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货紧缩对我国经济的危害

通货紧缩对我国经济的危害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通货紧缩时期,一般能够观察到物价持续下跌、货币流通速度减慢以及相伴随的经济衰退等现象。这种情况清楚地表明1997年以后,伴随着通货紧缩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的确出现了“增长型衰退”且直至2003年仍未能摆脱,通货紧缩对我国经济的负面作用已毋庸置疑。下面从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两大领域以及政府所受到的影响来具体阐述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的危害。

第五章 通货紧缩对我国经济的危害

在通货紧缩时期,一般能够观察到物价持续下跌、货币流通速度减慢以及相伴随的经济衰退等现象。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2年,在我国出现并持续的通货紧缩现象也不可避免地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有些人否认这种影响的存在,理由是1997年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在世界范围内可谓“一枝独秀”,既然并未发生经济衰退,也就大可不必谈“缩”色变。其实,这种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衰退”这一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汪同三指出,在资本主义世界早期的经济波动中,经济衰退一般表现为经济总量的绝对下降,即经济陷入负增长。但是在“二战”以后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波动中,人们却很少观察到这种剧烈的经济波动,特别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较少表现为经济总量的绝对下降,而更多地表现为增长速度的下降。因此,经济学家把这种表现为增长速度上升或下降的经济波动称为“增长周期”(growth cycle),以区别于经济绝对量上升或下降的“古典周期”(classical cycle)[1]。相应地,为了顺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新特征,“经济衰退”这一概念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标志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负增长”或绝对衰退,而是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或相对衰退,也就是说,即使经济增长率依然为正,若出现增长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也应视为经济衰退。这种与增长周期相联系的经济衰退被称为“增长型衰退”(growth recession),这一概念自提出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正在逐步取代原有的经济衰退定义。

图5-1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率(以GDP增长率为代理变量)自1991年后十余年中的变化轨迹。

img27

图5-1

从图5-1中可以清楚看到GDP增长率在1991年后十余年是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的。尽管在1992年至1996年间我国由于治理通货膨胀的需要而采取的紧缩性经济政策可以部分解释这一时期内经济增长率的下滑,但1997年以后,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标由“治涨”改为“治缩”,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手段且扩张性政策的强度不断加大,GDP增长率却仍然在相对较低水平上徘徊,迟迟不能走出谷底。这种情况清楚地表明1997年以后,伴随着通货紧缩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的确出现了“增长型衰退”且直至2003年仍未能摆脱,通货紧缩对我国经济的负面作用已毋庸置疑。下面从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两大领域以及政府所受到的影响来具体阐述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的危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