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危机的产生与发展

货币危机的产生与发展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危机又称国际收支危机。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区别在于,货币危机主要发生在外汇市场上,体现为汇率的波动;而金融危机的范围更广,还包括发生在股票市场和银行体系等国内金融市场上价格的波动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与破产等。货币危机可以诱发金融危机,反过来由国内因素引起的一国金融危机也常常会导致该国货币危机的发生。在爬行钉住制下,短期中的本国货币贬值措施将要求本国利率的相应上升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第一节 货币危机的产生与发展

一、货币危机的概念

货币危机又称国际收支危机。从广义来看,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就可以称为货币危机,有的学者认为这个幅度为15%~20%。就其狭义来说,货币危机是与对汇率波动采取某种限制的汇率制度相联系的,主要发生于固定汇率制度下,它是指市场参与者在对一国的固定汇率失去信心的情况下,通过外汇市场进行抛售等操作,最终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带有危机性质的事件的发生。

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区别在于,货币危机主要发生在外汇市场上,体现为汇率的波动;而金融危机的范围更广,还包括发生在股票市场和银行体系等国内金融市场上价格的波动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与破产等。货币危机可以诱发金融危机,反过来由国内因素引起的一国金融危机也常常会导致该国货币危机的发生。

二、货币危机回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是国际私人资本日益强大,投机性冲击活动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这一时期私人资本国际游资对货币的投机性冲击力度越来越强,并且冲击活动屡屡得手。比较典型的有1967年末的英镑危机、1969年的法国法郎危机,以及1971~1973年间的美元危机。如果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是体系内在的缺陷,那么体系崩溃的直接诱发因素则是国际短期游资对基准货币美元的投机性冲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放松管制、强化市场机制、推动经济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的浪潮。国际金融市场日益自由化和经济日益全球一体化,以及现代化通信手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金融衍生工具和交易手段层出不穷,国际资本流动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资本高速流动的背景下,投机性冲击愈演愈烈,比较典型的有20世纪80年代初对拉美部分国家钉住汇率机制的冲击、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以及1997~1998年间的东亚货币危机。

1.20世纪80年代初对拉美国家汇率机制的冲击

1978年,智利、乌拉圭和阿根廷宣布实行爬行钉住汇率制,货币当局制订了本国货币相对于美元逐步贬值的计划。爬行钉住制是指汇率可以作经常的、小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它具有有效调节内外均衡、抵制境外通货膨胀的输入、减小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数量的优点。但在实施中,这三国出现了国内通货膨胀率大大高于美国,而且货币贬值程度远小于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的现象。于是这三国都由于本币币值的高估而形成经常账户逆差不断上升的局面。1981~1982年间,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达到创纪录的高点,三国的外债负担和经常账户赤字已经难以为继,货币偏离目标汇率的贬值已不可避免,于是三国都经历了投机性冲击、相应的货币贬值以及由此引发的资本外逃和国内金融机构的挤兑危机。

从汇率制度角度解释这次货币危机的原因看,爬行钉住汇率制度也具有一些严重的缺陷:

(1)国内货币政策仍受到来自外部的严重制约。在爬行钉住制下,短期中的本国货币贬值措施将要求本国利率的相应上升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在经常进行汇率调整的情况下,这一制度意味着本国货币实际上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外在制约,无法用于实现内部均衡目标。

(2)汇率调整的速度不够迅速。因为爬行钉住制度的汇率调整是小幅度的,因此当国民经济在遭受突然的外在冲击而需要对汇率水平进行大幅调整时,这一制度就显得不够及时。

(3)汇率调整极易转化为国内的通货膨胀。由于爬行钉住制的汇率调整是相对有规律地进行的,因此极易导致国内的价格体系、工资水平采取与汇率相挂钩的指数化措施,这会使货币贬值迅速转化为国内价格水平的上升,从而抵消了贬值的效果。

2.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

1982年墨西哥发生债务危机以后,在IMF的监督下实行了全面的经济调整与改革政策,紧缩经济并大幅度削减财政赤字。1987年墨西哥政府重新固定比索与美元的汇率,1981年将固定汇率制改为爬行钉住汇率制,1991年又变为移动目标区域汇率制,并逐步扩大比索允许波动的范围。这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国民经济稳步回升。但是到1994年,经济增长再度陷于停滞,并伴之以政治局势的不稳。于是比索贬值的预期和传闻不断加剧,资本纷纷外逃,中央银行的干预措施使市场利率急剧上升,同时国家外汇储备不断降低。12月底墨西哥政府最终不得不宣布比索贬值。然而贬值后的新汇率立即受到投机性冲击,墨西哥政府不得不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此后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局势使外国投资者极度恐慌,资本继续外逃,银行受到挤兑,经济陷入危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比索持续贬值,至1995年底,比索在外汇市场上连创新低。

3.对欧洲货币体系联合浮动机制的投机性冲击

欧洲货币体系的欧洲共同体成员国货币之间实行联合浮动汇率机制,创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并制定了各成员国货币与ECU的法定中心汇率。于是各成员国之间形成固定汇率制度,对外则实行联合浮动。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共同体各国经济出现动荡,成员国之间的宏观经济状态,比如,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财政赤字和经济增长等出现较大差距。一些成员国货币与中心汇率的平价难以维持,于是给国际投机者提供了机会。

1992年下半年,最早遭受投机性冲击的货币是芬兰马克和瑞典克朗。芬兰和瑞典当时都不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成员国,但它们都希望加入欧洲货币体系,并将本国货币与ECU中心汇率相联系。在投机性冲击下,芬兰迅速放弃了固定汇率,于9月8日大幅贬值。瑞典政府则坚决保卫克朗,将短期利率提高到年率500%,最终击退了投机性冲击。同时,英镑和里拉也持续遭到冲击。9月11日欧洲货币体系同意里拉贬值7%,尽管德国中央银行花费了约240亿马克支持里拉,但是3天以后,里拉还是退出了欧洲货币体系。此时英格兰银行为保卫英镑已损失了数十亿美元,但在9月16日还是被迫允许英镑自由浮动。法国法郎也遭受了投机性冲击,但是通过法、德两国的共同干预,以及法国大幅提高利率,使法郎币值得到回升。

欧洲货币体系的危机从1992年持续到1993年,在此期间投机性冲击时有发生。1992年末,葡萄牙货币埃斯库多贬值,西班牙货币比塞塔再次贬值,瑞典克朗和挪威克朗开始浮动。1993年上半年,爱尔兰镑贬值,葡萄牙埃斯库多再次贬值,西班牙比塞塔第三次贬值。而法国法郎和丹麦克朗终于顶住了间断性的投机性冲击。

4.1997年东亚货币危机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东南亚各国加快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以吸引外资,从而形成了快速的经济增长,被称为“东南亚奇迹”。但是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开始下降,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经常账户的逆差。由于各国没有能够及时地提升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继续涌入的外部资本及国内投资最终导致了泡沫经济和房地产投资过热。以泰国为例,1996年的外债余额已达900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就高达400亿美元,超过1997年初的外汇储备水平。另外,由于投资过热,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过度,1997年初泰国金融机构的坏账已超过300亿美元。于是公众及外国投资者对泰国的经济状况和金融秩序开始担忧,货币贬值的预期不断凝聚。国际投机者也不断积蓄能量,准备进行大规模的投机性冲击。2月14日,泰国货币泰铢对美元贬值5%,标志着投机性冲击由隐蔽变为公开。此后泰铢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泰国中央银行的干预行动使外汇储备不断减少。5月中旬以后,投机性冲击再度发动攻势,泰铢汇率创11年新低。部分东南亚国家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购入泰铢,泰国中央银行再度调高短期利率,并抛出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仍不能恢复公众信心和击退投机性冲击。终于在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泰铢自由浮动。当天,泰铢兑美元汇率下跌20%。随后,投机性冲击迅速波及周边国家和地区,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都受到了影响,除了港币以外,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都在不同程度上先后对美元贬值。同时,上述国家和地区,除新加坡和我国台湾以外,均陷入了深度的金融和经济危机。10月以后,危机扩散到韩国,韩元对美元大幅度贬值,同时韩国经济也陷入深度经济危机。

5.俄罗斯货币危机

俄罗斯经济转轨初期,大量国际资本涌入,截至1997年7月1日,累计外国投资额为180亿美元,其中约100亿美元为证券投资和短期资本。在实际经济几乎为零增长的前提下,1997年上半年股市涨势迅猛,金融资产价格出现泡沫性膨胀。当东南亚货币危机爆发并开始向东北亚地区扩散时,市场预期长期处于经济不稳定状态的俄罗斯发生类似货币危机的概率极大。自1997年11月起,投机者发动了对卢布的冲击,并迅速引起投资者跟风。1997年末到1998年初,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一方面运用外汇储备收购卢布,并扩大卢布浮动幅度;另一方面将利率由21%提高到35%。局面虽然暂时得到稳定,但外汇储备大量流失。然而5月份后,投机风潮再起,卢布汇率再度动荡,俄政府将利率提至150%,并寻求国际援助,但局面仍不能稳定。8月17日俄政府被迫拓宽“汇率走廊”,即卢布贬值,但情况继续恶化,最终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俄政府于9月2日正式宣布放弃支持“汇率走廊”。这意味着俄政府放弃了已实行两年多的卢布目标管理浮动机制。

6.巴西货币危机

东亚和俄罗斯发生的货币危机加重了市场对巴西货币贬值的预期,自1998年9月起,巴西境内大量资本外流。1998年底,巴西国会没有通过财政调整计划中增加公务员福利税和对退休公务员征收福利税法案,而1998年财政收支赤字、贸易和经常账户逆差均超过了预计水平,于是市场信心更加缺乏,终于引发了投机性冲击,迫使巴西中央银行于1999年1月15日宣布雷亚尔对美元自由浮动。

三、投机性资本

从历次货币危机的发生来看,投机性资本的冲击是非常重要的导火索。所谓国际投机性资本或游资(Hot Money),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的投资领域,为追逐短期高额利润而在各市场间频繁移动的资本。投机性资本以短期资本为主,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投机性资本都绝对是短期资本。现代国际投机性资本的特点之一是隐蔽性,它们也可能顺应市场周期做中长期投资。反过来说,所有的短期资本也并非都是投机性资本,比如,涉及国际贸易资本融通和结算的短期资本,以及银行的短期拆放资金或头寸调拨等业务资金等,就都不是投机性资本。

从投机性冲击的历史来看,国际投机性资本对攻击一个国家或同时攻击一些国家的货币有特别的偏好,对固定汇率制度或有管理的汇率制度进行的投机性冲击或货币投机性冲击是最常见的投机性冲击。一般而言,当一国执行固定汇率制度或钉住目标汇率制时,投机者通常会作出判断,只要官方平价或目标汇率不与基础的经济条件或状态发生冲突,官方平价汇率就能够维持;但是如果投机者认为现有基础经济状况不能长期支持现行汇率水平,那么就会发动投机性冲击,从而加速固定汇率的解体。

投机性冲击就其性质来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基本经济条件恶化时发生的,由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预期导致的投机性冲击;另一种则与经济基础无关,纯粹是由于心理预期的变化所带来的投机性冲击。所以,由投机性冲击引发的货币危机也相应有两种情况:

1.经济基础变化带来的投机性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

政府过度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经济基础恶化是引发投机性资本对固定汇率进行投机攻击从而导致货币危机的最基本的原因。假定一国的货币需求非常稳定,而该国的货币供给由央行国内信贷及持有外汇储备两部分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该国居民将会通过向外国居民的购买或出售商品、劳务、金融资产等国际收支活动,引起外汇储备变化从而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

在该国货币供求平衡时,如果政府持续扩展央行国内信贷来融通财政赤字,那么这会带来货币供给的扩张。由于居民会通过国际收支活动来使货币供给与稳定的货币需求保持相等,那么国内信贷扩张必然同时伴随着国际支出的增加、外汇储备的减少。

理论上,一国的外汇储备总是有限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国内信贷的持续扩张必然最终导致该国外汇储备持续下降直至最终为零。外汇储备是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制的主要工具,当政府不再持有任何外汇储备时,势必只能听任外汇市场的汇率自由浮动。一般当一个国家由于持续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导致该国外汇储备下降为零、放弃固定汇率制时,汇率自由浮动时确立的汇率水平会较原有的固定汇率有大幅度的贬值。

如果投机者能够对经济基本面因素有比较正确的预期,则必然会对这一未来汇率的大幅度贬值提前做出反应。当投机者预期固定汇率制崩溃,往往会提前以固定汇率购入外汇。如果市场上的投机者在某一时刻一致抛售本币、抢购外汇,就形成了对该国固定汇率制的投机冲击。这一投机冲击一般发生在原有的外汇储备下降为零的时刻之前。当本国政府还持有部分储备时,投机冲击会造成本国外汇储备立即耗尽,固定汇率制将被迫放弃。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上实际发生的货币危机大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种类型的货币危机具有如下特点:

(1)在货币危机的成因上,这一货币危机的发生是由于政府不合理的宏观政策引起的。固定汇率制度要求政府持有相当数量的外汇储备以维持汇率,但国内信贷的扩张会导致外汇储备的流失,因此是政府的扩张性政策将经济推向货币危机之中。

(2)在货币危机的发生机制上,投机冲击导致储备急剧下降为零是这类货币危机发生的一般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国政府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预期因素只是使货币危机发生的时间提前,国家的外汇储备存量是决定固定汇率制放弃与否的中心变量。

(3)在货币危机的防范机制上,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是防止这种货币危机发生的关键。鉴于货币危机发生原因在于经济基础,投机性冲击只是外在条件,因此诸如从国外借款、限制资金流动等措施只能暂时稳定汇率。如果没有基本经济政策的调整,固定汇率制仍将崩溃,或者只能以很高的成本予以维持。

2.主要由心理预期带来的投机性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

投机冲击的出现也有可能与经济基本面因素无关,而是在国际短期资金流动存在独特的内在运动规律的条件下,主要由心理预期因素导致的。投机者对一国货币的投机冲击步骤往往是首先在本国货币市场上借入本币,再在外汇市场对本币进行抛售,持有外币资产。如果这一攻击能取得成功,投机者会在本币贬值后再用外汇购回本币,归还本币借款。这样,投机者在进行投机攻击中的成本是本国货币市场上的利率所确定的利息,预期收益则是持有外汇资产期间外国货币市场上的利率所确定的利息收益以及预期本币贬值幅度所确定的收入。所以,政府提高利率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投机者进行投机攻击的成本。在外国利率不变时,投机者对本币未来贬值幅度的预期越高,对提高本国利率的承受力也就是可以接受的本国利率上升幅度就越高。从理论上讲,政府总可以将利率提高到一定水平来维持固定汇率制度。问题在于,提高利率不是没有成本的,当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度时,原因一定是提高利率来维系固定汇率制的成本大大高于维持固定汇率所能获得的收益。

政府提高利率来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成本一般包括:①如果政府债务存量很高,高利率会加大预算赤字,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②高利率不利于银行稳定经营。利率上升时,由于较高的利息成本会使较为稳健的投资者放弃借款申请,社会上会有更多的风险大的借款人愿意接受贷款,因此贷款风险也相应上升。同时,为偿还这一较高的利息成本,任何借款人都倾向于改变项目性质,使其风险变得更大。这两种情况都使得商业银行在高利率时期的贷款质量较低,国内金融风险加大。③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高利率一般预示着经济紧缩,这会带来衰退与高失业率等一系列问题。尤其在现代经济中,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状况与利率存在着密切联系,如果因为利率过高而导致股市暴跌,房地产价格低迷,就会使整个经济陷入萧条乃至于危机的境地。

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收益包括:①固定汇率可以消除汇率自由浮动时可能出现的过度波动所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一国经济创造一个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②政府可以在汇率的维持中获得政策一致性的声誉,这种声誉会对公众的预期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政府以后的经济政策容易收到成效。

这种类型的货币危机具有如下特点:

(1)在货币危机的成因上,这种货币危机的发生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独特的运动规律有关,它主要是由于市场投机者的贬值预期心理造成的。这种投机预期可以与经济基本面完全无关,只要它的幅度足够大,就可以通过利率变动最终迫使政府放弃平价,从而使这一预期得到实现。因此,这种货币危机又被称为“预期自致型货币危机”。

(2)在货币危机的发生机制上,政府为抵御投机冲击而持续提高利率直到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是这种货币危机发生的一般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央银行主动地介入市场采取措施进行防御。预期因素决定了货币危机是否会发生、发生到什么程度,而利率水平则是决定固定汇率制度放弃与否的中心变量。

四、投机性冲击的立体投机策略

投机者利用各类金融工具的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互换交易同时在外汇市场、证券市场,以及各种衍生品市场上做全方位的投机,构成了立体投机策略。

1.利用即期外汇交易在现货市场的投机性冲击

这类投机性冲击的一般思路是,当投机者预期某种货币即将贬值时,借取大量该种货币换取外币,然后着力打压该种货币,迫使其迅速贬值,待其贬值后再用较之前少的外币换回该种货币还付。投机者能否打压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能否掌握足够数量的该种货币,然后在现货市场强力抛售并引起恐慌性跟风抛售。通常投机者获得该种货币现货筹码的渠道可能有四条:从当地银行获得贷款;出售持有的以该种货币计价的资产;从离岸市场融资;从当地股票托管机构借入股票并将其在股票市场上卖空。在掌握足够的该种货币现货筹码后,投机者即在现货市场集中猛烈地抛售,以换取外币。如果能够引起该种货币强烈的贬值预期,并引起跟风性抛售,则该种货币会迅速贬值。待其贬值后,投机者再在即期外汇市场以较贬值前少的外币买进原借款数额的该种货币,然后偿还各类贷款,或买入股票归还股票托管机构,其间的差价即巨额的投机利润。

2.利用远期外汇交易在远期外汇市场的投机性冲击

如果投机者预期某种货币的远期汇率偏离未来的即期汇率水平,即趋于贬值,就会向当地银行购买大量远期合约,抛空远期弱币。为了规避风险,与投机者签订远期合约的银行要设法轧平这笔交易的远期本币头寸。银行于是立即在现货市场售出本币、购买外币,以便进行常规清算。这样无疑会改变现货市场的供求关系,造成本币的贬值压力。待该货币贬值后,投机者可以在空头远期合约到期前签订与到期日相同、金额相同的多头远期合约做对冲,或者在到期时通过现货市场以强币兑换弱币,再以弱币交割空头远期合约。

3.利用外汇期货、期权交易在期货期权市场的投机性冲击

如果某种货币走势趋于贬值,投机者在现货市场打压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外汇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利用外汇期货、期权交易进行投机。即投机者可以先购入空头弱币的期货或看跌期权。若预期的弱币在现货即期打压、远期打压下被迫贬值,则期货价格下跌、期权溢价,投机者可以进行对冲交易,赚取汇率差。

4.利用货币当局干预措施的投机

实行固定或钉住汇率制度国家的政府或中央银行,有使本国货币汇率不变的承诺。当投机者大量抛售本币时,中央银行为了维护本币汇率平价,最常用的两种外汇市场干预措施是:①动用外汇储备直接入市干预,即抛出外币吸纳被抛售的本币,以缓解本币贬值压力;②提高本币利率,以抬高投机性冲击的借款成本。如果投机者预期该国中央银行的直接入市干预行动受到其外汇储备规模所限,而必然提高利率水平,还可以利用利率上升进行投机从中获利。

投机者如果预期利率大幅上升,可以直接利用利率互换合约投机获利。投机者购入利率互换合约,如固定对浮动利率互换合约,投机者以固定利率支付利息,以浮动利率收取利息。由于投机者在外汇市场的抛售打压和中央银行的干预,如果市场利率果如投机者所料大幅上升,则投机者以浮动利率收取的利息就会高于以固定利率支付的利息,所持有的此类利率互换合约也会溢价而获利。

此外,由于利率上升会引起股市下跌,投机者还可以在该国股票市场投机盈利。投机者先从股票托管机构借入股票,然后在股票市场抛出。在外汇市场本币抛售压力迫使中央银行提高利率后,市场的恐慌会使股市应声下挫,于是投机者可以在低价位补回股票,归还股票托管机构。依此策略,投机者还可以通过事先购入空头股票指数期货或看跌期权合约,待利率上升、股指下挫后,再进行对冲交易,赚取投机利润。

在实践中,上述各种投机方式几乎是同时发生的,风险与获利的机会相互配合、相互强化。不仅如此,在投机性冲击成功后,往往伴随着货币危机的是全面的金融危机。由于被冲击货币的汇率和国内的资产价格可能会调整过度,因此投机者还有机会在超低的价位重新持有各种金融资产,待价格调整复位后,再顺势抛出获利。这样的投机策略可谓完善而精确,这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投机性冲击频频得手的重要原因。

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投机性冲击的新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投机性冲击显示出许多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冲击的规模和势力日益庞大、投机性冲击策略立体化、冲击面越来越区域化,以及冲击活动日益公开化等。

1.投机性冲击的规模和势力日益庞大

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①国际投机性资本的规模日益庞大。8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一度经济增长缓慢,但同时各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力度却不断加强。于是大量资金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到处寻求新的获利机会,形成国际投机资本的不断积累,并通过国际信用的乘数效应,使国际投机性资本成倍增加。②国际投机性资本日益形成“集体化”倾向。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和互联网的延伸,全球外汇市场每天24小时营运系统已经形成,外汇市场资金可以瞬间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国际投机者已不再是散兵游勇,而是发展为实力强大的投机集团。他们作为有别于各国货币当局和国际金融组织的第三种力量,已经对国家汇率制度的稳定及国际货币制度的正常运行构成了极大的威胁。③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为投机者提供了杠杆化的交易方式,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使金融衍生品和交易迅速发展。由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高杠杆性”特征,投机者得以用较少的资金买卖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于投资本金的金融商品,这使得一家对冲基金以少量资金就可以推动数千亿美元之巨的交易,从而牵动整个国际金融市场。

2.投机性冲击策略日益立体化

90年代以来,投机性冲击策略日臻成熟。传统的投机者只是简单地利用即期和远期交易赚取汇差或利差,而当今的投机性冲击策略要复杂得多。投机者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金融工具,投机性交易涉及各类基础工具市场和衍生工具市场。可以说,当今的投机性冲击是利用各种金融资产价格在各个市场之间的内在联动性做全方位的投机。

3.投机性冲击面日益区域化

传统的投机性冲击是孤立的,并且地域分散。而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强,投机性冲击带有了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无论是80年代初的拉美货币危机,还是1994年的墨西哥危机,或是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均由矛盾集中的市场震荡开始,进而扩散到与之相关的周边市场,其间呈现为一种交互式的动态过程。

4.投机性冲击活动日益公开化

传统的投机活动是隐蔽的或半公开的套汇和套利活动。而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放松管制和金融自由化,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投机活动逐渐发展到公开或有意表示向某种货币发动攻击,这种公开性可以加剧投机目标货币的贬值预期。例如,1997年底,索罗斯公开发表文章宣称,他们将再次向港币发动攻击,此后又对报界说,下一个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是俄罗斯,其后果然应验。之后,索罗斯又称巴西货币定价过高,并扬言下一个攻击目标是雷亚尔,结果也未“食言”。

5.投机者越来越注重利用贬值的预期和市场的信心危机

传统的投机主要是利用市场的支付渠道来传导市场的信心危机。而在当今的投机性冲击过程中,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交易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普通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和由此引发的信心危机已经成为重要的传导机制。投机者也非常注重对这一环节的利用,以引导跟风者,从而加速目标货币的贬值。

六、货币危机的传播及影响

1.货币危机的传播

在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今天,一国发生货币危机极易传播到其他国家,这种因其他国家爆发的货币危机的传播而发生的货币危机被称为“蔓延型货币危机”。货币危机最容易传播到以下三类国家:第一类是与货币危机发生国有较密切的贸易联系的,或者是出口上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这样,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或者对该国商品进口下降,或者对该国的出口形成巨大压力,从而导致该国贸易收支变化,这会诱发投机攻击。第二类是与货币危机发生国存在着较为相近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尤其是存在潜在的经济问题的国家。投机资金会比较一致地对这些国家逐一攻击。第三类是过分依赖于国外资金流入的国家。影响比较大的货币危机发生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资金一般都会调整或收缩其持有的外国资产,或至少是减少存在较大风险的国家的资产。许多国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相当部分资金流出的现象,如果这一流出对该国的国际收支有重大影响,则该国也有可能发生货币危机。

2.货币危机的影响

对货币危机发生国而言,这一影响以不利影响为主,货币危机的不利影响体现在:

(1)货币危机发生过程中出现的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例如,政府采取的提高利率的措施会给经济带来诸多冲击,政府对外汇市场的管制可能会维持很长时间,这会给经济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从国际资金流动角度看,大量资金的频繁流动会扰乱该国的金融市场运作。从公众角度看,货币危机发生期间的不稳定局势会对他们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很大干扰,一国的经济秩序也往往陷入混乱状态。

(2)货币危机发生后经济会发生变化。首先,货币危机容易诱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乃至于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其次,外国资金往往在货币危机发生后大举撤出该国,会给该国经济发展带来沉重打击。再次,货币危机导致以本币衡量的对外债务大量增加。最后,货币危机发生后被迫采取的浮动汇率制度,往往因为政府无力有效管理而波动过大,给正常的生产、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3)从货币危机发生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被迫采取的补救性措施的影响看,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是一国政府采取的最普遍的措施,在货币危机并不是由扩张性宏观政策因素导致时,这一措施的后果往往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另外,为获得外国的资金援助,一国政府将被迫实施这些援助所附加的种种条件,例如,开放本国商品金融市场等,这给本国经济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