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用管理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信用管理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用管理是指对信用交易中的风险进行管理,即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以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和及时回收的管理,有效地控制风险和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综合处理风险,使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信用管理注重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和评估、信用额度的授予、债权的保障、应收账款的回收等各交易环节的全面监督。

第三节 信用管理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信用已经存在于诸多经济关系中,这种经济关系主要有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银行、银行与银行、消费者与银行等等。现代商品信用销售和信用管理发源于英国和美国,其标志是征信公司的出现。有信用就必然存在信用风险,因此信用管理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信用管理的概念

信用管理是指对信用交易中的风险进行管理,即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以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和及时回收的管理,有效地控制风险和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综合处理风险,使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信用管理注重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和评估、信用额度的授予、债权的保障、应收账款的回收等各交易环节的全面监督。

信用管理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事前防范:指在正式交易(签约或发货)之前,对客户资信状况进行的审查及对信用限额和信用条件进行的分析和决策。

事中管理:指发货之后直到货款到期日之前,对客户及应收账款的监督、管理。

事后处理:指发生拖欠之后,对案件的有效处理。

信用管理最主要的目标是规避因赊销而引起的风险,减少坏账的损失,它是一种对赊销进行管理的技术。赊销是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它是扩大销售的一种方式。在赊销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具有某种弊端,那就是存在很大的信用风险。实施了信用管理的企业,坏账额大大低于未实施信用管理的企业,在获取利润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信用管理是采用赊销方式的企业应当具备的管理。只要存在赊销,就需要具有相应的信用管理。

信用管理的基础是企业能够方便而合法地取得对其客户、合作伙伴、公关对象、供应商、代理商的以国际通用方式表述的真实的资信调查报告。在相应的法律约束之下,帮助企业确定客户的资信,又能合法保护被调查对象的隐私权。

二、我国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信用管理的严重不足,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

1.信用管理不受重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信用管理不甚重视。多数企业的经营者,信用管理意识淡薄,未能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并错误地认为,企业实行信用管理,一方面会限制信用交易,影响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另一方面会增加管理成本,因此,实行信用管理的企业少之又少。

2.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在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下,67%的企业没有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其信用管理职能由财务部门或销售部门承担。应收账款管理等权力集中在一个部门,或不能胜任,效果不甚理想;或产生失职和腐败等问题。如果是由两个职能部门共同管理,则会出现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的现象。

3.企业内部缺乏科学的信用风险制约机制。有些企业过分注重销售业绩,而对客户缺乏信用预测、分析和评估,盲目决策、授信;对应收账款缺少严密的监督和控制;对拖欠货款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追讨措施。结果,虽然账面销售额扩大了,而财务状况却不容乐观,导致应收账款上升,呆坏账增加,利润下降。

4.信用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信用管理是一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只有具备一定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胜任。但目前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信用管理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认证,整体素质状况尚难以适应全面信用管理工作的要求。

5.缺乏客户资信信息资源。客户信息是信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只有全面搜集客户信息,才能对客户进行全面、细致、准确的信用分析,以便做出科学的信用决策。但目前企业缺乏客户的全面信息,主要由于客户无法或不愿提供真实信息。信息来源渠道窄,法律上尚未界定公开信息和商业秘密的界限等,影响了企业评估客户信用风险的准确性。

6.信用咨询业有待发展。企业在全面信用管理中,除了依靠自身的力量外,也可以委托信用咨询机构代理开展客户信息搜集、资信调查、应收账款追收等工作。但目前我国信用咨询业尚处初创期,仅有华夏国际企业信用咨询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且国家也未规定该行业的主管部门,这些均不利于信用咨询业的发展。

7.企业信用法律制度存在缺陷。我国企业信用法律制度体系由《民法》、《经济法》、《刑法》构成,其中,《民法》、《经济法》规定企业信用行为,防止和约束企业失信行为,《刑法》规定诈骗等严重失信行为的特征和惩罚办法。总体上说,现实中的法律面临着信用缺失问题:一方面对债权人的保护弱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对企业失信行为制裁不力,轻罚薄惩,导致逃废债现象严重。

三、信用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在我国,虽然许多企业都使用信用销售的交易方式扩大自己的销售规模,但对于信用销售的管理,或者更直接地说,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还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就拿我国的上市公司来说,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是决定整个市场信用程度的最主要因素,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与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实践证明,强化信用管理是我国企业走出拖欠与亏损困境的出路之一。当前,我国企业急需弥补信用管理上的缺陷,建立科学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这对规范企业行为,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1.企业信用管理是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体系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客观上对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信用文化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信用秩序相当混乱,信用缺失大量存在,如大量银行贷款逾期不还;企业间的“三角债”大量存在;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坑蒙拐骗、合同欺诈事件屡有发生等。据统计,2001年全国企业“三角债”逾15万亿元,因逃避债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因恶意违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5亿元,金融犯罪案件达7000多起,涉案金额逾52亿元,消费者对虚假失信行为的投诉达10万多件。有着数千年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中国,今天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严重信用危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法制是有序的市场环境的保证,信用是公平市场交易的支撑,而强有力的信用管理是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的有力杠杆。如果市场无序,交易失信,加上监管失控,就会大大提高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直接影响市场体系的健康成长,导致整个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不信任,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紊乱。因此,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是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信用体系的重要保证。

2.信用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必备要素,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大量事实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信用和忠诚,也就失去了消费者,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可能。古往今来,纵观商海的兴衰成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是否恪守诚信。因此,信用建设和管理是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形象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信用公示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来说,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对于信用不良的企业来说,可使之名声扫地,市场丧失,甚至破产。事实证明,加强信用建设和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开拓市场、提升企业知名度的必然选择。

3.企业信用管理是应对加入WTO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经济全球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必须遵守国际贸易的交易规则,履行承诺,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树立信用意识。外国企业进入中国,除了拥有雄厚的货币资本外,还有其重视信用的突出优势。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已达50%—70%,有的甚至达到了3—5倍,如耐克、戴尔等公司,它们几乎没有自己的生产企业,只有一个优秀的品牌。未来企业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品牌的竞争,其本质是信誉的竞争,是商业道德的竞争。产品总是有生命周期的,而品牌的生命力和道德的感召力是无限的。我们欲与其同台竞争,除了比经济实力,还要比诚信。因此,我们只有强化企业的信用意识,挖掘企业的信用资源,塑造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营造一个守信用、重实效的经济环境,才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赢得信誉,提高国际竞争力。

4.企业信用管理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客观要求。

在今天的社会道德结构中,明礼诚信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推进社会道德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必须率先加强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建设,自觉地加强自身的信用建设,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信用管理,为全社会保持良好的信用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道德基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会以更加开放的态势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大潮之中。中国的市场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市场,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面临全球企业和企业家的激烈竞争。未来的竞争将是一场科技实力、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的较量,风险和机遇共存。强化信用管理,重塑以信用经济为特征的先进经营管理机制,是每个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新的增长契机。

本章小结

信用是伴随着市场经济活动而产生,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新的动力和调控手段。现代信用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交易一方以将来偿还的方式获得另一方的财物或服务的能力。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与基础。信用管理是指对信用交易中的风险进行管理,即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以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和及时回收的管理。应有效地控制风险和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综合处理风险,使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是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信用体系的重要保证。

基本概念

信用、信用管理

练习与思考

1.简述信用的发展历史

2.信用的作用有哪些?

3.信用跟市场经济的关系是怎样的?

4.简述信用管理的基本含义和分类。

5.我国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6.信用管理对我国企业具有什么意义?

7.全球化背景下,个人和企业在信用管理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