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要心理治疗技术

主要心理治疗技术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许多心理学家在动物身上和人类被试者身上多次做成。这就是把人体连接于一个由他自己产生的生理反应的回路之中。生物反馈治疗在临床上大多用于心身疾病,当然也有用于其他病理状态和躯体症状的报道。对紧张性头痛的治疗,人们发现采用放松前额肌可以控制这一症状。经过4~8个星期的生物反馈治疗,病人学会了随意控制额肌活动,头痛的次数和强度也随肌紧张度下降而减少或减轻。它利用交互抑制原理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第三节 主要心理治疗技术

一、生物反馈(Biofeedback Therapy)

(一)生物反馈简介

生物反馈也称生物回授,是现代心理学中研究内脏学习的领域之一。这是一种随意地调节身体机能的技术方法。对生物反馈的确切机制的解释目前尚有困难,但其大致原理可以简要地说成:让人知道他本人的生理反应,并进行强化或奖励。在日常生活中,人和动物的许多随意活动都是通过这一原理学会的。例如一个原先不会打乒乓球的人,在第一次打球时,在他挥动手臂和手腕,把球打出去时,感到自己用了很大劲,也看到球飞出去落到哪里。这种“感到”“看到”的情况就是手臂和手腕运动的反馈信息。他可利用第一次打球的后果(情况)来指导下一次的动作。如此重复多次,他就纠正了许多错误和多余的动作,从而学会了打乒乓球。

我们的内脏反应也可以用同样的道理来进行学习。这一设想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勒(Neal MIiller,1967)首先提出来的,并第二次在动物身上获得成功。随后许多心理学家在动物身上和人类被试者身上多次做成。内脏反应与随意运动不同,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自己并不能感觉到,当然也不能控制它们。为了进行内脏反应学习的训练,就得借助现代电子技术。这就是把人体连接于一个由他自己产生的生理反应的回路之中。利用专门的设备,对这些生理反应进行探查、放大,通过记录和显示系统,将这些信息转变为信号或读数。人在识别这些信号或读数时,就相当于自己“看到”或“听到”这些机能的变化了。这样重复探查、显示和识别,躯体内脏反应的学习就得以实现。

(二)生物反馈的应用

生物反馈技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虽然问世不久,但发展很快,势头很猛。有些还在实验室探讨的问题却已经有了过分的宣传。对其应用的效果应该谨慎对待,切勿滥用。

生物反馈的信息,目前常见的是通过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皮肤电反应、温度等显示出来。另外,心率血压血管容积的反馈信息也在临床中经常应用。有关的实验工作也是借助于这些技术设备,并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方法。

生物反馈治疗在临床上大多用于心身疾病,当然也有用于其他病理状态和躯体症状的报道。对紧张性头痛的治疗,人们发现采用放松前额肌可以控制这一症状。利用生物反馈技术就可以选用音响作反馈信号,声音的频率与额肌的紧张程度成比例。经过4~8个星期的生物反馈治疗,病人学会了随意控制额肌活动,头痛的次数和强度也随肌紧张度下降而减少或减轻。对于焦虑神经症病人同样可以额肌放松为训练目标,利用肌电图作为反馈信号,额肌放松与反馈信号多次结合就可显著降低额肌紧张程度,焦虑状态也随之改善。利用肌张力反馈的研究还可应用于许多由神经系统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局部肌肉痉挛、抽动、不全麻痹等。其应用的原理方法是一样的,只是电极的位置有所变化。

生物反馈研究的贡献在于:第一次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条件下做成了内脏反应的随意控制。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部有着深远的意义。生物反馈训练虽然已采用治疗多种疾病,但还处于实验和试用阶段。这是因为这种方法在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首先它并不是对任何人都同样易于做成,这种内脏反应的变化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学习到的,学习效果的稳定性如何,怎样操作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等问题都还不甚清楚。另外,更为重要的是许多有关内脏学习的理论和机制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和深入研究。这就需要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和临床医生进行多方面的大量工作。因此,生物反馈及其治疗虽然已取得某些肯定的进展,但它还在不断创新和改善之中。

二、系统脱敏(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系统脱敏疗法是沃尔普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疗法,是最早应用也是最为常用的行为疗法技术之一。它利用交互抑制原理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

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即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华生(1920)通过条件反射实验成功地使得11个月的婴儿艾伯特对大白鼠产生了恐惧症。并提出了条件性恐怖(如艾伯特的恐怖行为)的减轻和消除办法,认为有四种可能的策略来克服这种条件反射:①通过实验性消退方法;②通过在引起恐惧的客体周围进行“建设性”活动的方法;③在感到恐惧的客体存在的条件下,通过给儿童吃糖的方式“重建反射”;④在恐惧客体存在时刺激催情带的方法。1924年他提出了一个能减轻或消除条件性恐怖的最有效办法——“去条件化技术”,即在恐怖物体出现的同时伴随产生一个愉快事情使之发生竞争反应。琼斯(1924)采用去条件化技术成功地治疗一名3岁儿童彼特的动物恐惧症(他恐怖兔子、老鼠等多种物体)。琼斯的方法是给小儿吃东西时,将放着兔子的笼子逐渐移近,然后把笼子放到小儿座位旁的桌子上,随着耐受性增大,最后彼特能够抚摸和抱着兔子而没有一丝恐惧,与此同时他也逐步消除了对棉花、毛皮大衣、羽毛和老鼠的恐怖。

1958年,沃尔普医生根据他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了交互抑制理论。他将一只饿猫置于笼中,当食物出现它将取食时,突然强烈电击,多次实验后,不但猫出现强烈恐惧反应,拒食出现的食物,而且对猫笼和实验室环境亦引起恐惧反应,形成了猫的实验性神经症。每当食物出现时,猫既有因饥饿要取食的反应,又有怕电击而退避的反应,前者为正常反应,后者为反常反应。然后他进行治疗,先在原来实验的条件之外给猫以食物,此时只有因饿而进食的正常反应,虽然仍有轻度恐惧反常反应,但因进食的正常动机强烈,使正常反应抑制了反常反应。此后,逐步将进食移到原来的实验环境,只要不再电击,猫终能在原来恐怖的环境中进食而恐惧反应消失。他认为运用反应竞争方法同样可以治疗人的恐惧症,即人为引起与恐惧相矛盾的情绪反应(如放松、安静)时通过逐步递增引起恐怖的情境,增加耐受性,从而逐渐消除恐惧反应,此即所谓“系统脱敏疗法”。追本溯源,他的这一理论假设及原理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便已具雏形。

由于在系统脱敏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鼓励、赞许对求助者的操作训练起着强化作用,使求助者在恐怖情境下仍保持放松,不再引起焦虑,这样,恐怖行为就会自然消退。换句话讲,治疗师有步骤地让求助者在放松状态下想象以前曾引起他恐怖和回避的情境,逐步增加其耐受程度;由于处于放松状态,求助者一般不会出现回避行为,并且能直接体验到平静和放松的情绪,因而原先恐怖反应的强化因素被消除,这样经过反复多次以后,求助者的焦虑和回避行为就会逐步减退和削弱。

因此,系统脱敏疗法不仅以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为基础,而且也融合了操作条件反射的部分理论即斯金纳的正性强化和自然消退原则。

认为神经症的起因是在焦虑情境中原来不引起焦虑的中性刺激与焦虑反应多次结合而成为较为牢固的焦虑刺激,产生异常的焦虑情绪或紧张行为。现在将焦虑刺激与焦虑反应不相容的另一种反应例如松弛反应多次结合,这两种反应的反应是相互抑制的,于是就逐渐削弱了原来的焦虑刺激与焦虑反应之间的联系,逐步减轻对焦虑刺激的敏感性,因而这一疗法被称为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主要应用于人际关系紧张、恐惧症、强迫症、儿童或青少年厌学症和考试焦虑等。上述不适应问题的刺激和反应之间都有明确的关系,可以用此技术进行矫治。但系统脱敏法不适用于人格问题的矫治。

(二)系统脱敏疗法的实施步骤

1. 放松训练。根据病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放松训练。一般应用肌肉放松训练的方法来对抗恐惧症中的焦虑情绪。训练时要求求助者首先学会体验肌肉紧张与肌肉松弛间感觉上的差别,以便能主动掌握松弛过程,然后根据指导语进行全身各部分肌肉先紧张后松弛的训练,直至能主动自如地放松全身的肌肉。

2. 治疗师和求助者一起建立一个恐惧刺激的等级,即不安刺激阶段表(SUD),这是系统脱敏法的关键所在。先找出当事人感到不安或恐惧的刺激(事件),并让其报告对每一件事件感到不安或恐惧的主观程度,这种程度可用主观感觉尺度对其来衡量(单位为SUD,尺度为0至100)。例如,0—心理平静、25—轻度恐惧、50—中度恐惧、75—高度恐惧、100—极端恐惧。将当事人报告的不安或恐惧事件按程度由小到大排列,一般建立10个左右的等级层次。

3. 求助者在治疗师描绘那些恐惧层次的同时,练习放松技术(进行脱敏)。先进行放松训练。然后利用想象进行脱敏,即从等级层次中最低的一个事件开始,由治疗者做口头描述,让当事人进行想象,保持想象30秒左右;然后停止想象,即由当事人报告此时感觉到的主观恐惧和不安的等级分数(SUD),并做记录;最后再做放松训练。

一旦求助者在想象每种恐惧层次的情景时都能保持放松,这个系统脱敏过程就完成了。

(三)系统脱敏疗法的分类

在系统脱敏疗法中,求助者是在想象着恐惧刺激的同时放松,并没有真正接触到引起恐惧的刺激,与此方法相对的是运用现实生活(VIVO)系统脱敏法,也称接触脱敏法,这种方法是使求助者逐渐暴露在真正引起恐惧的刺激物前,同时保持放松。

想象系统脱敏和现实系统脱敏的优与劣:

现实脱敏的优点是求助者可以真正接触到恐惧事件,对恐惧出现的期待行为(例如:适应性行为)被强化,并替代了逃跑或回避行为,缺点是它比想象系统脱敏施行起来困难,而且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治疗师要安排真正接触等级中的恐惧事件,并且必须离开他的咨询室,陪伴求助者进入真实的恐惧事件。

想象系统脱敏的优点:对求助者来说,想象恐惧事件比真正接触它更容易、更方便,缺点是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遍性,不能完全适应真实的恐惧事件。

如果系统脱敏的结果不完全适用于真实事件,那么就要在系统脱敏中另加上现实脱敏,以提高前者的有效性,并确保其广泛性。

三、冲击疗法(Implosive Therapy)

冲击疗法又叫满灌疗法,与系统脱敏疗法正好相反,后者是采用对抗条件作用,对同一可引起恐惧的刺激用新的反应(放松)来替代旧的反应(焦虑紧张),恐惧刺激逐步升级,直至最后给予最强的恐惧刺激时病人仍然作出放松反应,从而达到了治疗目的。这一缓慢的逐步消退过程需要经过一定按部就班的训练,使病人逐渐适应引起恐惧的情境。而前者不需要经过任何放松训练,一开始就让病人进入最使他恐惧的情境中。一般采用想象的方式,鼓励病人想象最使他恐惧的场面,或者治疗者在旁反复地、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他最感害怕的情景中细节,或者用录像、幻灯片放映最使病人恐惧的镜头,以加深病人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病人采取堵耳朵、闭眼睛、喊等逃避措施。即使病人由于过分紧张害怕甚至出现昏厥的征兆仍鼓励病人继续想象或聆听治疗者的描述。如果让病人躺卧在沙发上,一般不会出现昏厥现象。事先告诉病人:在这里各种急救设备俱全,医护人员皆在身旁,他的生命是绝对安全有保障的,因此可以立即想象、聆听或观看使他最害怕的情景,在反复的恐惧刺激下,即使病人因焦虑是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剧、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冰冷等植物性神经系统反应,病人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并没有发生,焦虑反应也就相应的消退了。另一有效的方式是要病人直接进入他最感恐惧的情境:例如一名因担心寒冷会使下肢冻坏而至瘫痪的恐惧症病人,即使到了夏天上身仅穿单衣,下身仍穿着厚厚的绒裤和棉裤,病人诉说他只要一脱棉裤或者想象要脱棉裤,下肢就发抖,僵硬以致不能站立和行走。治疗时室温为摄氏28度,病人上身只穿单衣,下身却穿一条衬裤、一条棉毛裤、一条毛线裤、一条厚棉裤,并加一双厚的长筒袜子。治疗者告诉病人经过检查,他的下肢和上肢的功能一样,在室温下不会发生瘫痪,同时还准备了注射药物和电刺激仪器以预防可能出现他所担心的情况。在治疗者的保证下,取得病人的同意后,要病人躺在治疗床上,用极其迅速的方法将其棉毛裤、毛线裤和棉裤包括长筒袜的在内一并脱下,只留短衬裤,结果病人下肢并未出现发抖僵硬现象。要病人在床上活动下肢,数分钟后即下地行走,一次治疗获得成果。

此疗法的适应征和系统脱敏疗法一样,对某些恐惧症和强迫症效果较好。至于对哪些病人采用此法,还要考虑他的文化水平、暗示程度以及发病原因等多种因素。

四、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家庭治疗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将其单个成员作为干预目标的一种治疗技术。在家庭治疗者看来,个体的问题反映了家庭的问题,个体的症状是功能失调的家庭系统的症状,因此,治疗的目标是改善整个家庭功能。

家庭治疗始于本世纪50年代初。当时,在美国,关于个体心理治疗的四个派别开始各自修正自己的观念,着手调查家庭成员表现在症状中所起的作用。这四个主要学派是:①加州心理研究所的巴特森学派;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利兹学派;③门宁格诊所的鲍恩学派;④华盛顿特区的温派。所有这四个派别的研究都侧重于精神分裂症。他们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表现与患者所在家庭有很大关系:精神分裂症是患者对其家庭的反应,要治愈他们,就必须改变整个家庭。

到了20世纪60年代,家庭治疗不再局限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其研究和实践的范围扩展到违法者家庭、有症状家庭和正常家庭。结果表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中观察到的功能失调的家庭关系,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家庭之中,家庭治疗的目的是使家庭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现在家庭疗法又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如多家庭治疗法和社会网络家庭疗法。

多家庭疗法指的是一种团体治疗方式,一般是4~6个家庭每周相聚一次。由一个合作治疗小组在这些家庭讨论其问题给予指导,并促使该问题的解决。这种家庭治疗的倡导者们认为,家庭团体中的每个家庭可通过观察其他家庭解决他们自身问题的类似尝试,以团体的经验使他们学会解决冲突的新方法。此外,来自团体中其他家庭的这种观摩作用,会使治疗经历变得十分自然,从而使家庭更多地参与治疗过程。

社会网络家庭治疗指的是有些家庭治疗者认为,功能失调的家庭关系可能源自在适应剧烈的社会变化中所产生的那些问题,包括失去社会方面的支持。社会网络家庭治疗主要是建立广泛支持性的社会网络,使家庭能更好地处理危机。它要求家庭成员、朋友、邻居以及学校、工作单位和其他社会机构中的重要人物聚集在一起,共同帮助家庭学会更有效地解决自身的问题。治疗小组通过加强社会联系,并通过这个大的社会单位内的新的交流渠道,来动员这个社会网络中的支持和辅助力量。在几个月的过程中要多次聚会,会上由家庭向来自这个社会网络的团体介绍其问题,讲解这些问题的可能的解决办法。治疗小组辅助这个团体成员实施解决家庭问题的特定方法,并帮助社会网络制定一个继续介入该家庭的计划,以确保对这个家庭的现行支持网络。

五、森田疗法(Moritatherapy)

由日本慈会医科大学精神科教授、医学博士森田省间于1920年前后创建的、以禅宗思想为基础的、针对各种神经症的精神疗法。该疗法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充分强调人类本身所具备的自然治愈能力,认为所有的心理上的不适都是一种自我感受而不是病,只要“保持原状,听其自然”,不为“症状”所扰,各种“异常感受”就会自消自灭。其二是针对由“神经质”发展起来的神经症,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精神交互作用”,对神经症治疗的关键,就是破坏或阻断精神交互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一)森田疗法的理论

森田疗法的核心理论,是精神交互作用说。森田认为,“所谓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对某种感觉如果注意力集中,则会使该感觉处于一种过敏状态,这种感觉的敏锐性又会使注意力越发集中,并使注意固定在这种感觉上,这种感觉和注意相结合的交互作用,就越发增大其感觉。这一系列的精神过程,称为精神交互作用”。该作用常是神经症形成的原因。

森田神经症说理论的实质,是一种性格素质论,它来源于E.克雷佩林的素质论、K.施奈德的性格论、P.C.杜波依斯的基本精神学说,其用于表达性格特征的术语,确切地说应称为森田神经质。与该素质有关的术语有:疑病性基调、生的欲望、死的恐怖、思想矛盾等。

(二)森田疗法的特点

1.森田疗法与其他心理疗法的比较

目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心理疗法有精神分析疗法和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着重于人格结构论,提出超我、自我和本我的心身构成要素,有关疾病的病理以意识和无意识两个方面的精神动力论来分析、解释,治疗中重视治疗者与患者的相互“移情”。森田疗法没有与人格结构论相对应的东西,也不假定有“无意识”的存在,治疗重点不是有“移情”,而是贯彻“顺其自然”和“悟觉”的原则。与行为疗法对比,行为疗法把身心症状的消失作为治疗重点,森田疗法的治疗则放在保持和接纳原有的身心症状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指导。森田疗法可以说是在典型的东方哲学和文化背景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疗法。

2.森田疗法的具体特征

(1)不过问原则

该疗法不像精神分析那样,追溯患者的生活经历,寻求发病的原因。而是把发病原因归之于神经质素质,在现实生活在遇到插曲似的“契机”而发病。在治疗中强调“从现在开始”,“让现实生活充满活力”,促使患者尽快返回到现实生活中去。

(2)症状是情绪变化的一种表现

身心症状的存在只是一种正常的心身状态变化的夸大,治疗的根本在于患者本身是否能达到不被心身症状所束缚,治疗者只是作为助手起辅助作用。

(3)重视行动、不问情绪的原则

人的情绪是不可能完全由自己的力量来左右的,既然不能控制它,那就干脆不去触动它,而着重去改变可能被左右的行动,以此来促使情绪恢复正常。所以,森田疗法提倡“按目的本位、行动本位那样去生活”,以“顺其自然、事实唯真”的信念,用“照健康人那样做,便能成为健康人”的原则指导治疗。

(4)在现实生活中接受治疗

森田疗法要求患者在单身房间绝对卧床,充分唤起“生的欲望”,然后按普通人那样生活、劳作,给予生活指导似的治疗。这种家庭生活式的治疗方式,使得森田疗法与其他心理疗法相比,更能在短期内达到治疗的效果。

(三)森田疗法的现实意义

森田疗法提倡面对现实,积极生活,这是基于人的本性的心理疗法,它对人们重新认识人之本性,自觉寻找自己该走的路,具有不可小视的意义。在治疗对象上,该疗法开拓了新的领域,如配合适当药物治疗酒精依赖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等,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在治疗形式上,该疗法也在向不同方向发展和改进,如门诊森田疗法、森田小组疗法——生活意义疗法等。正如日本森田疗法学会理事长大原健士郎教授的评价:森田疗法只代表森田在世时那个时代,今后可以改为新森田疗法。森田疗法的本质是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森田先生常说到“日新又一新”,其含义是指一种为自我实现所必需的、不断的创造性。所以,该疗法也可改名为“创造性的体验疗法”。

六、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艾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

2. 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

3. 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

(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5)情绪困扰的持续,实际上就是那些内化语言持续作用的结果。正如艾利斯所说:“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变成了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

“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冷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二)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步骤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简要地说,这种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治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

治疗的第1步,要向求治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助他们弄清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怎么会发展到目前这样子,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这一步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求治者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

治疗的第2步,要向求治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响,而是由于现在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对于这一点,他们自己应当负责任。

治疗的第3步,是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求治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治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

治疗的第4步,不仅要帮助求治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这4个步骤一旦完成,不合理信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绪困扰和障碍即将消除,求治者就会以较为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较少受到不合理信念的困扰了。

在合理情绪治疗的整个治疗过程中,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方法一直是治疗者帮助来访者的主要方法。这一方法几乎不变地应用于每一个来访者,而其他方法则是视来访者情况而选用之。因为辩论一词的英文字头是D(Disputing),治疗效果的效果一词的英文字头是E(Effects),加入这两个字母,RET的整体模型就成为ABCDE了。即:

A(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

B(Beliefs)——由A引起的信念(对A的评价、解释等);

C(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情绪的和行为的后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

E(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s)——通过治疗达到的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

在合理情绪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方法一直是施治者帮助求治者的主要方法。这几乎适用于每一个求治者,而其他方法则视求治者情况而选用。

十一种不合理信念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通过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对人的心理伤害最大的11条不合理信念。

1. 每个人绝对要取得周围的人,尤其是生活中,要取得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注释】:绝对得到喜爱和赞许,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个不合理的信念,会让人克制自己,设法取悦他人,如果达不到,就会感到失望,沮丧,觉得受到冷落和伤害。

2. 个人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他是否全能,是否在人生的每个环节都有所成就。

【注释】:达到全能,是幼稚的幻想。人不可能事事都做得完备,没有全能的人,追求完美,结果只会失败。追求完美,必然求全责备,于是自寻烦恼,自找麻烦,陷入痛苦的泥潭。“金无赤金,人无完人”正是在不完美向尽量完善的过渡中,生活才有滋味。

3. 世界上有很多人很邪恶。

【注释】:生活不是真空的,世界并非黑白两色。人不可能不犯错误,错误有大小、性质有不同,不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痛斥。树敌过多,对人对己对社会均无益。

4. 如果事情不如己意的时候,感到可怕和可悲。

【注释】:事事不可能尽如人意,遇到不如意,就感到可怕和悲惨,好像大难临头,那样的生活太累了,神经肯定受不了。

5. 不愉快的事,总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所致,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因此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

【注释】:人生不可能避免困苦和挫折,而挫折也是人生的财富,会使生活向前跨一大步。生活需要学习,需要历练和适应。如果不去努力,不去做,只能萎缩。

6. 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所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他们。

【注释】: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认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就容易落入不能适应社会的陷阱。能伤害自己的,只有自己和自己的观念。人完全有能力控制自己,适应外界的环境。如果面临艰难,就采取逃避态度,那将一事无成。而且现实是逃避不了的,当逃避的时候,心理承受压力,可能陷入情绪困境。

7. 人们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应该非常关心,要不断关注和思考,而且还要随时留意它可能再次发生。(焦虑)

【注释】:一个头脑清醒的人,对危险的事物是要关注的,以便在危险发生的时候,可以避免危险或者将危险降到最低程度。但是如果过分担忧危险事物的发生,会形成不当的防卫机制,产生负面的自动化思维,限制自己的生活。

8. 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某些比自己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些。

【注释】:依赖,源于不自信和不成熟。依赖往往在相互的关系中,附加很多条件,最后形成人生惰性,失去自我。人格的独立,意味着一个人真正成熟。在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中,依然有宽松的空间与亲和的动力,这样才是独立的人格。

9. 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历史不断被自己重写)

【注释】:一个人的过去经历,是无法改变的。过去的事会对人生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完全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自己要不要改变。过去的不良经验,一旦形成固定模式,就会产生消极态度。如果自己有强烈的愿望想改变自己,总可以找到机会改变的,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

10. 一个人应当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

【注释】:关心他人,为别人的问题而感到难过悲伤,分担别人的痛苦,这是一种美德。但是过分地为别人的痛苦而悲哀,就会伤害了自己,对别人也无积极意义。同时,不能因为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

11. 人生中的每个问题总会有一个精确的答案,若得不到答案,就会痛苦。

【注释】:人不是因为事情而困扰,而是被事情的看法所困扰。人生的问题非常广泛,不可能都找得到答案。如果因此感到痛苦,就会失去生活的乐趣。

我们通常可以根据艾利斯的分析,看我们自己的信念是否合理,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幸福。

1. 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中讲到了日常生活中常常产生情绪困扰甚至导致神经质症的11种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会引发当事人的痛苦,甚至让当事人感觉不到生活的幸福。请分析自己的信念合理否,以便从现在开始,学习建立各种积极、合理信念的策略。

(1)请陈述某个引发你(或你周围的准职业人、职业人)痛苦的生活事件,务必将该生活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境、来龙去脉等交代清楚。

(2)在该生活事件中,引起当事人不愉快、痛苦的不合理信念是什么?它们的不合理性究竟表现在哪里,是如何表现的?

(3)请你利用你所知道的各种相关知识,论述应该如何将不合理信念变为合理信念,同时,请你设想如果在合理信念的支持下,该行为或该生活事件又将是怎样的一种面貌?

(4)通过以上的分析,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如果在未来的生活或工作实践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你将如何践行?

2.你认为自己幸福吗?

(1)作为一个职业人,请你给幸福下一个定义。

(2)你认为自己幸福吗?你认为别人认为你幸福吗?

(3)请结合你自己的成长历程,详细阐述为什么你会有上述的回答?感觉幸福的你或感觉不幸的你、在他人眼中幸福的你或在他人眼中不幸福的你的具体感觉和感受是什么?生活的现状是什么?

(4)如果你现在是幸福的,你认为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让这种幸福的感觉更持久?如果你是不幸福的,你认为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让自己从不幸福走向幸福,或者是否曾经经历过一个生活事件使你从认为自己是不幸福的,转变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在这样的思考和回忆中,你都得到了怎样的启示,你如何让这些启示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借鉴,指引你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

七、积极心理疗法

(一)积极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

积极心理治疗的创始人是德国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Nossrat Peseschkian)博士、神经科专家。传统的心理治疗大多是从疾病和紊乱出发,把患者看成疾病的载体。而积极心理治疗理论认为,患者身上存在的首先不是紊乱,是被这些紊乱直接或间接困扰着的能力。积极心理治疗从人的发展可能性和能力出发,并强调影响个体心理的社会因素的重要性。

积极心理治疗它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病人自身的各种能力上而不是集中在病人的疾病上。积极心理治疗有一个预设:病人同时既有生病的能力也有健康的能力,治疗者的任务是激发和巩固病人获得和保持健康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消除病人生病的能力。因此,积极心理治疗认为,治疗并非首先以消除病人身上现有的紊乱为准(目的),而是首先在于努力发动患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力。……事实和给定的东西不一定必然是障碍和紊乱,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种种能力。

积极心理治疗是一种在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以解决冲突为核心的治疗模式。基本理论包括两个方面:积极的概念和冲突的内容。

(二)积极心理治疗与积极心理学

1.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它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五岁女儿播下的“积极”种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在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数月后的一天,与五岁的女儿在园子里播种。他的女儿叫尼奇。赛利格曼虽然写了大量有关儿童的著作,但实际生活中对于孩子并不算太亲密,他平时很忙,有许多任务要完成,其实种地也只想快一点干完。尼奇却手舞足蹈,将种子抛向天空。赛利格曼叫她别乱来。女儿却跑过来对他说:“爸爸,我能与你谈谈吗?”“当然”,他回答说。“爸爸,你还记得我五岁生日吗?我从三岁到五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当我长到五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 赛利格曼产生了一种闪电般的震动,仿佛出现了神灵的启示。他太了解尼奇的成长,太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职业。他认识到,是尼奇自己矫正了自己的抱怨。培养尼奇意味着看到她心灵深处的潜能,发扬尼奇的优秀品质,培养她的力量。培养孩子不是盯着他身上的短处,而是认识并塑造他身上的最强,即他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将这些最优秀的品质变成促进他们幸福生活的动力。这一天也改变了赛利格曼的生活。他过去的五十年都在阴暗的气氛中生活,心灵中有许多不高兴的情绪,而从那天开始,他决定让心灵充满阳光,让积极的情绪占据心灵的主导。继而,赛利格曼将这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定位为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人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消极心理。弱势群体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具有强烈的仇富情结。而富人则觉得自己是全凭个人奋斗才出人头地的,成功全是个人因素造成的,没有看到社会给他提供的机遇,对他人和社会不讲回报,对弱者缺少必要的关心,具有冷漠情绪。个人主义的盛行,使人将失败和成功都归咎于个人因素,以胜者王侯败者寇的实用主义哲学来衡量人生,导致成功者的冷漠和自大,失败者的愤怒和抱怨。这种不能超越简单竞争的幸福观对于社会的各阶层人的心灵都具有损害作用。竞争不是生活的目的,只是幸福生活的手段。如果竞争令人精神上不幸福,甚至痛苦,竞争成为生活终极目标,人类一定会被这一自身创造出来的增加财富的手段所毁灭。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的学科。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 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一种伟大的尊重和赞扬,同时在更大程度上也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智理解。我们说,人身上一定存在着某种优胜于其他生命形式的源泉,这一源泉就是人外显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正因为有这种能力,不仅使得人类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保持着一种人的自尊,并在与其他生命形式构成的社会系统中充当着主宰,而且也使人类社会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以一种万物共存的方式而不断向前发展。

目前全美共有100余所高校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作为上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的大力倡导者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赛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首先在他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设了这门课程。英国最具名气的私立贵族学校威灵顿公学(Wellington College),这个传统上在古希腊文化、橄榄球以及冷水浴中寻求生活意义的精英教育机构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由Tal Ben-Shahar教授的积极心理学从去年在哈佛大学开课以来,已经成为该学校今年上座率最高的课程。选修“积极心理学”的哈佛大学学生,已经从最初的380人上升到现在的855人。

2. 积极心理治疗与积极心理学的关系

积极心理治疗与积极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与联系。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在辩证否定过程中的扬弃。首先产生心理治疗,因为有了心理治疗的实践才可能产生积极心理学。也正因为有了积极心理学,才能够在心理治疗中采用积极心理治疗的方法,让来访者焕发新的生命活力。积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具有内在的联系,是在积极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发展的。积极心理治疗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治疗体系。积极心理治疗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崭新的心理疗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