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银进出口统计的不全

金银进出口统计的不全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国际贸易,在帝国主义代理人海关总税务司控制之下,从同治三年起,作出了一些不完全的统计和报告。但据雷麦的意见,海关册对于金银进出口,多年间未予注意,因为金银不纳进出口税的缘故[36]。雷麦还说,“金银出入口统计,在1888年以前,没有记录可查。”清朝人士才知道帝国主义列强都采用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实际上是咄咄逼人的,因而中国似乎也不得不放弃银本位而进到更高一级的金本位。

7.金银进出口统计的不全

中国国际贸易,在帝国主义代理人海关总税务司控制之下,从同治三年(1864)起,作出了一些不完全的统计和报告。但据雷麦的意见,海关册对于金银进出口,多年间未予注意,因为金银不纳进出口税的缘故[36]。雷麦还说,“金银出入口统计,在1888年以前,没有记录可查。”他“曾经试图作1888年以前黄金移动的估计而没有成功。早期的海关报告对于银的移动也说得很少,而对于金的移动则毫未涉及”[37]

我们对海关报告曾经作过一番整理的初步工作,发现“金银进出口数目在1889年(光绪十五年)以前无可稽考。1889至1893止,仅在贸易报告书内大略举出,数字也是残缺不全。从1904年(光绪三十年)起,海关报告册内才别立金银铜〔货币〕进出口统计表一种(Treasure)”。1889~1928年金出超值200,761,920海关两,金入超值104,001,703海关两,两抵,净出超96,760,217海关两[38]

世界银价下落(在中国人看来,世界金价上涨),给予中国公私经济的刺激,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虽已开始萌芽,但还不觉得十分厉害,到甲午战争以后,接着八国联军采取极端野蛮的赔款方式,表现出非常尖锐。清朝人士才知道帝国主义列强都采用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实际上是咄咄逼人的,因而中国似乎也不得不放弃银本位(严格地说,中国在那时不能说是银本位国家)而进到更高一级的金本位。

【注释】

[1]参见《编年史》Ⅰ,第91页。

[2]参见《编年史》Ⅰ,第97页。

[3]参见《编年史》Ⅰ,第69页。

[4]参见《编年史》Ⅰ,第67~68页。

[5]参见《编年史》Ⅰ,第123页。

[6]参见《编年史》Ⅰ,第108页。

[7]参见《编年史》Ⅰ,第172页。

[8]参见《编年史》Ⅰ,第201页。

[9]参见《编年史》Ⅰ,第201页。

[10]参见《编年史》Ⅰ,第204页。

[11]参见《编年史》Ⅰ,第211页。

[12]参见《编年史》Ⅰ,第216~217页。

[13]参见《编年史》Ⅰ,第228页。

[14]参见《编年史》Ⅰ,第234页。

[15]参见《编年史》Ⅰ,第254页。

[16]参见《编年史》Ⅰ,第255页。

[17]参见《编年史》Ⅰ,第259页。

[18]参见《编年史》Ⅰ,第263、264页。

[19]参见《编年史》Ⅰ,第269页。

[20]参见《编年史》Ⅰ,第275页;Ⅱ,第7页。

[21]参见《编年史》Ⅰ,第282页。

[22]参见《编年史》Ⅰ,第291页;Ⅱ,第7页。

[23]参见《编年史》Ⅱ,第7页。

[24]参见《编年史》Ⅱ,第41~42页。

[25]参见《编年史》Ⅱ,第52页。

[26]马扎亚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第488~489页。

[27]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下册,第536页,注17。

[28]马士:《关系史》第1卷,第469页。

[29]《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4编,第167页。

[30]《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4编,第231页。

[31]《清季外交史料》,第11卷,第17~19页。

[32]参见《清德宗实录》,第258卷,第13页。

[33]参见《清德宗实录》,第261卷,第2页。

[34]马士:《关系史》第2卷,第407页。

[35]雷麦:《中国对外贸易》,第79页。

[36]雷麦:《中国对外贸易》,第44页。

[37]雷麦:《中国对外贸易》,第211页。

[38]杨端六、侯厚培等:《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第15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