想象,在一个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没有发达的教育和先进管理,没有大批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的国家里,能够顺利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从而能够有效地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和泛滥,在思想上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经济建设这方面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并且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是如果我们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导致社会风气坏下去,即使经济再成功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会在另一方面变质,从而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腐败和贿赂横行的世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指导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原则。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也决定着文化的性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文化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们都知道,《同一首歌》是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于2000年设立以来,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的火爆正是因为坚持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两为”方向,既弘扬主旋律,又以鲜活的实际、火热的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为文化发展与创新的丰富土壤和不竭源泉。《同一首歌》的成功实践表明,文化建设只有深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才能深深持久扎根于亿万人民群众中去;只有回答和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并反映生活本质,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只有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才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深刻总结了文化建设的经验,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要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在学术问题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在艺术上提倡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健康说理的批评和反批评。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

注意区分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政治问题的界限。对政治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对学术问题,要提倡学术民主,平等讨论,相互切磋。对思想认识问题,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引导,努力析事明理,解释疑惑。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文化是实际的写照,文化是生活的反思,文化是实践的提炼。鲜活的生活实际、火热的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丰富土壤和不竭源泉。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文化建设才能回答和解决现实的问题、反映生活本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时代的高起点,不断推动文化观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的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准确把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变化的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多给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做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化承接着过去又昭示着未来,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优秀文化遗产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之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因此要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以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博采众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当然,无论是对待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我们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繁荣是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是目的;管理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利保障,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要坚持重在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行业自律等手段,推进文化领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