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实践方面看认识与认识的反映模型

从实践方面看认识与认识的反映模型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通常认为,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两个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出了反映论的认识模型(“反映论”是列宁提出的认识论的理论模型,并不存在所谓的“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从思想渊源方面说,反映论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直接引申。实质上,反映论也是从客体方面看认识的认识论结论。

(二)从实践方面看认识与认识的反映模型

继马克思从方法论的高度揭露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之后,恩格斯在分析18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时,进一步从理论内容上指出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局限性:一是“上一世纪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表现在认识论上就是不懂得或不能说明人的认识的能动特点;“这种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8],从而也不能把人的认识理解为一种过程。恩格斯指出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局限性,正是为马克思所揭示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视角或方法上的片面性所导致的两个消极后果。

要克服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理论内容上的这两个局限性,关键在于从方法论上改造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亦即变更从客体方面看认识这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视角。为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概念引入认识论,指出对于人的认识应从实践方面去理解,应“当作实践去理解”。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实践方面去理解认识的能动性。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9]人和自然界、主体和客体之间既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实践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对象的活动,正是在实践活动中,主体既改造着客观世界,又改造着自身的认识能力。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只看到了认识活动中客体向主体的单向运动,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认识置于实践的基础上来理解,从而揭示了主客体之间的双向动态关系。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费尔巴哈说我们的‘我’只是因为受客体的影响才认识了客体。马克思反驳道:我们的‘我’因为自己对客体的影响才认识了客体。”[10]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人,人的活动在本质上是社会的实践活动,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客观历史性活动。因而,建立于实践之上的人的认识能动性具有社会的历史的特点。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实践方面去理解人的认识过程。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只是把认识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静态感性直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将认识看作是以实践为起点、基础、动力和归宿的辩证过程。正是在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实践改造中,对象的属性和本质才得以暴露,认识才得以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列宁语)。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毛泽东语),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人们通常认为,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两个基本特点。实际上,二者之中,实践的观点更为根本。这不仅是因为实践的观点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首创,而辩证的观点只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改造,更为重要的是,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辩证的观点从属和根源于实践的观点。总之,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首要的、基础性的地位,就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方法的精髓。

那么,建基于能动的实践活动之上的认识如何具有客观性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出了反映论的认识模型(“反映论”是列宁提出的认识论的理论模型,并不存在所谓的“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者中只有费尔巴哈使用过“反映”一词,但他提出的是认识的感性直观模型,主张认识的本质是感性直观)。如果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概念是用以扬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片面性,那么其反映概念则是为了克服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抽象性。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列宁首次明确地在认识的本质的意义上使用反映概念并对之作了系统论证。按照列宁的解释,反映论实质上是“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物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的知觉和表象是物的映象。”[11]

的确,反映论坚持了认识的客观性。但是,人的认识实质上由三项要素构成:自然界、人的认识能力以及认识结果,后者包括概念、范畴等等[12]。这三项要素构成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两种关系:一是认识结果与自然界或客体之间的关系;二是认识结果与主体的认识能力之间的关系。反映论仅仅涉及到认识结果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它注重的仅仅是认识结果的客观性;即使是在认识结果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中,反映论强调的也只是认识结果的客观根源,而未揭示其客观性的生成过程。因此,反映论所坚持的认识的客观性实质上是认识的客体制约性,它并没有说明人的认识的能动性和辩证性。

从思想渊源方面说,反映论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直接引申。前述从德谟克利特的“影象说”到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论,是反映论的理论前驱。他们之中,费尔巴哈是明确地使用了“反映”概念的哲学家,例如他说:“只有那通过感性直观而确定自身、而修正自身的思维,才是真实的、(着重号为引者注)客观的思维——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思维。”[13]反映论把认识视为主体关于客体的映象,而“映象”也就是对客体的“复写”、“模写”、“摄影”,可见它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作印子、印记、音符、镜象等一类的东西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把认识理解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由客体向主体运动的产物。实质上,反映论也是从客体方面看认识的认识论结论。

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同的是,反映论不仅仅是哲学思辨的结果,它有其直接的实验科学基础,这就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从词源学上说,“反映”(Reflection)与“反射”(Reflex)同根且由后者演化而来,而“反射”最初是一个几何光学概念。正像黑格尔所说:“反映或反思(Reflection)这个词本来是用来讲光的,当光直线式地射出,碰在一个镜面上时,又从这镜面上反射回来,便叫做反映。”[14]17世纪,笛卡儿从生理物理学角度,第一次将“反射”一词用来说明人的非随意动作。18世纪的J.阿斯特律克在生理学中首先使用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反射”概念,“它的意义只是‘被反映着’或‘反映’,如在镜子里一样”[15]。19世纪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进一步提出了大脑反射的思想,他推断脑的种种心理现象,都不过是客观刺激作用而产生的脑的反射活动。继谢切诺夫之后,巴甫洛夫以反射概念为出发点,通过大量的实验对反射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类,认为条件反射现象是大脑两半球活动的中心特点,是心理活动的普遍原则。列宁的反映论就是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为科学背景而建立起来的。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基本公式是刺激—反应。他得出这一公式的直接实验对象主要是动物(狗),其遵循的是“纯粹客观”的方法,即只相信可观察的事实。但是,正如巴甫洛夫所说,在关于脑的工作的知识方面,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比通过客观研究所认识到的那一点东西多得不可比拟。现代控制论表明,即使作为动物心理学研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也有待完善,因为在刺激—反应之间实际上还存在一个反馈环节。何况人毕竟不同于动物,人的思维活动也无法观察。因此,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及其刺激—反应的基本公式推广于人类认识缺乏根据,否则,人的认识与动物消极地适应环境的活动就不复有任何本质区别。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以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为科学基础的反映论仍然不能体现人的认识的能动辩证性质。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其创立初期本是为了克服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消极性和直观感,将实践概念引入认识论,确立了从实践方面看认识的视角,但其所提出的认识反映模型却又实质上属于从客体方面看认识的认识论结论,认识的被动态和静态感依然如故。这一表面上矛盾的现象实非偶然。问题在于,虽然人的认识活动是建立于实践基础之上的,但毕竟不同于实践活动。实践是主体运用物质工具在外部世界改造客体的对象性活动,认识却是主体利用符号系统在思维内部对客体进行的观念加工;实践是主体将自身的本质属性在客体中加以对象化,而认识则是主体将客体的本质属性予以主体化,用黑格尔的话说,实践的目的在于消除客体的片面性,而认识的目的在于消除主体的片面性。因此,认识过程的辩证本性不能仅仅归结为认识和实践的循环递进,认识的能动性与实践的能动性各自具有不同的内涵。如果说从实践方面看认识的视角强调了实践的能动功能的认识论意义,展示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那么认识本身的能动性则本来就置于这一视角之外。于是,从实践出发没有说明认识活动本身的能动特点和辩证过程,也就成为十分自然的事情。

总之,从实践方面看认识的视角及其认识的反映模型,并没有将认识的客观性与能动性内在地统一起来。实践概念只是为我们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奠定了基石,为了建构大厦本身,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我们还必须实现认识论研究视角的新转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