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是商品并且两者相互转化的经济现象

货币是商品并且两者相互转化的经济现象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制度下,经常发生的所谓恶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人们包括经济学家看到货币不仅是商品,而且这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即认识到货币是商品。当时,英国因财政困难,便铸造成色较差的货币与原来的货币一起流通,即两者在法律上等价,但在经济上前者较贱,后者较贵,前者是恶币,后者是良币。他认为,货币是商品中的商品,是货币商品,这个思想的基础就是这个事实。

1.货币是商品并且两者相互转化的经济现象

马克思明确地说:“还在17世纪最后几十年,人们已经知道货币是商品”。[1]古典学派的重要代表配第、斯密和李嘉图从事经济学研究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货币制度,这使他们容易看到货币是商品。他们从事理论研究的时间,大体上是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20年代。这期间,英国已从实行银本位制度过渡到实行金本位制度;美国独立前使用欧洲各国的货币,独立后至1792年也实行金银复本位制度。这就是说,这期间除了英国因对法国(拿破仑)作战,于1797年一度停止银行券对金属货币的兑现,即实行纸币本位制度(它对李嘉图另一种货币理论发生的重大影响,留待下述)外,都实行贵金属货币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经常发生的所谓恶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人们包括经济学家看到货币不仅是商品,而且这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即认识到货币是商品。

所谓恶币驱逐良币,即市场比价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恶币)在流通,也就是仍为货币,而市场比价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良币)退出流通,被匿藏、熔化、秘密输出,也就是变为生金生银的商品买卖。[2]这种经济现象最初引起经济学家的注意,是在16世纪时的英国。当时,英国因财政困难,便铸造成色较差的货币与原来的货币一起流通,即两者在法律上等价,但在经济上前者较贱,后者较贵,前者是恶币,后者是良币。结果后者不断流到国外,从货币变成商品。实行金银复本位制度,这种现象也经常发生。因为实行这种制度,金币和银币的法定比价,只能定期改变,而金和银的市场比价却经常变化,这样一来,市场比价低于法定比价的,就仍为货币在流通,而市场比价高于法定比价的,则退出流通变为商品。例如,1717年,英国规定金币和银币的比价为1∶15.25,但其后不久,市场上的银价暴涨,银币便被人匿藏和熔化,成为商品,只有金币仍在流通;1792年,美国规定金币和银币的比价为1∶15,但19世纪初,市场上的银价暴跌,金币便被人匿藏和熔化,成为商品,只有银币仍在流通。这就是说,只要实行金银复本位制度,就必然使金银中只有一种是货币,另一种是商品,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尺度的二重化是同价值尺度的职能相矛盾的。”因为“凡有两种商品依法充当价值尺度的地方,事实上总是只有一种商品保持着这种地位”。[3]这是从理论上说明问题。因此,只要尊重当前事实,细心观察,就不难看出,货币是商品。古典学派的这种认识,马克思吸收了。他认为,货币是商品中的商品,是货币商品,这个思想的基础就是这个事实。

但是,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与包括古典学派在内的前人理论有很大的不同,这是我们要说明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