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形态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

社会形态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国内学界倾向于认为,《手稿》对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发展理论的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就在于提出了以人的发展为线索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我们认为,不应把马克思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尺度的社会形态分析,湮没在人的历史发展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它具有后者不能替代、囊括的丰富思想内涵。《手稿》的社会形态发展理论的最大理论成果,就是对一种特定的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所做的首次系统、全面的分析。

(四)社会形态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

过去国内学界倾向于认为,《手稿》对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发展理论的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就在于提出了以人的发展为线索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这种看法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即看到了马克思《手稿》从人的历史发展的维度划分社会形态的一面,但却忽视了《手稿》划分社会形态的另一重要维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马克思从这一维度对人类具体社会形态所做的重要探讨。我们认为,不应把马克思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尺度的社会形态分析,湮没在人的历史发展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它具有后者不能替代、囊括的丰富思想内涵。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具体社会形态的历史哲学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类历史原生形态的新探索

在这一手稿中,马克思在对亚洲、欧洲、美洲各国的原始公社制度作了认真的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明确将“原始公有制社会”(他有时把这种社会形式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确认为具有世界历史普遍意义的人类历史原生形态,接近于提出五大社会形态系列中的“原始社会”的科学概念,并将奴隶制社会、农奴制社会视为人类历史的派生形式,这是他在探索人类历史原生形态的思想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其晚年全面制定原始社会理论的重要前提和思想起点。在此之前,马克思曾在其早期的一些著作中,对人类历史的原生形态,从哲学的角度作了一些概括性的描述,譬如他在40年代中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曾提出“部落所有制”的概念,并将这种所有制形式视为人类历史的第一种所有制形式。50年代初以来,马克思逐渐对东方国家的原始公社制度及其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兴趣,并发现在欧洲、美洲、非洲的一些国家也存在类似的公社制度和土地所有制形式,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存在着土地公有制和共产制生产、生活方式。《手稿》提出的“原始公有制社会是人类历史原生形态”的思想,正是对自己40年代以来探索人类历史原生形态问题的研究成果(特别是50年代初以来探索原始公社问题的研究成果)的哲学概括和理论升华。在《手稿》中,由于掌握了关于世界各国原始公社制度的大量有说服力的科学资料,马克思明确断言:原始公有制社会,是“一切文明民族的起点”;(3)“奴隶制、农奴制等等总是派生的形式,而决不是原始的形式,尽管它们是以共同体和以共同体中的劳动为基础的那种所有制的必然的和合乎逻辑的结果”;(4)“以私人交换为基础的生产制度,最初就是这种原始共产主义在历史上解体的结果。”(5)

2、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首次系统、全面分析

《手稿》的社会形态发展理论的最大理论成果,就是对一种特定的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所做的首次系统、全面的分析。这种分析不仅仅是经济学、历史学层次的,同时也是哲学层次的。也可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经济学、历史学分析从具体科学的层次,首次系统、科学地说明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和实质、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和机制、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及经济运动趋势,从而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的首次系统、透彻认识;哲学分析则借助于经济学、历史学相关科学成果,同样系统、透彻地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起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社会特征、历史功绩、历史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第一次达到了对一种重要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系统、全面认识,使唯物史观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理论趋于完备、系统化。(6)具体来讲,《手稿》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哲学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起源的说明。《手稿》借助于经济学、历史学科学事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合理说明了: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条件的历史性分离,以及自由劳动者阶级的历史性形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源和形成的决定性前提。

2)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社会特征的说明。这些特征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是资本家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全部生产是服务于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即使科学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劳动者的私人劳动之间是彼此分离的,私人劳动只有通过交换这一中介才表现出社会性;资本表现为全面统治社会生活的异化的权力;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呈现普遍异化的形式,人与人之间是分裂、对抗的关系等。

3)对资本主义历史功绩的说明。用马克思的话说,资本主义的伟大文明成果、历史功绩,突出地体现在它所实际造成的“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上。(7)此外,资本主义所导致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使人类摆脱了在自然面前的被奴役地位,使自然服从于人的需要,也为人类的彻底解放、个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决定性的物质前提。

4)对资本主义历史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说明。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其一,资本主义生产是在尖锐的对抗和矛盾中运行的,“通过尖锐的矛盾、危机、痉挛,表现出社会的生产发展同它的现存的生产关系之间日益增长的不相适应”。(8)其二,它是以直接剥夺劳动者的自由发展空间和他们的片面化、畸形化为前提的,不懂得劳动者个人的全面发展、主体性的全面发挥,才是社会生产发展的最大动力。其三,既然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和全部财富是建立在资本家对工人的经济剥削和工人的片面化、畸形化的基础上的,那么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对抗、阶级斗争就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在透彻分析资本主义历史局限性的基础上,他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发展趋势:“这些定期发生的灾难(即经济危机——引者注)会导致灾难在更高的程度上重复发生,而最终导致用暴力推翻资本”;(9)“用暴力消灭资本,这是忠告资本退位并让位于更高级的社会生产状态的最令人信服的形式。”(10)也就是说,资本主义蕴含的危机和矛盾,必然导致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革命的发生和新的社会形式的诞生。

3、对未来社会经济特征的第一次实质性探讨

在40年代的一些著作中,马克思曾从历史哲学角度探讨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作为自由人联合体而存在等等,但尚未充分结合经济学研究成果,对未来社会的经济特征做出实质性的科学规定。对未来社会经济特征的第一次实质性探讨,正是在《手稿》中实现的。《手稿》在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形成全面、透彻的认识的基础上,揭示了代替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

1)劳动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首要经济规律。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11)“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12)“社会必须合乎目的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13)

2)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劳动充分实现了社会化。较之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性质将发生根本改变,单个人的劳动从一开始就成为社会劳动,个人劳动的产品从一开始就成为共同的、社会的产品。因此,不论个人所创造的或协作创造的产品的特殊物质的形态如何,“他用自己的劳动购买的不是一定的特殊产品,而是共同生产中的一定份额。”(14)

3)劳动者和劳动条件实现了重新结合。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的分离,是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前提,也是资本奴役劳动的现实基础。代替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重新结合,将原来作为奴役工人的手段的劳动条件,重新掌握在社会化了的、联合起来的劳动者手中,从而消除劳动的异化性质,实现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社会财富的真正占有。

4)全面发展的个人成为最大的现实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不断压缩,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反过来,“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15)

《手稿》的上述探索,是马克思晚年的《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进一步探索未来社会经济特征的重要思想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