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富分配刮起了逆向风

财富分配刮起了逆向风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前的1万元现在只值9000元了,甲缴了1000元的通胀税。说到底,如何将超发的货币收回去,稳定物价,防止通胀,依然是通胀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有如此,财富分配的逆向风才不会刮得那么紧、那么疼。在全民缴纳通胀税的大背景下,财富不可避免地走上了逆分配。

财富分配刮起了逆向风

从2008年至2012年,短短几年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重要商业区周边的房租迅速实现了倍增目标。租住在这些商业区周边的租户们,要么开始奔走几十公里去郊区寻找合适的房源,要么开始承受更高的房租成本。伴随房租上涨的,当然是涨得更为疯狂的房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

这些年,伴随GDP高涨的还有物价和房价,普通的工薪阶层不仅没有感觉自己手头更宽裕,反而觉得生活越来越艰难,尤其是大城市比工资涨得更迅猛的生活成本让外来人员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对于有房有产的人来说,多涨出来的生活成本自有买单人。有房者将房租涨一涨,自己多支付的生活成本顺利转嫁给房客。

前几年,贷款买房成为投资者的新宠,银行大举放贷,稍稍有点资本的人都可以轻易买好几套房,自己并不用出多少真金白银。银行放贷,意味着更多的货币放入了市场。假如某套房子价值400万元,但是购房者并没有400万元,只有120万元,此时银行表示可以将剩余的钱贷给购房者,让购房者分期偿还。在这一过程中,银行放贷280万元。

经济学认为,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与商品价值、货币流通次数相关。商品价值越大,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多。假如全部货币均流通一次,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应该与商品价值等额。假如市场上有400万元的货物,货币供应量也应是400万元。如果此时银行放贷400万元,就相当于市场上有800万元的货币流通量,而只有400万元的货物,即400万元的货物需要800万元来购买了。

此时,明眼人早已经看出来,银行过度放贷导致的后果就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那么,谁比较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呢?

家庭账户上只有10000元的甲?

濒临破产的高新企业乙?

还是有房有产的丙?

抑或是各类实力雄厚的公司丁?

当然是后两者。政策三令五申,要求银行多向中小企业贷款,但是作为市场主体,盈利总是银行的首要目的。因此,只要贷款政策放松,流动性增大是必然,财富迅速向富有者转移也是势不可挡,而那些难以获得贷款的穷苦者当然只能缴纳通胀税,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钱贬值。

例如,甲只有1万元存款,难置业,存在银行;丙有房一套,价值100万元,又有存款120万元,于是又贷款280万元置了两处房产。过度放贷释放出来的货币开始发挥作用,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以前的1万元现在只值9000元了,甲缴了1000元的通胀税。而乙的房子涨价了,原先贷出的钱贬值了,贷款利率都比不上贬值的分量,乙不仅不需要缴纳通胀税,而且还小赚一笔。

全民通胀的年代里,看似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伤害了全体民众。其实不然,那些有房有产的个人或者企业,不仅可以独善其身,甚至可以大发“通胀财”。因此,当市场的通胀预期开始强烈的时候,银行放贷变得更加危险,稍有不慎就会伤贫养富,引发社会不满情绪。

当然,银行放贷只是增加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方法而已。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银长周小川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抗击危机期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扩张型的,国家有意地扩大了货币的供应量,这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针对性的举措,它帮助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企稳回升,如果不这样做,经济一定会出现很严重的下滑局面。”

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都意味着更多的货币投放到了市场。当然,不可否认,在政策的强力干预下,部分资金流向了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这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了伤贫养富。

但是,政策与市场,谁才是主导?政策只是暂时的,而市场才是永恒。

说到底,如何将超发的货币收回去,稳定物价,防止通胀,依然是通胀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有如此,财富分配的逆向风才不会刮得那么紧、那么疼。

一些普通民众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我只希望自己的工资可以买得起房子,支付得起月供,养得活自己和未来的孩子,当然,还有年迈的父母。穷人和富人,这样的标签对我毫无意义,如果能这样生活,我就很满足了。”

通胀总是伴随着货币超发,而货币超发又离不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产业的富人们总是占得先机,保住产业是基础,甚至可以大发通胀财,而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存折里的货币一天天地贬值。在全民缴纳通胀税的大背景下,财富不可避免地走上了逆分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