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

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第一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地位和作用的关系,有学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党。

10.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理论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学术界在讨论中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68]。这一观点主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有关论述归纳出来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中央文件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没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提出来,是有道理的[69]。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相和谐的社会,而且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70]

第三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指的“社会”,应是一个具体的发展领域,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构想,又包括相应的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社会治理方略和社会运行机制。和谐的社会不但要稳定、有秩序,而且不能封闭和僵化,要开放并充满活力。和谐社会要求保证基本的公平和正义,能够使人们普遍分享增长和发展的收益。和谐社会不仅包括利益层面的和谐,也包括价值观念层面的和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价值认同的和谐越来越重要[71]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术界普遍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并分别从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转变社会治理模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转型等角度,阐释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学术界普遍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并分别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突破等方面分析其理论创新意义。

第一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创新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当前,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72]

第二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里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73]

第三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的体现,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74]

第四种观点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突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重大认识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并使其更加健全[75]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学术界分别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转变社会治理模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转型等角度,阐释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第一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它反映了我们党历史方位变化对党执政提出的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成熟[76]

第二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使当代人类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进入社会和谐状态,这无疑具有世界意义[77]

第三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了对维护稳定工作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维护稳定工作的内涵,创新了维护稳定工作的思路[78]

第四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彻底从阶级斗争时代转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从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转变为人们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宽容相待;从人们之间的社会分裂转变为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合作;从相互仇恨转变为相互友爱;从社会和国家对人们人格的忽视转变为对人们人格的尊重;从否定传统转变为承认传统;从否定私人的权利转变为肯定私人的权利;从单纯的政治管理转变为治理[7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关系,学术界从党的历史使命、党的地位和作用、执政能力、执政基础、执政本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主要观点如下:

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历史使命的关系,第一种观点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我们党今天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意识为指导[80]。第二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81]。第三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82]

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地位和作用的关系,有学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党。中国共产党要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功能,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就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来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83]

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第一种观点认为,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初是作为执政党加强其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建立和建立的好坏,直接反映着我们党执政能力的强与弱[84]。第二种观点认为,要以创新精神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为此,一是要科学认识党与社会的关系,明确党在社会中的功能定位;二是要确立民主的多元的社会整合方式,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三是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利益协调和社会公正;四是要确认不同利益群体利益诉求的正当性,实现党与群众团体联系机制的转变;五是要建立以执政党为政治主导的、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85]。第三种观点认为,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要求包括很多方面。如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宁的能力,制度规划和建设能力,依法执政能力,政治领导能力,经济调控能力,社会整合与协调能力,反腐败能力,外交和处理对外事务能力,人才吸纳能力,危机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86]

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本质的关系,有观点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突出和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加强执政党建设,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87]

【注释】

[1]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6页。

[2]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45页。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4]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6页。

[5]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页。

[6]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74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页。

[8]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51页。

[9]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92页。

[10]同上书,第927页。

[11]肖前等:《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1~50页。

[12]俞吾金:《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的扬弃》,《哲学研究》2008(3)。

[13]黄楠森:《黄楠森自选集》,重庆出版社,1999年,第312~321页。

[14]黄映然:《也谈“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理论探索》2007(3)。

[15]胡子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不是“实践本体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第13卷第2期,2006年2月。

[16]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体会和讲授建议》,《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

[17]徐崇温:《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胡福明主编:《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4~60页。

[18]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1页。

[19]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6页。

[20]陈中立等:《反映论新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及其在现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43~148页。

[21]杨雄里:《脑科学现代进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8~179页。

[22]陈中立等:《反映论新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及其在现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79~194页。

[23]任俊明、安起民主编:《中国当代哲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521~525页。

[24]曹惊明:《主体选择活动与社会规律作用关系刍议》,《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第49卷第1期,2007年1月。

[25]李大兴:《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根本变革》,《哲学研究》2006(6)。

[26]高国希:《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州学刊》2007(6)。

[27]郭晓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2)。

[28]王志凤:《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其实现条件》,《理论与发展》1997(4)。

[29]马肖燕:《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读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考》,《甘肃理论学刊》1999(5)。

[30]卢希悦:《关于新价值源泉的几个理论问题——新价值源泉概念含义探析》,《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2(2)。

[31]陈承红:《新情况、新问题、新认识——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探讨》,《皖西学院学报》2003(6)。

[32]杨国昌:《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要正确理解价值的源泉》,《中国经济问题》2002(2)。

[33]邓先宏等:《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几个问题的思考》,《经济研究》2002(5)。

[34]钱伯海:《论深化劳动认识的根本关键》,《经济学动态》2001(9)。

[3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7、51页。

[36]晏智杰:《应当承认价值源泉与财富源泉的一致性》,《北京大学学报》2003(2)。

[37]钱津:《对劳动若干基本范畴划分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3(3)。

[38]侯雨夫:《要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39]秦其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广西社会科学》2002(1)。

[40]程恩富、汪桂进:《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经济经纬》2003(5)。

[41]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若干问题的研究报告》,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42]俞景华:《关于私营经济几个理论问题的研究综述》,《经济研究资料》2000(7)。

[43]王天义:《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和剥削现象》,《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7)。

[44]卫兴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不应是商品》,《学习与研究》1993(11)。

[45]何伟:《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商品》,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46]《求是》课题组:《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求是》2001(3)。

[47]李琮、季正矩:《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12)。

[48]姜鲁鸣:《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问题》,《青海社会科学》2000(2)。

[49]常欣欣:《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研究》2000(8)。

[50]张仲秋:《知识经济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研究》1999(12)。

[51]李琮、季正矩:《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12)。

[52]庞仁芝:《在斗争、合作、竞争中把握好二者关系》,《解放军报》2000年8月16日。

[53]黄汉强、杨彦:《略论现代资本主义的阶段性》,《岭南学刊》1990(3)。

[54]戴舟主编:《九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红旗出版社,2001年。

[55]李庆瑞、杜家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社会主义因素吗?》,《光明日报》1999年7月16日。

[56]李庆瑞、杜家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社会主义因素吗?》,《光明日报》1999年7月16日。

[57]洪远朋、申海波、庄宏献:《再论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世界经济》1998(2)。

[58]臧秀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趋向》,《文史哲》1999(6)。

[59]杨作权:《内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社会因素的生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2)。

[60]卫兴华:《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北京日报》2000年9月18日。

[61]赵延民:《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研究》2002(1)。

[62]陶正付、葛桦:《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社会主义研究》2002(1)。

[63]范国华:《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辩证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1(5)。

[64]曹招根:《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研究》2001(3)。

[65]汤光鸿:《从“零和”到共存共赢——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型关系和近期斗争目标》,《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6)。

[66]郭培根:《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唯实》2001(1)。

[67]王宜秋:《关于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3)。

[68]秦连斌:《和谐社会:中国新主题——年来理论学术界关于“和谐社会”研究综述》,《北京日报》2005年3月7日。

[69]李君如:《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笔记8篇》,《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1)。

[70]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关于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求是》2006(6)。

[71]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光明日报》2005年5月17日。

[72]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求是》2005(11)。

[73]《经济日报》评论员:《我党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经济日报》2005年2月21日。

[74]杨春长、张明仓:《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光明日报》2004年11月30日。

[75]江苏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突破》,《光明日报》2005年5月18日。

[76]刘好光:《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秦宣对话:认识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8日。

[77]常修泽:《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人民日报》2005年3月18日。

[78]强卫:《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3日。

[79]李景鹏:《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探讨》,《学习与探索》2005(1)。

[80]李君如:《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笔记8篇》,《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1)。

[81]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关于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求是》2006(6)。

[82]赵子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求是》2005(21)。

[83]贾华强等编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第98~99页。

[84]辛鸣:《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2)。

[85]高新民:《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理论视野》2004(6)。

[86]熊月之主编:《和谐社会论》,时事出版社,2005年,第79~82页。

[87]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求是》2005(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