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基本原则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6]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也多次指出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稳定压倒一切”的重要原则,并把“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作为我们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这一基本经验的关节点来加以强调。适度的原则,也是我们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运用适度的原则来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是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

(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基本原则

“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所以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领导艺术。”[24]在带领我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党成功地运用了这一领导艺术,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若干重要基本原则,它们是我们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基本经验的最集中的体现。

1.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大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有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因此,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时,我们党始终坚持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把保持稳定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道理很简单:中国人这么多,底子这么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25]“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6]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也多次指出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稳定压倒一切”的重要原则,并把“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作为我们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这一基本经验的关节点来加以强调。可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是我们党处理全部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首要基本原则。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要求我们努力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都极其复杂,我们肩负的任务都极其繁重,我们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都极其艰巨。在前进的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风险都可能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都可能出现。如果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思想懈怠,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风险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临阵就会手忙脚乱,我国政治社会的稳定大局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郑重地告诫全党说:“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27]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也要求我们把战略上的长远谋划与战术上的精心安排有机结合起来,既注重为社会的长远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注意预防和及时化解现实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从战略上考虑,我们始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把发展放在首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稳定;从战术上考虑,我们又必须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努力把各种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切实做好维护稳定的工作。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还要求我们在产生重大不稳定因素和社会面临失稳危险的情况下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军队和政法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职能作用,决不迁就和姑息任何人和事,决不向不稳定因素退让。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能够平安渡过一些危急关头,靠的就是这一条。对此,邓小平同志曾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凡是妨碍稳定的就要对付,不能让步,不能迁就。……中国不能乱,这个道理要反复讲,放开讲。”[28]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在不同时期也多次指出,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密切注意和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严厉打击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要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2.灵活运用适度的原则

适度的原则,也是我们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运用适度的原则来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是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实践证明,我们党确定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要始终遵循这个方针,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统观全局,精心谋划,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29]可以说,灵活运用适度的原则,是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的具体体现。

灵活运用适度的原则来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认真地研究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和发展的节拍,特别是要使其体现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经济工作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既要抓住发展的机遇,又要抓住改革的机遇。越是改革抓得好的,就越能推动经济的顺利发展。如果不抓改革,只是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其结果必然是发展不能持久。要认真研究和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掌握工作节拍。要使改革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如果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处理不当,特别是如果盲目地追求过快发展而贻误改革的时机,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灵活运用适度的原则来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也必须认真地研究国情,研究社会的承受能力和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使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其相适应。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各地和各行各业的发展不平衡,国家的财力、物力还不充裕,人们的心理调适也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在深化改革、推进发展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个基本国情和重要现实。如果一边是大量的矛盾和问题,一边还要一个劲地加足马力,那是承受不了的,是要翻车的!做任何事情,不能只顾局部利益,而不考虑整体利益;不能只考虑一时一地的经济发展,而不注意整个经济社会全局的稳定和发展;不能只单纯地算经济账,而不同时算社会账、政治账。“各项改革和发展,都要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不要一下子都铺开。要先务当务之急,不搞不急之务。”[30]“出台一项重大决策,要思前想后,缜密论证,充分考虑到对群众的心理预期可能带来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使群众感到安心、放心,对未来充满信心。这对维护稳定和促进改革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31]

灵活运用适度的原则来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尤其需要高超的领导艺术。灵活运用适度的原则贵在“灵活”、重在把握好“度”。一方面,在条件既已具备的情况下,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和发展。改革和发展必然面临稳定难题,推进改革和发展总是有风险的。“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了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32]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改革和发展又不能急于求成,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不能超出社会各方面能够承受的程度。像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那样,不全面权衡利弊得失,侈谈什么“长痛不如短痛”,企图用激进的“休克疗法”来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是根本不能达到目的的,它就好比是用休克的办法来给人治病,结果不仅没有治好病,反而使病人的休克差一点变成了真正的死亡

3.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重要结合点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关键是要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也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只要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我们就一定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矛盾,即使出点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好办。而要赢得群众的拥护,最根本的是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33],努力使广大群众共同享受到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果。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重要结合点,是我们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又一重要基本原则,它体现了我们党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根本价值取向。

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就是党和国家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它是我们坚持党的宗旨的具体表现。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八十多年来,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更加充分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中,不仅其中的一条专门强调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其他两条也都内在地贯穿着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34]胡锦涛同志强调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而制定和实施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根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而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就是要求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可见,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也是我们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要注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从长远看,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能够使各种利益格局、利益关系更加趋向合理,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但是,在改革和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的受益程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差别,因而难免会出现各种利益矛盾,如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因收入分配方面的差别而产生的矛盾,等等。这些利益矛盾,大量的是认识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党的优良传统,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使广大群众充分理解、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发展大业,使他们顾全大局、自觉维持社会稳定。

把实现和维持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还要注意“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35]。对于那些涉及大多数群众利益的问题、那些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我们尤其要审慎、妥善和尽可能快速地加以解决。当前,在一些地方,困难群众人数较多,干群关系紧张,腐败现象严重。这些情况如果处理不及时,处置方式不妥当,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和冷暖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是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定要带着浓厚的感情帮助解决,切实把中央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感到党和政府是真心诚意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的,也才会真心诚意地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配合党和国家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注释】

[1]《礼记·经解》。

[2]《论语·为政》。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0页。

[6]《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

[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页。

[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226页。

[10]《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7页。

[12]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1998年第24期。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

[14]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43页。

[1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16]《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

[1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2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页。

[2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112页。

[2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页。

[2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1页。

[2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

[27]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2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6页。

[2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页。

[30]《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216页。

[3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6页。

[3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3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34]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究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

[35]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究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