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拟就延安时期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作一简略论述。为此,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新闻宣传事业的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新闻媒体是中国共产党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对敌伪开展思想舆论斗争的重要工具。马列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旗帜和理论基础。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杨 洪 张 帆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由低潮转向高潮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及严酷的斗争,在注重根据地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军事建设、教育建设的同时,对新闻宣传工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不仅是对广大民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斗争胜利的重要阵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新闻宣传事业,从新闻宣传政策的制定到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新闻宣传网络的建设等,做了许多扎实而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本文拟就延安时期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作一简略论述。

一、高度重视新闻宣传事业的建设

延安时期,在错综复杂的军事和政治环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不仅要直接对敌开展军事和政治斗争,还要在思想宣传领域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较量。为此,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新闻宣传事业的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

首先,强调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贴近群众。无产阶级新闻宣传是党的喉舌,传达党的声音,代表党的意志。因此,在无产阶级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决反对新闻宣传工作中的自由化和独立化倾向。1941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在《关于统一各根据地内对外宣传的指示》中,要求各根据地“一切对外宣传均应服从党的政策与中央决定,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省委、区党委负责同志的公开发言,尤应严格遵守此原则”。“许多违反党的政策与中央指示的言论之公开广播,与各地对外宣传工作中独立无政府状态”必须迅速纠正。

广大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本力量,无产阶级新闻宣传事业只有贴近地方民众生活,经常报道民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增强国家和民族意识,并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才能达到团结和教育人民的目的。1944年,毛泽东读了《抗战日报》后曾就报纸如何地方化做过一个批示:“本地消息,至少占两版多至三版。排新闻的时候,应以本地为主,国内次之,国际又次之。对于外地与国际消息,应加以改造,对新华社的文章不能全登,有些应摘要,有些应印成小册子。不是给新华社办报,而是给晋绥边区人民办报,应根据当地人民的需要(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否则便是脱离群众,失去地方性的意义。”[1]

其次,注重加强新闻媒体的建设。抗日战争时期,新闻媒体是中国共产党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对敌伪开展思想舆论斗争的重要工具。因此,只有加强新闻媒体建设,党才能更好地开展民众教育和对敌斗争。193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要求“从中央局起一直到省委、区党委、以至比较带有独立性的地委、中心县委等,均应出版地方报纸。党委与宣传部均应以编辑、出版、发行地方报纸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1941年6月20日,中宣部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中,指出“必须善于使用一切宣传鼓动的工具,熟知它们一切的性能。在近代科学和技术发达的条件之下,许多科学上的成就,都应该运用到宣传鼓动上来,尤其是近代的印刷业、无线电及电影等等,成为近代宣传鼓动的有力工具。”“在现代无线电业发展的情形下,以及中国交通工具困难的情形下,发展通讯社的事业,无线电广播事业,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在党的统一的宣传政策之下,改进现有通讯社及广播事业的工作。”党在这些政策与指示中,提出加强报纸、杂志、通讯社、电影、无线电广播等新闻传播媒体的建设,尤其是强调将最新科技成就应用于新闻宣传中,这就促进了根据地新闻媒体的建设和发展。

再次,重视新闻宣传事业的人才培养。党的新闻宣传人才队伍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只有培养出相当数量的政治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知识精湛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党的新闻事业才能得到迅速发展。1941年6月20日,中宣部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中指出“在高级党校内设立专门培养宣传鼓动工作者,报纸编辑,及新闻记者的科系,是非常必要的”。同年7月,中宣部又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中要求“无论在编辑、通讯、出版发行方面,都须有足够的有专门修养的干部,党组织必须努力搜集这类干部,并有计划的培养这类干部。在高级党校内可设立新闻班来训练这类干部”。党的这些政策与措施,加快了根据地新闻人才队伍的建设。

二、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

新闻宣传事业是党的喉舌,它能够及时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传达到党的各级基层组织以及广大民众中,它在党的整体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延安时期,党在积极进行新闻宣传实践的同时,特别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要严肃、准确、及时向广大民众传播党的声音,党和边区的各级新闻宣传单位务必在党的组织原则和工作原则指导下开展工作。

首先,新闻宣传事业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马列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旗帜和理论基础。因此,发展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必须重视对马列主义的学习与宣传。“我们党的宣传鼓动与其他党派的宣传鼓动有基本的原则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原则。”[2]这些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在:我们党所宣传的理论、纲领、政策等,是符合客观真理的,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是符合全民族和全国人民利益的,我们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是与党的行动相符合的。因此,必须对党的宣传干部和新闻工作者加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教育。

与此同时,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坚持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党性原则,这是坚持马列主义和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必然要求。因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为了增强党在革命过程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在无产阶级的新闻宣传中坚持党性原则。所谓新闻宣传中的无产阶级党性,就是指党的新闻传播媒体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服务,要宣传贯彻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无产阶级的党报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集体宣传者和集体组织者,是党的喉舌,党的一切宣传必须依靠党的意志办事,一言一行,一字一句,都要顾及党的影响。“如果报纸只是或者以极大篇幅为国内外通讯社登载消息,那么这样的报纸是党性不强,不过是为别人的通讯社充当义务宣传员而已”[3]。由此可见,坚持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新闻宣传中的核心原则。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使无产阶级的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这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根本价值所在。

其次,新闻宣传报道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这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有效服务、坚持党性原则的基本准则。如果党的新闻报道失真,这必将会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进而影响革命事业的顺利发展。新闻的首要生命就在于其内容的真实性。对此,我们党及其新闻工作者要有深刻的认识。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4]一文中指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他还进一步要求唯物主义的新闻工作者,无论在采访中,还是在编辑中,都要力求尊重客观的事实。1944年3月4日,新华总社在《关于通讯社工作致各地分社与党委电》中,从新闻的真实性与党的革命事业发展的关系方面进一步阐述新闻真实的重要性。“新闻的真实性关系党的宣传工作的信用,应引起最大的注意,在新闻宣传上,我们同样应有实事求是态度,无论是发扬成绩或检讨错误,都应老老实实讲求分寸,不应故意夸大吹嘘,尤其是战绩和统计数字的公布,更应可靠和一致,要知我们党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愈高,各方对我们所发东西的注意愈切,稍一不慎即会引起误会,并给敌人以攻击我们的藉口,对党来说,对中央供给不准的材料,将使上级难以正确了解情况,如根据此指导工作,势必招致错误。”因此,对于新闻媒体报道不真的现象,如弄虚作假、“提高一步”、“集中典型”的错误做法,党和边区政府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再次,新闻宣传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新文风。文风不仅仅是个形式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态度和立场问题。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克服新闻宣传中艰涩僵化的旧文风,建立新鲜晓畅的马克思主义新文风。为此,必须坚决反对“党八股”。“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在宣传鼓动工作方面的表现。不愿或不能揣摩捕捉群众心理的要求,不能提出并解决群众迫切的问题而只是咬文嚼字,故弄玄虚。在文字和语言方面,则不能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话,写得简单,说得明白,而是深奥难懂,枯燥无味。这样就使党的正确政策难以打入人的心坎。”[5]因此,为了保证新闻宣传的良好效果,必须坚决反对党八股和公式化的文风,建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新文风。

因此,延安时期,经过党组织和根据地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探索,初步形成和发展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坚持党性原则为中心,力求内容真实,形式新鲜活泼的无产阶级的新闻理论观。

三、构建完善的新闻宣传网络

延安时期,在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有关新闻宣传工作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以民族利益为重,在极为险峻和艰苦的环境中,克服种种困难,初步建立起以延安为中心的,连接各抗日根据地并向全国及海外辐射的新闻宣传网络。

首先,形成了以新华社为核心的新闻信息收集网络。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既有合作抗日的一面,又有因阶级利益不同而相互斗争的一面。国民党顽固派为了在思想宣传领域压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力量,一方面通过新闻宣传媒体对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诬蔑和指责,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垄断新闻来源,使中国共产党耳不聪,目不明。为了打破国民党顽固派对新闻宣传的垄断企图,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积极发展自己的通讯事业。中国共产党在新闻信息收集方面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发展和完善了新华通讯社,并形成了以新华社为核心的新闻信息收集网络。新华通讯社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建立独立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内部机制。1937—1939年,新华社与《新中华报》是属于同一个机构和同一套人马。1939年,新华社成为独立机构,直接受中央党报委员会领导。其内部组织机制经过调整,逐渐得以完善,设有翻译、编辑、采访和印刷部门。同年6月,新华社进一步调整机构,设立了编辑、通讯、译电、油印四科。其二是在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新华分社,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分社组织和通讯记者网。据统计,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各根据地已有9个新华总分社,40多个分社,拥有一支三万多人的通讯员和记者队伍。[6]由于新华通讯社组织机构的扩张和健全,业务范围迅速扩大。一方面通过抄收国民党中央社和外国通讯社的电讯,为根据地的新闻媒体提供新闻来源;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通讯记者队伍直接收集新闻信息。此外,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随军记者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部队,奔赴前线,采集了大量反映部队生活和战斗的新闻消息及素材。随着以新华社为核心的新闻信息收集网络的初步形成,冲破了国民党对边区新闻信息的封锁和控制,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坚持民族解放斗争的真实信息迅速传向全国及世界。

其次,形成了以报刊、通讯社、无线电广播、新闻电影、新闻摄影等新闻传播媒体相互配合的综合性的新闻信息传输网络。为了发展根据地的新闻传播事业,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加强已有新闻传播媒体的建设,另一方面又积极发展现代化新闻传播媒体。

在已有新闻传播媒体的建设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是:(1)建立了以延安为中心的三级报刊发行网络。当时的一级报刊主要有《新中华报》、《解放周刊》、《解放日报》、《中共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工人》、《中国妇女》、《中国青年》、《中国文化》、《边区群众报》等。除了一级报刊外,二级报刊主要是各根据地根据中央指示创办的报纸,如晋冀鲁豫的《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察冀的《晋察冀日报》、晋绥的《抗战日报》、华中的《江淮日报》、山东的《大众日报》等。三级报刊则是根据地各团体、组织,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指示,创办的墙报(壁报)、黑板报等。这是根据地的基层报刊事业,也是党的十分重要的新闻舆论宣传阵地。(2)推动新华通讯社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新华通讯社不仅是收集新闻的重要机构和组织,而且还承担着传播新闻信息的重任。新华社总社以电讯和通讯稿的形式,一方面与敌后各根据地的分社建立业务上的联系,对其进行指导并与之交流新闻信息;另一方面,为了扩大影响,又创办口语广播和英语广播,向全国以及海外传播信息、开展宣传活动。

在发展现代化新闻传播媒体方面,主要成绩是:(1)创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延安广播电台创建于1940年春天,同年12月30日8时开始试播,呼号为XNCR。延安广播电台的创办,一方面促进了根据地新闻传播媒体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又克服了报刊和通讯社作为宣传手段的局限性,从而提高了新闻传播中的时效性和安全性。(2)试办新闻电影和新闻摄影。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大量国统区新闻人才奔赴延安,党和边区政府不仅给予他们热情的接待和安置,而且积极鼓励他们发挥个人专业技能,投身到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去。在党和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地的新闻电影和新闻摄影事业也逐步发展起来。1938年4月1日,“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发表成立启事。其后又派人去西安、汉口、香港等地购买电影器材。这是根据地人民创办电影事业的初步尝试。同年,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成立(又称延安电影团)。该电影团成立后,拍摄了许多新闻纪录片和电影素材,如《延安与八路军》、《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延安各界纪念辛亥革命30周年大会》、《延安庆祝百团大战胜利大会和追悼会》、《边区生产展览会》、《九·一扩大运动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活跃在淮北的新四军四师,也拍摄了许多电影素材和影片,如《彭雪枫师长追悼会》、《新四军骑兵团》、《新四军部队生活》等。在新闻摄影方面,延安电影团不仅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纪录片和电影素材,而且还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照片,如《白求恩大夫》、《毛主席在延安为八路军作报告》、《南泥湾的战士》、《为群众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等。此外各根据地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摄影机构和团体。晋察冀根据地于1939年2月建立了新闻摄影科,科长为沙飞。冀中和晋绥相继成立摄影科,科长分别为石少华和蔡国铭。新四军于1938年秋在军部驻地成立摄影室。各根据地的摄影机构和团体建立后,拍摄了大量反映根据地生活和战斗的新闻照片。这些新闻照片展出后,一方面提高了党在根据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促进了国内各阶层民众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了解。此外,根据地的新闻画报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地比较著名的摄影画报有《晋察冀画报》、《冀热辽画报》、《战场画报》、《胶东画报》等,美术画报有《前线画报》、《抗敌画报》、《山东画报》、《战斗画刊》、《苏中画报》等。

四、发挥新闻宣传的重要作用

延安时期,不仅是党和人民革命力量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而且也是党的新闻事业在战火中成长壮大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宣传事业发展迅速,党的新闻宣传政策和各项制度得到切实贯彻,各类新闻媒体和新闻宣传机构得到加强,新闻从业人员队伍迅速扩大,形成了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并辐射全国的较为完善的新闻宣传网络,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第一,新闻传播媒体及时有效地宣传了党的抗日方针政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正确而富有战略性的抗日方针政策及主张,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论持久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等。党的这些方针、政策和主张,经过党的各种新闻媒体大规模宣传报道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仅给全国人民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而且坚定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勇气。

第二,有效的新闻宣传工作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动舆论宣传及其所制造的军事摩擦。抗战期间,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在思想舆论上对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不断诬蔑以及歪曲事实的指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宣传媒体和各类宣传机构,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如1943年夏,针对国民党顽固派趁共产国际解散之际所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新华社与《解放日报》紧密配合,对其发动宣传攻势。新华社除转发毛泽东撰写的《解放日报》社论《质问国民党》外,还发表了反映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军民严阵以待,并召开群众集会呼吁团结、反对内战的消息和通讯。在革命舆论的凌厉攻势下,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三次反共高潮被打退。

第三,新闻宣传事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党通过自己的宣传媒体报道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敌战绩和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真实状况,从而有效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在党的新闻宣传部门的努力和动员下,一批批进步青年涌向革命圣地延安。大批中外记者为了深入了解延安根据地的实际情况,不顾国民党的封锁和阻挠,来到陕甘宁边区参观采访。不仅如此,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还推动了以包瑞德为首的美军观察组对延安的实地考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第四,延安时期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的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并奠定了人才基础。延安时期,由于党和边区政府所建立的全新的新闻宣传工作机制,以及颁布的促进新闻宣传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从而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类新闻宣传媒体的建立、新闻人才队伍的迅速扩大以及巨大的宣传效应,使其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因此,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机制的有效运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新闻网络的建立、新闻宣传效能的充分发挥等为建国后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新闻宣传人才,为其后迅速开展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注释】

[1]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120.

[2]中宣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册.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03-104.

[3]中宣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册.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26-127.

[4]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64-272.

[5]整顿“学风”“党风”“文风”.解放日报,1942年2月2日.

[6]白润生.中国新闻通史纲要.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3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