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宣言》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结晶。在《宣言》产生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宣言》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三、《宣言》产生的思想条件

《宣言》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结晶。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就不可能产生《宣言》。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观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在《宣言》产生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宣言》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宣言》发表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将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他们在一系列著作中初步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就为他们在《宣言》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奠定了理论基石。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主义者鼓吹英雄史观,把历史发展归结为少数杰出人物的活动,看不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历史首先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即劳动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观点,强调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他们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2]因此,变革社会要依靠人民群众,而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少数人身上。

2.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历史活动的前提

历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物质还是精神,这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一个重要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使人类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也就是整个社会历史运动的基础。无论在哪一个社会中,人们都必须首先解决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活动,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就不可能有其他种种社会活动,也就不会有历史。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进一步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他们揭示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他们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3]

3.阶级斗争和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历史前进的直接动力是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这个动力就是阶级斗争,就是革命。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主要是通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阶级斗争来实现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明确指出:“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如冲突的总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等。”[4]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到目前为止,生产力就是由于这种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5]因此,要想变革资本主义社会,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和平改良上,而要通过阶级斗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力量,它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亦称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亦称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指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6]也就是说,当一种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它就必然会被打破,必然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7]这就充分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而决定社会关系。

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相适应的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定的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并且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就提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命题,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的最初表述。这里的“市民社会”主要指现实的经济生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生产关系看成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他们借用传统社会学的术语将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称之为“市民社会”,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他们认为,市民社会“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他们还具体阐明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资产阶级国家实际上“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8]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国家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不依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科学和哲学等意识形式及感情、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唯心主义者把某种精神因素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和动力,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他们全面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他们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9]

7.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一定阶段上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人们为了不致丧失已经获得的新的生产力,不能不去改变陈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迟或早地跟着发生变革。这就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所推动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他们分析了原始部落所有制、奴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相继更迭的历史情况,把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10]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社会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

(二)剩余价值思想的初步阐述

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又一块理论基石。在《宣言》发表前,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类社会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成果中的科学因素,收集和研究了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的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揭示了它的真实运动过程。基本上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思想。他指出:在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某物品是否应当生产的问题即物品的价值问题的解决,本质上取决于生产该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因为社会是否有时间来实现真正人类的发展,就是以这种时间的多寡为转移的。1847年,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在《贫困的哲学》一书中所宣扬的改良主义经济观点,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科学地规定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确定了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依据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观点,论证了经济范畴的历史性,科学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经济范畴,从根本上否定了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视为永恒的自然形态,并把反映这一关系的经济范畴视为永恒范畴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开始了政治经济学中的变革。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的一般特征,它的历史道路、产生的前提、发展的形式和趋势,分析了价值、货币、利润、地租、工资以及竞争、垄断等重要范畴。马克思还在利润形态上考察了剩余价值,明确了剩余价值从哪里产生的问题。针对蒲鲁东否认劳动力是商品的观点。马克思指出:“劳动(指‘劳动力’而言,当时马克思尚未使用‘劳动力’这一概念——引者注)本身就是商品,它是作为商品由生产劳动这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来衡量的。”马克思认为,指出劳动力是商品这一事实,能够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赤裸裸地揭露,把资产阶级最大的秘密戳穿。”[11]当然,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当时尚处在形成过程中,因而对于剩余价值的产生还没能作出科学的说明,但为后来的科学说明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后来在回顾自己的理论形成过程时曾说,在《哲学的贫困》中“还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经过20年的研究之后,变成了理论,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发挥”[12]。1847 年12月,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给德国工人协会发表的《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演说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进一步阐明了剩余价值的思想。马克思指出:“工人拿自己的劳动力换到生活资料,而资本家拿他的生活资料换到劳动,即工人的生产活动,亦即创造力量。工人通过这种创造力量不仅能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并且还使积累起来的劳动具有比以前更大的价值”。[13]尽管马克思的完整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才建立起来的,但马克思的分析表明,他当时不仅知道了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而且知道了它是如何产生的。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指明生产关系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每一种生产关系是暂时地存在于历史的一定阶段。这样,他们就科学地阐明了生产方式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是遵循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的。这些思想后来在《宣言》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在19世纪30~40年代,欧洲流行着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空想社会主义虽然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自己的积极主张,但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的本质,不能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革命作用,不能为无产阶级指明解放的道路。至于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更是严重地妨碍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呼唤着革命理论的指导。为了适应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及其历史使命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处于什么地位,它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在《宣言》发表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充分研究资本主义以及无产阶级状况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问题不在于目前某个无产者或者甚至整个无产阶级把什么看做自己的目的。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存在必然在历史上有些什么作为”。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对无产阶级的污蔑,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和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指出,无产阶级不仅是由于贫困,而且也由于大工业的严酷锻炼,使它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无产者与私有者是私有制社会的两个对立面,“在整个对立的范围内,私有者是保守的方面,无产阶级是破坏的方面。从前者产生保持对立的行动,从后者则产生消灭对立的行动”。“无产阶级执行着雇佣劳动因替别人生产财富、替自己生产贫困而给自己作出的判决,同样地,它也执行着私有制因产生无产阶级而给自己作出的判决。无产阶级在获得胜利之后,无论怎样都不会成为社会的绝对方面,因为它只有消灭自己本身和自己的对立面才能获得胜利。”[14]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论述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它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因而不得不同其他一切阶级发生最激烈的对立;这种阶级形成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就应当消灭他们至今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迄今为止的社会的生存条件,即消灭劳动。”[15]也就是说,无产阶级要实现自身的解放,就必须消灭雇佣劳动制度。

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从而组织同盟、组织成为政党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只有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才能解放自己。“被压迫阶级的存在就是每一个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的必要条件。因此,被压迫阶级的解放必然意味着新社会的建立。要使被压迫阶级能够解放自己,就必须使既得的生产力和现存的社会关系不再继续并存。”“劳动阶级解放的条件就是要消灭一切阶级;正如第三等级即市民等级解放的条件就是消灭一切等级一样。劳动阶级在发展进程中将创造一个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联合体来代替旧的市民社会;从此再不会有原来意义的政权了。因为政权正是市民社会内部阶级对立的正式表现。”[16]总而言之,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趋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已经成为私有制的最后形态,大工业的发展为消灭私有制创造了条件。在《神圣家族》中,他们就指出:“私有制在自己的经济运动中自己把自己推向灭亡。”“随着无产阶级的胜利,无产阶级本身以及制约着它的对立面——私有制都趋于消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又指出:“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机器和货币)。”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逐渐变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消灭私有制。他们认为,“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17]也就是说,消灭私有制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消灭私有制创造了物质条件。

3.阐明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暴力革命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国家政权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夺取政权。《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在明确指出:“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他们还认为,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暴力革命是不可避免的。在《哲学的贫困》中,针对蒲鲁东反对革命的改良主义主张,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仍然是阶级反对阶级之间的斗争,这个这个斗争的最高表现就是全面革命。可见,建筑在阶级对立上面的社会最终将将导致剧烈的矛盾、人们的肉搏,这用得着奇怪吗?……只有在没有阶级和阶级对抗的情况下,社会进化将不再是政治革命。而在这以前,在每一次社会全盘改造的前夜,社会科学的结论总是:‘不是战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战,就是毁灭。问题的提法必然如此。’”[18]在马克思看来,在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要使社会得到根本的改造,暴力革命就是不可避免的。

4.阐明了共产主义革命与以往革命的区别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过去的革命只是用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而共产主义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的最后形态——资本主义私有制。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指出:“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始终不过是按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不过是在哪一些人中间重新分配劳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19]也就是说,共产主义革命要消灭一切私有制,消灭一切人剥削人的关系,使社会财富受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支配。

5.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的发展。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消灭了剥削和压迫,人们的关系都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工种和职业,都有条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失,人们将使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他们将共产主义社会看作真正的共同体,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0]当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说法,其核心思想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有条件能够自由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后来在《宣言》中进行了系统的阐发。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第1版,第103页,第10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194页,第78~79页,第8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194页,第78~79页,第8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115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第1版,第104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124页,第141~142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124页,第141~142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87~88页,第131页,第132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72页,第73页,第98页,第92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72页,第73页,第98页,第9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第1版,第94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12月第1版,第248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347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第1版,第44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90页,第121页,第194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90页,第121页,第194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90页,第104页,第84~85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194~195页,第90~91页,第122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194~195页,第90~91页,第122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87页,第119页,第8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