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议式生存”背离“节约型社会”

“会议式生存”背离“节约型社会”

时间:2022-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提供的“会议的机会成本”分析案例说明,企业往往会忽视一种最重要的机会成本:即高层管理者的宝贵时间。举行会议的出发点,往往是为了解决突出矛盾,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社会发展成本。而发展“会议经济”、“会展经济”、“旅游度假式会议”已经成了许多城市和旅游名胜重要经济增长点和收入来源。传统会议模式,显然与创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目标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性。

案例3.2 “会议式生存”背离“节约型社会

我们经常遭遇低效无益的会议,会议本身越来越成了成本高昂而效率低下的行为。若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其中相当大的比重可以归纳为无谓损失。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提供的“会议的机会成本”分析案例说明,企业往往会忽视一种最重要的机会成本:即高层管理者的宝贵时间。

会议是人类社会群体协调与沟通的重要途径,采用协商型会议(如公司的董事会)作为议事和决策的手段,也是促进企业与社会效率提高的重要规则。人们往往通过会议来沟通交流、增进了解、集思广益、争论思辨、化解冲突、形成决议,可以说,在成本适当的情况下,举行注重实效、简短而具有活力的会议是各种社会组织不可避免的主要协调方式之一。

举行会议的出发点,往往是为了解决突出矛盾,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社会发展成本。但当我们用“文山会海”、“会议季节”、“会议生活”、“会议式生存”之类的表述来形容、调侃有关开会的种种现象时,会议本身却成了一种成本高昂而效率低下的行为。台上念报告、台下听报告已成为类似每年两会这样重大会议的既定模式。而发展“会议经济”、“会展经济”、“旅游度假式会议”已经成了许多城市和旅游名胜重要经济增长点和收入来源。

传统会议模式,显然与创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目标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性。由于各种会议的成本通常由公款支出和企业非生产性支出负担,若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思考,其中相当大的比重可以归纳为无谓损失,从而造成社会净福利的减少。

据说日本某公司为提高开会效率,实行会议成本分析制度。每次开会,总是把一个醒目的会议成本分配表贴在黑板上。成本的算法是:会议成本=每小时平均工资的3倍×2×开会人数会议时间(小时)。之所以平均工资乘3,是因为产值高于平均工资;乘2是因为参加会议要中断经常性工作,损失要以2倍来计算。因此,参加会议的人越多,成本越高。有了成本分析,态度就会更加慎重,会议效果就较为明显。当然,要降低会议成本,除了减少会议的直接成本之外,提高会议效率,缩短会议时间,也同样重要。

据经济学的成本概念分析,除了会议的直接成本(如食宿、交通、场地、设备租借和会议服务、打印材料等)和间接成本(如参加会议者的小时工资)之外,还应当考虑会议的机会成本。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他的教科书中提供了一个案例材料“会议的机会成本”,并对此有简单计算。

该案例说明,企业往往会忽视一种最重要的机会成本:即高层管理者的宝贵时间。有一专业研究机构曾调查分析了美国最大的一千家企业中的200位管理者,他们平均每天有15分钟打电话,72分钟在出席各种不必要的会议,32分钟在阅读或写各种备忘录。

如果将这些数字乘上48周(假设管理者每年有四周假期),那么每位经理平均每年花60小时打电话;128小时用于不必要的备忘录;而有288小时出席那些不必要的会议。如果能够把这些无谓损失的时间用于其他更具效率的事情,就等于节约了大量机会成本。

当然,不是所有的会议都是无效率或者严重浪费社会稀缺资源的,如果我们能够把日常的管理规则和重要事项通过网络发布、编制规则手册、电话电视会议甚至网络会议等各种方式去替代会议,也能节约大量资源,避免劳民伤财式的巨大浪费。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更有效率的会议形式和方法,来提高会议的实际成效。因此我们可能需要特定的会议程序和议事规则。只有在一定的规范和程序下,会议才能起到拓宽言路、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功用,才能实施多数占优但同时尊重和保护少数人意见的自由民主原则。我们经常遭遇低效无益的会议,内容空泛、拖泥带水、决策先决、强奸民意,或各说各话、缺乏真实交流,教条与曲解盛行,容不得争论与深入思考。

议事规则是建立在人们的常识和逻辑的基础之上的。它旨在设定全体认可的框架,使会议能够以高效、民主的方式来处理事务。掌握了议事规则的原理,我们就可以根据组织的需要来调适,既不过分拘泥于形式而导致效率低下,也不随意变动而损害会议的既定程序和民主原则。一般来说,会议规模越大,意见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遵循较为正式的规则。

议事规则的意义,还在于能使参会者就会议方式达成一致,在权利制衡的共同框架下讨论和决议。所有的成员都必须遵守议事规则,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努力运用好各自的发言权、知情权和投票权,设法使自己的意见占上风;当自己的意见不被多数人接受时,也不滥用个人或组织的权力而危害整体利益。会议主持人虽是规则的执行者,负责按程序保证会议正常运行,但同样受会议规则约束,不能凭借个人意志与偏好对议事过程施加不当影响。

近年来很多人喜欢开会,大事小事、有事没事总要找个理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尤其是现在大兴“会议经济”之风,开会就成了招财进宝的冠冕堂皇的招牌。但我们常见到的却是台上讲者吐沫横飞,台下听者恹恹欲睡。“一些老大难”问题并不因开会而有额外起色,顺利的工作也不会因缺席一两次会议或漏听一两个指示而受阻。日子照样过,事情照样做,当然会议也照样开。

研究者对于会议泛滥做过各种各样的探讨,见仁见智。但就经济学角度来看,衡量一次会议的意义则不能不考虑其机会成本。

其实,喜欢开会不独是中国的“专利”,对于开会采用机会成本的经济学方法研究当然也不是笔者首创。根据一家研究机构对美国最大的1 000家企业的200名老总所做的调查,老总们估计在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中,平均15分钟用于打电话,32分钟用于阅读或抄写不必要的备忘录,而竟然有72分钟用于不必要的会议。可见,开会不仅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在十分注重效率的西方也司空见惯。华盛顿和日内瓦似乎也是因开会(开得多、开得大、开得高)而开出了名,这无疑给美国和瑞士带来了效益,但是对于世界和整个人类未必就有同样的效益。现在看来,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不仅是人类和平与环境污染,似乎还有开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学家尤其是经济学家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做了大量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他认为,不必要的会议难以控制,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忽视了机会成本。“无可否认,每个会议都具有一定目的,通常我们只能在会后对会议的必要性下结论。要命的是,企业在安排会议的时候,常常因为不必为参加会议的人额外付钱,便相信会议的成本为零。他们忘了,如果不开会,这些薪水很高的老总们会去做别的有用的事情。”

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洋洋洒洒的分析之后,还自信地开出了这样一个医治药方———主要是纠正人们对会议“零”或“低”成本的认识,加强与会者的紧迫感,以提高会议效率。他建议,在会议室显眼处设置一块计时牌,累计并显示全体与会者的薪水数额,直到会议结束。举例来说,20名薪水为45美元/小时的与会者参加的会议,每小时的成本就是900美元。此外,还可加上诸如会议室的使用成本和组织费用等。有了这块分秒必争的计时牌,“时间就是金钱”便真正成为一种压力。对他的这种设计,这位经济学家颇为得意。他说,试想,当薪金数字跳到四位数时,还有哪个大老板愿意付钱让一群职员毫无成效地空坐下去?还是长话短说为妙,趁早结束会议,把职员送回各自岗位上为公司多干活吧!

当然,这种度量应以时薪制为前提。经济学家的锦囊妙计,企业家可以仔细斟酌,政治家能否量体裁衣?对于非开不可的会议,日本的老板早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在空荡荡的办公室,大家都站着说话,没有舒适的桌椅,没有香甜的咖啡,更没有免费的午餐

资料来源

夏业良,《上海证券报》,2007.8.31

讨论题

1.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你如何理解“会议的机会成本”?

3.传统会议模式,显然与创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目标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性,你对建立新的会议模式有何良策?

4.“文山会海”和财政支出效益有什么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