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支持天水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支持天水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天水市国税局围绕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进一步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成立专门课题调研组,立足更加宽泛的视角,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分析和探讨。天水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发展势头迅猛,支柱作用突出。装备制造业对全市GDP贡献率达到26%,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天水市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发展迅速。

关于支持天水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武恒孝 刘瑾茹 崔孝宗

天水作为国家和甘肃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把天水列入“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进行规划建设,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新形势下,焕发天水老工业基地的生机活力,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天水市国税局围绕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进一步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成立专门课题调研组,立足更加宽泛的视角,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分析和探讨。

一、天水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三线建设时期,东北、华北等地的一批企业迁建天水,初步形成了天水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改组改造、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为主体的天水装备制造业发展格局。

2011年,全市11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37户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6.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0.5亿元,利税总额6.2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5.1%、58%和89%。我市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的“星火”机床、“长城”电器,“永红”集成电路、“海林轴承、“燎原”凿岩机、“二一三”接触器等一批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一)天水装备制造业发展初具规模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天水装备制造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对全市经济支撑带动作用日益突出。

1.制造业支柱作用突出。天水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发展势头迅猛,支柱作用突出。“十一五”时期以来,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年均超过20%。2010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2.4亿元,利税总额7.2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6.3%、59.6%和80%。装备制造业对全市GDP贡献率达到26%,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2.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天水市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发展迅速。目前,涌现出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装备制造企业。天水星火机床集团、华天电子集团、长城电工集团、海林中科公司、锻压机床厂、二一三电器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实力较强、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处在领先地位,对天水制造业发展支撑作用逐步增强。

3.产业集群趋势明显。全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发展态势明显,已初步形成了输配电设备、机床工具、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集群。天水经济开发区内已开发建立华天科技园、星火工业园、长城电工三大工业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大幅增强。

4.技术创新基础良好。2011年底,天水装备制造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水平和数量均居全省14个地州市的前列。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9个,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11个。拥有中国名牌1个,甘肃省名牌21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甘肃省著名商标18个。各类技术创新平台成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其中,电子元件、数控机床技术创新活跃,专利成果转化能力较强。

(二)天水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中央批复的《甘肃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将天水确定为全省7个循环经济基地之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数控和专业机床、集成电路、中高压电器、石油钻采设备等优势产品,形成以兰州石化通用设备、电机制造,天水电工电器、机床制造、电子信息为主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天水市定位为区域内次核心城市和重要发展极,工业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等产业,这些都为天水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三)天水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美好

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天水市振兴装备制造业实施方案》,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达到177亿元、43亿元、164亿元和20亿元,年均递增20%。装备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多,培育2户产销达50亿元、1户产销达40亿元、4户产销达10亿元以上的企业,上市企业达到4户以上。

1.以星火机床工业园为基础打造机械制造工业基地。依托星火公司、锻压公司、风动公司、海林公司等骨干企业,带动岷山公司、中航天水飞机公司、7452工厂、中铁天工公司、红山公司、华圆公司等企业,加快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速精密复合数控金切机床、重型数控金切机床、数控落地镗铣床、制管成管设备、大型数控成型冲压设备、大飞机零部件、精密轴承、石油钻杆、液压支护设备、特种试验机、冶金用氧枪喷头、制药设备、整组道岔等产品。着力推进星火公司、风动公司、锻压公司、海林公司等骨干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星火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成长为全国同行业一流的企业。

到2015年,星火公司产销50亿元,海林公司、锻压公司产销达15亿元,风动公司产销达10亿元,中航天水飞机公司、中铁天工公司、铁塔厂产销过5亿元,全市机械制造工业产销达到100亿元以上。

2.以长城电工天水电工电器产业园为基础打造电工电器工业基地。依托长开公司、213公司、电传所公司、铁路电缆厂、西电长城合金公司等骨干企业,带动长控公司、长高公司、长通公司、电气公司等企业,以智能化、机电一体化、信息化产品的发展壮大为重点,重点发展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智能型中高低压电器、高效节能变压器、石油钻采控制设备、光伏发电、变频控制系统、钨基高压耐狐复合触头、数字电缆和光缆等产品。着力推进长开公司、213公司、西电长城合金公司等骨干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长开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成长为全国同行业一流的企业。

到2015年,长城电工天水电工电器产业园产销达50亿元,其中重点企业长开公司产销达20亿元,二一三公司产销过10亿元,电传所公司产销达5亿元,长控公司产销达3亿元。铁路电缆厂、长高公司、长通公司、西电长城合金公司产销达5亿元。全市电工电器工业产销达到60亿元以上。

3.以华天电子科技产业园为基础打造新兴电子工业基地。依托华天集团、天光公司、6913公司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关键技术装备、集成电路关键设备、功能模块、功率型肖特基二极管、新型高密度塑封集成电路、新型电子器件、DC/DC电源模块、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固态照明光器件等产品。将华天集团打造成国内同行业一流的企业。

到2015年华天集团产销达40亿元、天光公司、6913公司、庆华公司产销达3亿元,全市电子信息工业产销达50亿元。

(四)装备制造业三大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1.星火机床产业园区建设情况。星火机床产业园在天水市经济开发区社棠工业园区投资建设,新厂区占地面积389.13亩,总投资7.3亿元,项目建设期为2.5年,2012年建成,2013年投产。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机床产品765台的生产能力,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0.6亿元,利润总额1.3亿元,税金6498万元,年循环利用铸铁废沫、废钢屑和废钢余料约4万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2.华天电子产业园建设情况。自2010年至2020年分三期进行,第一期投资1.5亿元,预计新增销售15亿元,增加利润1亿元,增加税收3000万元。目前,基建主体部分已经结束,设备引进正在进行。第二期建设将于2013年开始,2015年左右结束,投资9亿元,预计新增销售65亿元,增加利润4.7亿元,增加税收1.35亿元。第三期建设将于2016年开始,2020年结束。

3.长城电工电器产业园区建设情况。长城电工电器产业园建在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社棠工业园,占地473亩,2012年4月开工建设,2014年完工,总投资21亿元,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13亿元,二期工程总投资8亿元,一期工程建成后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新增税收1.32亿元。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产业园经营规模将达到50亿元,成为甘肃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五)税收优惠政策对装备制造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长期以来,天水市国税局始终坚持依法治税,全面贯彻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涵养税源,支持我市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十一五”期间,天水装备制造企业累计入库税款14.71亿元,占同期税收收入总额125.65亿元的11.71%。其中:累计入库增值税11亿元,占同期增值税收入37亿元的29.73%;累计入库企业所得税2.44亿元,占同期所得税收入7.77亿元的31.4%。

2011年天水市装备制造企业553户中规模以上的37户企业入库税款2.47亿元,占当年税收收入总额43.6亿元的5.67%。其中:入库增值税1.66亿元,占当年增值税收入9.9亿元的16.77%;入库企业所得税0.57亿元,占当年所得税收入2.42亿元的23.55%。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企业将减免的税收主要用于扩大企业规模,进行产能提升和技术改造,为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走出国门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金来源。

“十一五”期间,国税部门对全市装备制造业落实国家三线搬迁企业先征后返、增值税转型、出口货物“免抵退”、研发支出加计扣除、国产设备投资抵免、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累计为全市规模以上的装备制造企业减免增值税3.3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1.12亿元,办理出口退(免)税1.05亿元。

“十一五”期间,华天科技集团享受来料加工免征出口增值税7459万元,增值税转型改革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4205万元,减免企业所得税9394万元,享受三线搬迁增值税先征后返税额2624万元。仅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减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占该公司技术改造投资总额的10.8%。

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是六十年代建厂的老企业,机器设备大都年久老化,效率低、技术精度差,难以满足公司新产品生产的要求。“十一五”期间,该公司将三线搬迁先征后返的增值税7981万元,用于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厂房危旧改造等方面。其中,投入技术开发费1800余万元,并建成了我省第三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天水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全球化、高端垄断、信息化、绿色化和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装备制造业对能源、资源、科技、世界资本、国际市场的依附性明显。随着国际资本的投入加大,我国装备制造业各种成本大幅度提高,销售和出口情况恶化,盈利空间收窄,亏损或破产的风险加大,独立生存的环境受到挑战,东部沿海产业向技术密集深加工制造转移,一些企业纷纷联合重组,企业间的竞争明显加剧,将给我市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压力

受自然地理、经济区位、矿产资源和产业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市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还比较低,重大项目少,特大型、大型企业少,资本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聚集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与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突出表现在规模小、成套能力差等方面,发展壮大我市装备制造业,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自身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改制不到位,活力不足。企业改制不彻底,股权结构不合理,管理落后,阻碍企业上市融资。天水市有大量的机械、电子等装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多是三线企业,前身为国有军工企业。改革开放后,这些企业在发展中逐步走向没落,没有抓住时机进行企业改制,或者改制不彻底。部分企业改制中,国有资本不松不放,行政干预企业经营管理。还有一部分企业改制后股权结构不合理,大量的职工股不符合公司上市的法律规定。一些企业虽进行了改制,但仍保留原有的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发展不起来,需要政府大刀阔斧地进行引导和政策支持,让企业放开手脚求发展。

2.技术人才、高端管理人才缺乏。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等因素,限制了企业在高级技术、高级管理人才方面的引进,并难以留住已经过企业培养的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等各类人才。另一方面,甘肃省缺乏相关产业集群,天水工业规模不够大、发展不够快,区域内的人才交流困难,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这些制约因素导致企业在引进高端人才上难度较大。同时,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普遍尚未建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领军人才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全市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产业规模化水平较低,产业配套能力较弱。缺乏就近的上下游企业,产业链不完整。在天水市乃至甘肃省区域范围内,缺乏高端电子产业设备与备件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生产所需的设备、备件以及原材料基本都需要从东部采购、运输。地区内缺少同类企业和行业相关企业,即缺少同类设备与原材料的用户,增加了企业的采购与维护成本。同时,天水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客户,绝大部分集中东部沿海地区,还有部分在海外。在天水乃至整个西部缺乏下游企业的支撑,使天水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产品远离消费地点,增加了装备制造业企业与客户沟通联系的距离和难度,企业希望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延长装备制造企业产业链。

(二)税收政策支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支持产业发展的配套税收政策。在“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规划中,国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现行的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以减免企业所得税为主,且部分产业项目符合原《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等的装备制造企业,由于经营亏损或主营业务收入未达到企业总收入的70%以上,而无法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致使优惠政策覆盖面较小、纳税人受益有限。以2011年为例,全市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28户,仅占全市装备制造企业的5%。

2.个别税种税负较高。如:城镇土地使用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税额标准,土地等级三级由原来4元/平方米提高到14元/平方米,四级由原来3元/平方米提高到12元/平方米,大多数天水装备制造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范围是三级或四级,大型企业一年平均增加土地使用税200多万元,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三)优化纳税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税收管理工作中,针对装备制造企业的税收政策多而零散,还未进行梳理、归纳,对税收政策宣传、纳税辅导、培训等工作针对性不强。未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纳税服务机制,税收专业化管理还不到位,辅导帮助企业防范纳税风险机制尚未建全,存在企业评估、稽查多头重复的问题,个性化服务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外部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交通不便,经营成本过高。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适应“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规划发展要求来看,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还尚未形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路技术等级较低,路网结构匹配不合理,运输效益低下,铁路仅有陇海线,辐射带动作用低;民航设施落后,标准低,全市综合运输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于我国西部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我市装备制造企业产品主要销售面向东南沿海和国外,长距离的运输,增加了企业的销售成本。

2.产业园区建设配套不到位。三大产业园区是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区域。目前,园区建设在加快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服务功能等方面还不够到位。对出城入园企业搬迁改造预案筹划不足,企业对“出城入园”能享受到的优惠政策缺乏了解。

3.企业筹资成本高筹资难。装备制造业具有初始投入资金量庞大且投资回收期较长的特点。目前,天水装备制造企业仅有一家上市公司,企业融资仍然主要靠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渠道狭窄,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企业的融资“瓶颈”仍然没有打破。

三、支持天水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的探讨和建议

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主要依靠企业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加强人才的保护和培养,加强产品配套与合作,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要综合利用税收政策,使各种政策在不同侧面、不同环节、不同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支持其发展壮大。

(一)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1.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增强经营活力。改革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以股权多元化为重点,引导和督促已改制企业调整、优化股权结构,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及研发机构之间结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收购兼并国外企业,直接获取境外先进技术。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导和督促已改制企业建立新型的用工、管理、分配机制,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动(力)和参与国际竞争、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供人才保障。充分利用省内外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和社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企业管理人才队伍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训等各种方式,加大人才选拔和培养渠道。积极争取发达省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为我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培养培训各类专业人才。提高高端人才的政治生活待遇和创业发展的条件,使他们能切实安下心来为我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建功立业。参照天水锻压公司探索出的基本经验,我市装备制造企业可以与西北工大、西安交大、兰州理工大等高校合作建立分校,从根本上解决各类人才缺乏的问题。

3.加强配套与合作,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按照“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产业发展模式,围绕核心骨干企业,以其知名品牌为纽带,优化整合区域内装备制造企业,实现产业集群式快速发展;以区域内产业链的完整和拓展为目标,优化区域内企业产能配置,真正形成区域内产业分工协作、相互配套的集约化生产模式;以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三大产业园项目建设为核心,培育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配套企业,打造配套产业链上下完整的区域内产业集群。

4.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快实施技术创新重大项目,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院企合作和招才引智,积极培育发展技术市场,大力支持产学研和技术创新联盟,搭建公共服务、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天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原动力。

不断加强装备制造业品牌建设,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和激励机制,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的做好名优产品的培育发展工作,引导和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集中力量培育、扶持、发展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商标和品牌产品,力争在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

(二)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

税收作为促进经济发展,调节分配的重要杠杆,对促进产业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确立相当明确的税收政策目标,对装备制造业进行重点扶持。

坚持“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原则,突出“促进技术创新,激励科技进步”的特点,注重发挥增值税“消费型”抵扣政策的作用,以减轻个别税种税负为主线,构建对装备制造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1.建议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适用范围。目前我国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制度控制偏严,不利于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建议对设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全面推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对其在生产经营中购置的固定资产,均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将目前的特惠性措施,扩展为普惠性的政策。

2.建议将“三新”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更加深入化。目前我国对居民企业为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符合税前扣除规定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此项优惠政策对促进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可适当提高加计扣除和摊销的比例,加计扣除由现行的50%提高到100%,摊销比例由现行的150%提高到200%。

3.建议将现行的“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的政策,扩大到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

4.建议对设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购置先进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比照现行的“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的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可以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但结转期不得超过5个纳税年度”的政策执行。

5.为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因集中采购产生短期内难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占用资金较大的问题,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的有关精神,建议对因实施国家批准的集成电路重大项目而购进固定资产形成的增值税留抵税额进行退税,减轻企业筹资成本。

6.建议对设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因进一步扩大产能或适应城市规划需要“出城入园”搬迁改造的原有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比照原三线搬迁企业继续享受先征后返优惠政策。对新投资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在正式投产运营并取得产品销售收入开始五年内比照享受三线先征后返政策。

7.建议适当增加营业税、房产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土地等级和税额标准,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负担,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三)优化纳税服务,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

1.建立税收政策落实长效机制。市局对国家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整合,印制成《支持天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税收优惠政策读本》,免费发放给全市所有装备制造业纳税人。各级国税机关要立足天水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局,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税收政策,足额兑现结构性减税、研发支出加计扣除、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自觉维护税收政策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做到应抵尽抵、应退尽退、应减尽减、应免尽免。紧紧围绕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力开展税收政策调研分析,深入研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政策执行情况反馈,完善工作措施,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税收政策不断优化和完善。

2.建立税收专业化管理机制。依托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由市一级国税机关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对规模以上的装备制造业的税收管理与服务。对企业纳税申报、发票领购、涉税事项审批等业务,在尽可能实施网络办理的基础上,全部划归联合办税服务厅统一受理。加快出口退(免)税办理进度,及时办理出口退税审核、审批,确保应退税款及时足额到账,缓解资金压力。

3.推进个性化纳税服务机制。对企业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涉税问题。建立装备制造业税收信息公布平台,依托网络资源,建立税企信息直通机制,通过企业与市级税务机关相关业务部门及分管领导直通电话、网络即时信息等渠道,建立企业与市级税务机关信息沟通、业务咨询、涉税事宜审批等方式,减少税收政策落实的中间环节,提高办理涉税事宜的效率,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涉税事宜在办税服务厅“绿色通道”优先办理。

4.建立纳税风险防控机制。推行纳税风险提示,积极运用省局开发的税收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和风险管理平台,实时掌握装备制造企业纳税风险状况,根据纳税人风险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服务措施。结合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过程中发现税收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装备制造企业可能存在的纳税风险及时进行辅导和提示,帮助改进工作薄弱环节,防范和规避税收风险。

5.建立定期座谈辅导机制。每年召开一至二次全市装备制造企业座谈会,通报征管情况,发放涉税需求调查表,认真倾听和收集合法、合理性纳税需求和工作意见建议,不断改进税收征管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能。要充分利用市、县国税局创办的纳税人学校和移动课堂,采取集中办班和上门的方式,为装备制造企业就税收政策、办税业务流程进行辅导培训,不断提高办税业务和执行税收政策水平,减少和避免各类税收违章违法行为的发生。

6.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为装备制造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加强纳税服务投诉处理工作,畅通纳税服务投诉渠道,确定专人负责投诉处理,妥善处置纳税人投诉,有效化解税收争议。探索并实行同地税部门联合开展评估、稽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同一对象的检查评估次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完善纳税信用等级激励和监督措施,对A级纳税人采取激励措施,两年内可以免除税务检查,对其他等级纳税人,通过加强日常涉税政策辅导、实施重点监控等措施,促进纳税人不断提高税法遵从度。

(四)优化外部发展环境,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

1.全面落实扶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对各类装备制造业项目实行鼓励政策;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力较强的重大项目,优先给予土地、信贷支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优先安排项目用地。

2.加大专项资金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和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等,积极争取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和省列各种补助资金对我市装备制造业项目的支持。全面落实重大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千人计划”人才的配套补助资金以及民口科技重大专项配套资金投入。

3.支持园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华天电子、星火机床、长城电工电器三大产业园区建设,通过项目带动等多种形式,引导集聚发展,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改善产业集聚条件,完善服务功能。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适应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领域为前提,将政策导向、优势资源、市场需求有机结合,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发展一批专业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强、产业链长,专业化协作水平高、产品特色明显的优势企业。坚持把园区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努力发挥园区的产业培育、集聚、孵化和辐射带动功能,着力引进与上下游产品相关联的大企业、大项目在天水落户,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4.健全融资服务体系,降低融资成本。通过调研,及时掌握装备制造企业的融资需求,逐步建立企业融资需求项目库,加大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力度。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项目对接和互动交流活动,组织金融部门及时向企业宣传金融政策、信贷产品和运作方式等,实现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制定有利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实施有差别的货币政策,实行利率浮动,比如企业贷款利率的优惠,还可以建立呆账差别准备金制度,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加大对装备制造业发展金融支持。

5.健全税收激励机制。各级政府建立涵盖所有税种、并兼顾纳税增长速度、地方实得财力等指标的纳税奖励机制。年初参照上年度企业各税种税款缴纳情况,将全市装备制造企业按年纳税额划分为若干级数,确定各级数所包含的级距税额范围,明确市、县级政府奖励的级数范围和奖励比例。次年初,对在上一个纳税年度内能按期如实缴纳税款且未发生税收违法行为的企业,由各级政府公开奖励并通过新闻媒体发布企业纳税排行榜,公开宣传,大力报道,在全社会营造纳税光荣的良好氛围,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

参考文献

天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水市关中经济区办公室主编:《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天水市实施方案汇编》。

作者单位:天水市国税局

写作时间:2012.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