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权益结合法在美国的兴起

权益结合法在美国的兴起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五次合并浪潮中的部分期间,权益结合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此,权益结合法扩展到独立公司间的换股合并业务中。加之所得税的影响,购买法下的企业合并业绩不仅受到经营的影响,还受到商誉摊销的影响,这样一来,企业就会尽可能采用换股合并的方式以采用权益结合法。一言以蔽之,企业对换股合并和权益结合法的偏爱甚至滥用的根源不在于权益结合法本身,而在于商誉摊销引起的两种会计方法的不平衡。

4.1.1 权益结合法在美国的兴起

纵观美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美国的企业合并会计方法是伴随着美国的企业合并浪潮而产生的。过去的一百多年中,美国经历了五次合并浪潮,每次合并浪潮都由一个特定的并购类型主导。按时间顺序来看,依次是以行业垄断为目的的横向并购、为寡头垄断进行的纵向并购、多样化战略的混合并购、投机性的杠杆并购、全球化的跨国并购。在这五次合并浪潮中的部分期间,权益结合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工商业向大型企业发展,一些企业通过联合成为大型公司。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对企业横向合并提出了许多限制,但它却促成了控股公司的创建。随着控股公司的发展及反托拉斯法令力量的削弱,美国迎来了第一次企业合并浪潮(1895—1904)。在此期间,美国的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出现了以合并股票为广泛基础的市场。此后,企业合并活动持续进行,到1920—1929年,出现了第二次合并浪潮。

在企业合并早期,公司常常发行掺水的股票,然后按发行股票的面值记录取得资产价值(不是按照取得资产的原账面价值),这样就夸大了资产的实际价值。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会计职业界被指应对此负部分责任,因为他们允许夸大资产价值的会计做法。而权益结合法按取得资产的原账面价值记录,相对稳健,受到青睐。此外,1943年,联邦电力委员会为了维持合理费率,没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合并后公司资产,理由是合并未带来实质上的变化,不存在资产增值。从此,权益结合法扩展到独立公司间的换股合并业务中。

20世纪40年代以前,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之间的争论较少,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期,情况发生了变化。1944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发布的《会计研究公告第24号——无形资产》(ARB24)允许企业可以在合并日一次性摊销商誉(3),这样的规定有助于提高采用购买法的企业合并后的经营业绩。SEC1945年发布的《会计系列文告第50号——资本剩余的商誉摊销性》(ASR50)和CAP 1953年发布的ARB43,都不允许企业在合并日一次性摊销商誉,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之间的不平衡由此产生。加之所得税的影响,购买法下的企业合并业绩不仅受到经营的影响,还受到商誉摊销的影响,这样一来,企业就会尽可能采用换股合并的方式以采用权益结合法。由于这一原因,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来,为了避免若干年内商誉的巨额摊销,企业合并大量使用权益结合法。一言以蔽之,企业对换股合并和权益结合法的偏爱甚至滥用的根源不在于权益结合法本身,而在于商誉摊销引起的两种会计方法的不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