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推进,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体制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前提,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出口企业屡屡遭受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存在大量双反调查案件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更多的核心知识产权,而仅仅定位为制造大国。

(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现状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推进,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已成为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创新主体,创新体系结构趋于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1.国家创新体系结构优化

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结构趋于合理。2013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1846.6亿元,比上年增加1548.2亿元,增长13%;R&D经费投入强度[8]为2.08%,比上年的1.98%提高0.1个百分点。[9]各类企业R&D经费90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政府下属研究机构经费1781.4亿元,增长15%;高等学校经费856.7亿元,增长9.8%。企业、政府下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占全国经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6.6%、15%和7.2%。[10]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早在2007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就已经达到173万人年,位居世界第二位。[11]2013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353.30万人年。其中,基础研究人员22.32万人年,应用研究人员39.56万人年,实验发展人员291.4万人年。

2.中国科技创新成果数量增加,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国际科学论文发表数从世界第8位提升到第4位,被引用次数从第19位上升到第13位。从2000年到2007年,中国发明专利的授权量由世界第13位提高到第4位,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也从世界第8位上升到第4位。[12]2013年,我国专利申请授权量达到131300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7688项,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143535项,国外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64153项。[13]

3.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机构活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以科研院所为重点推动实施科技体制改革。通过改革,精简了科研队伍,科研院所数量大幅度减少。2013年我国共有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3651个,其中中央属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711个,地方属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2940个。[14]通过持续深化改革,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体制上解决了大批应用开发类院所长期游离于企业之外的问题,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为科研院所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奠定了基础。

4.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果显著,各类园区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

国家高新区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一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导区、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和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国家高新区以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等为依托,成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7年,据对54个高新区48472家企业的统计,高新区全年营业总收入突破了5万亿元,达到54925.2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071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6.8%和25.8%。[15]

2009年3月,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此之后,我国又批复设立了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长株潭、天津等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希望使先行先试的政策在更大范围、更多地区发挥效益。在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先行先试了金融、财税、人才激励、科研经费等促进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政策,取得积极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1.体制创新发展落后

体制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前提,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如果一种文化能容忍思想自由和创新,就能将科技进步的潜力挖掘出来。关键是制度上要有对自由的保障和对创新提供必要的环境。比如,对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会激励人们更愿意以最大的投入从事科技创新。建立一个保护产权和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这是发展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必须做的最基础性工作。

从发达国家进行自主创新的经验来看,它们都是通过为企业和社会营造一系列良好的政策、制度、政务、市场、人才和法治环境来实现某一类具有潜在比较优势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我国在这一方面做得很不够。我国长期以来重视技术创新重于制度创新,在世界科技领先的领域只有几个点,而不是整个面上的领先,这与我国制度创新不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私有财产的保护不够、没能激发更多的人投入科技创新中去从而形成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有直接关系。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研发能力不足。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究开发,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重模仿轻创新,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少。很多企业处于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一些企业甚至靠仿造和假冒生存。据有关研究,引进同等的技术设备,我国用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费用只有日韩的0.7%。

多数企业缺少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出口企业屡屡遭受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存在大量双反调查案件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更多的核心知识产权,而仅仅定位为制造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最大差距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依靠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原创性的产品技术更少。2009年PCT国际专利申请百强企业排名中,我国仅有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入围,远落后于日本的31家、美国的29家。[16]我国许多企业与其说是“引进”科技,不如说是“买进”科技,企业家对于购买设备的热情超过了对于培养自身企业创新能力的热情。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里,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牢牢占据了产业链的高端,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市场的高度垄断,从中获取大量超额利润。中国的不少企业是靠使用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消耗大量能源,制造巨大污染而取得微薄利润的;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国企业,只是一纸技术合同,就可以从我国获得巨额利润。我国一些企业满足于作国外公司的“一个成员”,不想创新、不敢创新、不能创新。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大量的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存在着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17]

企业高级科技人员严重不足与流失严重。目前全国企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国科技人员总数的3.25%,而美国却是90%。调研发现,尽管国家每年毕业工科博士上万名,但从高级科技人员最密集的30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来看,仍有84家没有一名博士。全国192家中央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也只占总数的2.1%,而高级技师仅占工人队伍的0.16%。[18]同时,国有企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创新,人才为本。科技人员的不足与流失,无疑会大大削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科技人员不足且流失严重,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

3.产学研合作制度保障不完善

产学研脱节是目前困扰我国各行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问题之一。产学研各创新主体功能趋同,导致产学研难以有效结合。主要表现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自办企业,将有前景的科研成果自行转化,在产业创新上的功能向后延伸,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产学研结合的空间。此外,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院所之间的技术合作大多以短期项目合作或者协议委托方式为主,合作各方之间很少以知识产权或标准为纽带。这样的合作只能应对短平快的项目,不适合战略性、系统性技术开发的需要。

产学研联合各方在合作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不足。一方面,企业受原有的科技体制的影响,对当前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需要的结合程度认识不够,对项目能否实现市场化、产业化产生怀疑,对高校科技开发项目特别是处于前期开发的项目不愿投资。部分企业在选择合作项目过程中,缺乏长远眼光,仅着眼于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希望科研方提供转化成本低而技术含量高的科技成果,对那些技术含量高但开发周期长、有相当难度的项目,往往害怕承担风险,不敢投资。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与其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产品开发,还不如投入到扩大生产上,产学研联合资金匮乏。另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往往对科技成果价值期望过高,供需双方对科技成果价值的定位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一些高技术含量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对已完成的科技成果,高校更愿意直接转让,合作形式过于单一,后续技术服务不到位。部分高校对市场关注不够,其科研成果多数有学术、技术价值而无市场推广前景,这样就导致需求与供给的脱节。受外界和自身因素的制约,合作双方的诚信度不高,妨碍了合作的成功率。

从政府层面上讲,一方面,对产学研项目没有政策上的支持,满足不了产学研工作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不少企业由于自身经营情况的原因,对技术投入太少。经费问题制约着新项目的科研、开发、培育和转化,使产学研联合工作难以广泛深入的开展,严重影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